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8(1 / 2)
这些粮食,足够先锋营接下来一年时间里人吃马嚼的。
甚至还吃不完那么多。
毕竟这里只有三千八百人,在肉食不缺的情况下,消耗不了太多的粮食。
不过方浩并没有因此满足,而是下达了命令,继续开垦土地,争取在明年春天播种的时候,再多出一万亩的土地来。
他的目标,可不只是在这里做一个指挥。
军事训练不能松弛下来,城池的建设也不能松弛下来,生产建设的任务非常的紧迫。
在这里,方浩也弄出了温室大棚,天气再凉一点,就要开始播种。
秋草转黄的时候,沙鲁那边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充军队。
秋天是训练军队最好的时候,从那些牧民里面,又扩充了几千骑兵,让他的骑兵人数达到了两万四千名。
人数比一开始增加了几倍,而且都全副武装起来。
虽然在兵力方面比不过他那两个同样在疯狂扩充军队的哥哥,不过在武器方面,已经不输于他们了。
有了这样的兵力,就有了一定的底气,他也开始在草原上做一些小动作,悄悄的动员一些几百人上千人的小部落,让他们南迁,让他们变成自己的属民。
天赐大草原上的戎突人并不多,掌握有足够的人口,才能够拥有更多的兵源,让自己的实力进一步的强大。
他总共才有十多万的牧民,其中还有很多的老幼妇孺,哪怕是在每一家牧民里面都挑一个出来当兵,极限也不可能超过三四万人。
而且那样会掏空那些牧民,影响到放牧,也就影响到了他的根基。
他只能暗搓搓的扩充自己牧民的数量。
大草原有它的极限所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也只能够承载那么多的人口生存,再多了就会对大草原造成根本性的破坏。
靠着繁衍人口来扩充人数,一个是时间太慢,第二个是,只有那么多的领地,养不活那么多牧民。
这也是为什么他想着要学尧国人种地。
种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能够扩充他的兵源。
他做的这些小动作,因为比较小心,而且动的都是离他的领地很近的小部落,本来这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管辖那些小部落的人也不是很清楚他们是不是到别的地方放牧去了。
在蛊惑那些小部落的牧民投入自己麾下这方面,沙鲁有他的优势。
因为和尧国人的交易,让他拥有了大量的食盐茶叶和布匹,而这些东西,又是那些牧民很需要的东西。
布匹可以让他们穿得更舒服一点,食盐能让他们的食物变得更加的美味。
而茶叶,可以补充维生素,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肠胃变得更好。
以前戎突人还可以跟尧国人做交易的时候,获取这些东西并不是很难。
可是战争之后,断绝了交易,他们只能用存货。
食盐方面,碧落大草原那里有一个盐井,虽然那里生产的盐质量很不好,有很多杂质,价格要非常的高昂,但是至少可以买来食用。
可是茶叶、布匹,戎突人没有办法来生产。
前些年打仗的时候,确实是抢了很多东西回来,但是也经不住这么长时间的消耗。
特别是那些东西,也只会优先供应那些权贵,这几年都没有什么流入到民间。
很多牧民,都已经吃不上盐了,更多的牧民,几年都没有喝过茶,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沙鲁能够提供这样的东西,当然会吸引到一些牧民部落过去。
对于这些东西的来路,沙鲁当然不会说是跟尧国人交易来的,要不然他就成了“戎奸”。
“都是我们抢来的”
他这样解释。
真正知道是交易的,在他的手下也只有几十个最信得过的人。
其余的士兵也都认为是抢来的。
甚至很多士兵还参加了抢劫活动。
敢抢尧国人的东西,这也让沙鲁在很多戎突人心目中成了一个英雄。
沙鲁被放逐在这里一年多后,在这一片区域的牧民心目中,渐渐的有了威信。
几个月的时间,利用茶叶、食盐、布匹,他已经吸引了几千戎突人投奔到他这边的领地。
在他来之前,靠着尧国边关很大一片区域都没几个部落敢来放牧,怕被边关的尧国军队给杀了。
这也使得沙鲁分到的草原区域很广,看上去占了天赐大草原三分之一的地盘,但是实际上可以去放牧的,连他所辖区域的一半都没有。
不过他和尧国人开始交易之后,在他的保证之下,那些牧民放牧的地方开始渐渐的向南转移。
有一些近的甚至离先锋营只有几十里。
还有绕过先锋营辐射区域,到离边关几十里的地方放牧的。
有时候戎突的牧民甚至会和尧国边关的牧民遭遇到。
但是双方也只是各自退让,并没有因此发生战争。
狼牙关那里下了禁令为了给先锋营一个立足于草原的时间,禁止左右前卫擅自抢劫戎突牧民,激化双方矛盾。
所以看见了也不会抢劫。
双方配合得比较默契。
在朔州那边,对沙鲁这边的定位是给我们养马的那一群人。
在沙鲁这边,对朔州的定位是给我们提供武器和生活必须品的那一群人。
双方各有所需,合作就会双赢。
第九十六章 朝廷来人
在大草原上,一千多名步兵,正拿着兵器排成阵型往前方快速移动。
他们的腿上还绑着沙袋。
这是方浩在训练他们的奔袭能力。
方浩也同样的装束,领头跑在最前面。
不过这些对他并没有什么负担,因为他几次升级,系统给他一共提升了八百斤的体力,体魄强健的不可思议。
他带的这些步兵里面有正式士兵,也有预备士兵,经过几个月的训练,都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如果都是步兵作战,这一支军队对付同样人数的戎突军队,能够很轻松的取得胜利。
不过他们的武器还是一个问题。
正规士兵都拥有武器,预备士兵则有半数没有武器。
边关那边发放过来的武器,并不止装备八百士兵,还有一些多的,一般情况下是倍数于此因为要考虑到武器的损耗情况。
可是,方浩要训练的不止是那八百士兵,还包括三千边民。
这样一来,武器就严重不够了。
这段时间里,方浩也自己掏腰包,托商行给他购买了很多铁器,边关发放给他的物质里面也就有着打铁的工具,不过现在他还没有来打造武器,只是改进了一些开垦土地的农具。
有沙鲁在北面挡着,战争的危险离他这边还比较远,打造武器没有打造农具来得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