分节阅读 278(1 / 2)
,将国库的钱投资到工业上面,更加有助于稳定他的政权。
读书人只能够辅助政权,不能够推翻政权,方浩不会感受到威胁,而会很乐于见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尤登阁道:“我已经跟方总督说了我的想法,方总督也比较支持,建议我这段时间就住在学校,了解一下现在的学校是怎样运行操作的。”
方浩实际上是给了尤登阁另外一个建议希望他出任筹备中的这个世界第一座大学幽州理工大学的校长。
但是尤登阁了解到那座大学是什么一个状态之后就拒绝了,他觉得他没有能力做那样一座大学的校长。
理工是什么他都不明白,去做校长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他也不希望只是拥有一个校长的头衔,而是希望自己出资建立一座自己可以做主的学校。
大学离他太遥远了,小学又满足不了他的目标,所以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建立一座碧落学校那样涵盖中学和小学的学校。
食堂的师傅将酒菜都送过来,两个人一边喝着酒,一边聊起了教育的事情。
尤登阁这一次过来,主要是要打消裘伯贤对自己的猜忌之心,所以需要将自己未来的打算说出来。
聊到教育这个话题,裘伯贤也挺有兴趣的,因为方浩说过,希望他儿子以后出任教育部的部长,而他儿子对教育也非常的感兴趣,现在就在望海城的一所学校当小学老师。
有了共同的话题,这两个以前的政敌竟然聊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到将酒菜都给干完。
辞别的时候,已经很有醉意的尤登阁对裘伯贤说道:“我有一些门生故吏,现在还在朝中为官,其中也有一些能任事者,希望裘大人能够照看一下。”
这等于是表示将自己那个派系的势力移交给裘伯贤,裘伯贤心下高兴,连声说道:“尤太傅尽可放心,都在我身上。”
第九十一章 精英教育
尤登阁到碧落城之后,也被安排到了碧落学校住。
碧落学校的建设规模很大,现在就读的学生并不是很多,还有着大量空余的房间,安排一些人过来住宿没有问题。
现在这座学校能够容纳这一片区域的学生读书,还有着大量的冗余教室和宿舍。
但是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未必能够容纳的过来,到时候还得继续建设学校。
现在这个世界的教育事业可以说是才刚刚起步,想要达到全民普及教育的地步,怎么也得要几十年的时间。
不只是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建设那么多学校,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老师的数量严重的不够。
现在方浩这边,小学老师这方面完全没有问题,再多十倍的生源都能够解决,毕竟小学方面的难度并不大,培养小学教师比较容易。
可是中学老师的数量还有问题。
现在虽然能够应付下去,但是每一个中学老师都非常的忙,除了繁忙的课程之外,还得忙着给自己充电,免得没有东西可以教给学生。
而且这还是建筑在中学入学考试的时候,淘汰掉了一大堆的小学生,等于是剥夺了很多小学生继续求学的机会,这才能够应付下来。
非常时期,只能够行非常之策,让那些更有学习天赋的人来接受学习,学习天赋不是那么高的人,学一个小学就可以了。
大学现在已经在筹备建设,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大学教师的问题。
盖一座大学并不要多长的时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合格的大学老师。
现在不只是等待着那些中学生念完中学的课程,才能够有大学生出现,还要等待着那些中学的老师,蜕变出一些能够教大学的老师出来,哪怕只是从大一开始。
大学的教材,方浩已经弄出来了,所有的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都可以去学习,他希望的是能够在里面挑选出一些合格的大学老师出来。
将第一座大学命名为理工大学,这也代表着方浩更注重于理工。
而这方面尤其难学。
仅仅是面对关外那几百万人口,就有着这样的师资问题。
如果得到了天下,老师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在这方面方浩倒是挺感激池旭的。
池旭在尧国大力的推行教育改革,虽然目的是为了让尧国的国运绵长,但实际上对他以后得到天下推行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
尧国那边还是有着不少人才的,那些人才读圣贤之书很厉害,读这些现代的教材,理解能力也远远的超过普通人,可以很快速的培养出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
尤登阁自己愿意创办一所兼顾中学和小学的学校,方浩当然非常的支持。
说实在的,尤登阁想要当官他也会有一些犹豫,因为尤登阁在官场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那么多的门生故吏,都继续当官的话,就有可能形成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会影响到他行使权力。
他更希望让裘伯贤这种在官场上没有太大影响的人来做首相,不能够允许存在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被他影响更大的人来担任那样的职务。
尤登阁表示已经不想当官了,又愿意投身于教育,这正中方浩的下怀,也让方浩对尤登阁的政治智慧非常的佩服。
一般的人未必就有那么灵敏的嗅觉,沉湎于权势之中不可自拔,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显然,尤登阁就不会有这样的危险。
因为尤登阁已经表态不会再当官,裘伯贤也没有了心结,两个人都住在学校,又有一些共同的话题,来往比较频繁。
尤登阁在这期间,还找过一些老师,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到内地做老师,帮助他一起创办学校。
碧落学校是原来碧落草园那一大片地方最高等级的学校,这里的任何一个老师都是老师中的精英,如果能够挖几个人过去,创办学校的底气就更足了。
尤登阁也有他的傲气在,他要是创办学校,就要创办出这个世界上第一流的学校出来。
所以他想挖一些老师过去。
这里老师的待遇很高,他想挖老师过去,就要开出比这里的老师待遇更高的待遇。
那将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但是他敢开那个口。
因为他有最优质的生源。
他创办学校,要走最高端的路线,不会做免费的教育,要收费,而且要收很高的费用。
他的目标则是他的那些门生故吏。
他相信他派系的那些人会将自己的子女送到他创办的学校接受教育。
那些人的骄傲,不会忍受让自己的子女和那些平民的子女一起接受教育,他们愿意出很多的钱,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优秀的教育。
只要他能够提供更优秀的教育内容。
他的路线就是,私人学校,精英学校。
他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教育界,掌握到更大的话语权。
以前的世家能够长盛不衰,靠的也是垄断教育权,垄断知识,只有那些世家的子弟才有资格获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