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最强帝王养成系统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话,就没法在那里存活下去,是吗”王大学士问道。

方浩苦笑着说道:“别的都不说,我怕连军饷都不能送到我那边。”

王大学士怒哼了一声:“上官云有那么大的胆子吗难道他敢造反不成”

方浩说道:“造反自然不会,不过让手下乔装一些盗匪,将朝廷给的军饷给劫走,那样的胆子恐怕还是有的。”

怕王大学士不相信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又补充说道:

“我那一次成为卫将,已经让节帅有一些不满,那一次我的龙城被困,节帅那边就有人在狼牙关,可是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报给朔州,甚至还阻止卢总兵将这件事情上报。如果不是我运气好,敌人那边有了内乱,大概就只有一个城破人亡的下场。如果这一次提升为军镇,还不属于朔州,我不敢想象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应对来。”

说话之间,已经有了一些怨气。

必须要让王大学士感受到他对朔州见死不救的怨气,要不然让王大学士认为他是偏向于朔州那一边,他的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一边是节度使,一边是大学士,都是他现在惹不起的存在。

也只能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至于谁是人、谁是鬼,那都不重要,就当全部都是鬼好了。

王大学士只是一个文人,对边关的事情,实际上非常的缺乏了解,也就是这几个月的时间,补了一些功课,但是,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听到方浩这么一说,不由得也皱起了眉头,说道:“看来,你的军镇还是要挂在朔州的名下。”

方浩点了点头。

想了一想,又说道:“挂在谁的名下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那是谁的一支军队。”

言下之意,无非是说就算是我站到了朔州的那一边,可是我的心是属于王大学士你的。

王大学士脸上渐渐的露出了笑容,点头说道:“你说得非常的对,挂在谁的名下都不要紧,只要这一支军队是朝廷的军队,听从朝廷的指挥就可以了。”

他这里说的朝廷,指的当然就是他自己。

方浩认真起来,说道:“我时刻都记得,我是尧国的军人,出来当兵也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帮谁来扰乱这个国家。”

“说得非常的好,我在你写的那些边塞诗里面,也感受到了你保家卫国的志向,以及对一些不作为的将领的怨恨,所以我相信你的这些话,确实是肺腑之言。”王大学士道。

方浩倒是愣了一下,心忖:“有吗难道我抄的诗里面有一些对上级不满的意思吗这倒是有一些欠考虑了,以后抄诗要注意一点。”

王大学士又问道:“虽然你没有见过上官云,但是你在边关这一两年的时间,应该也对他的所作所为有一点了解,有些人觉得他这一两年表现出了很大的野心,我想问一问你的看法,你觉得他会不会造反”

“造反不至于,没有那个胆量,也没有那么蠢。”方浩不以为然的说道,“他想的应该是怎样保住他现在的荣华富贵吧,就算是手底下有一些人怂恿他举兵造反,大概也是不会的。”

“你能确定吗”王大学士说道,“这一两年,他那边可很有一些不老实,在推行预备士兵制度之后,他已经拥有了几十万可战之兵,又有数万骑兵,真要有那样的野心,恐怕也无人能制。”

“不可能成功的,”方浩摇头说道,“他现在的兵力,比起当初戎突人犯边时大有不如,戎突人尚且不能成功,何况一个举兵造反的乱臣贼子”

“我们禁军的士兵虽然装备精良,但是武备松弛,恐怕没有能力挡得住他们。”王大学士苦笑着说道。

“不能指望禁军,但是也不需要指望他们。”方浩说道,“现在禁军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但至少比几年前戎突人犯边时战力还是要强出很多,而且这都不是关键。”

“关键是什么”王大学士问道。

“关键是咱们尧国广袤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还有铁的产量。”方浩说道,“只要这些还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这个国家提供兵源,谁造反都没用。”

第十三章 夜谈三

打仗最后打的还是一个国家的底蕴。

这是方浩到了边关之后才了解到的事情。

尧国士兵在单兵素质上面根本就没法和戎突人比较,但是最后却将戎突人逐回大草原上,靠的是综合国力,靠的是可以源源不断的爆兵,终于将草原上的人给耗败了。

上官云和铁默笙这两个节帅都握有重兵,而且是百战之师,战斗力比基本上没有打过仗的禁军要强出很多。

他们现在还老老实实的呆在边关,那苦寒贫瘠之地做节度使,并不是他们没有野心。

就算他们自己没有野心,有一帮有野心的部下,也会怂恿他们滋生出来更进一步的野心。

可是他们没有那么做。

最大的原因就是,手上掌握的资源太少了。

不管是人口还是物资,都没法和朝廷相比,可能刚开始的几个月会有优势,但是,接下来就拼不下去了。

除非朝廷失德,民不聊生,那就可以扯上大义的旗帜来入清君侧。

王大学士的学识虽然非常渊博,但是他的博学只是故纸堆上的博学,就算是政务方面,也是当上了大学士之后才慢慢的了解。

尧国的文官大多都是如此,所学基本上都是一些无济于实事的东西。

当然,也并不是说,没有明白这些事情的人,所以朝廷在设立两个节度使的同时,也限制了内地的人口往边关迁移哪怕边关地多人少,还有大量的荒地没人开垦。

没有朝廷的准许,所有人都不能向边关迁移,只能够由朝廷发配有罪之人,充塞边关的户口,这就极大的限制了边关两州的发展。

王大学士以前只是在国子监做祭酒,平时关注的也只是朝廷上的权力争斗,并没有关心过打仗的事情,直到年前突然成为大学士之后,才关注起这些事情来。

但是,他手底下都是一群饱学之士,说的难听点,就是一群百无一用的迂腐文人,也没有几个懂这些事情的人。

方浩这种才在边关当了两年将军的人,已经是他这个阵营里面最了解打仗的人了。

他对打仗这种东西真的非常的不了解,认为打仗就是打仗,在于将军的指挥手段以及士兵的素质,所以一直对边关两个节度使的存在有一些忧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