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道门振兴系统 > 分节阅读 96

分节阅读 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普济大师,传说佛门曾有达摩一苇渡江,这是真的吗”蓦地,明夜忽然想到了什么,转身对着普济询问道。

传说达摩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的船支,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现在少林寺中尚有达摩一苇渡江的石刻画碑。

“阿弥陀佛按照经书和典籍记载,确有此事”普济平静地回道。

“那大师您能做到一苇渡江吗”明夜眨着大眼睛,很是期待地追问道。

普济沉默了会,随即开口回答道:“贫僧的修为远不如达摩祖师,倚靠一根芦苇横渡长江还是太过勉强了。”

太过勉强

换而言之,假如真的豁出去来尝试,未必就做不到咯

明夜何等聪慧,立马就抓住了普济话中的关键词,只见他张了张嘴,随即又将充满好奇心的大眼睛转移到了玄微身上。

“御物对于修为的要求很高,为师勉强可以短距离内踏苇而行,但指望横渡长江那根本不现实。”玄微也没有吹嘘,实事求是地说道。

旁边的普济闻言,却是微微一笑道:“贫僧之前曾见识过玄微观主的遁术,堪称灵动巧妙,若是不以御物之法而用遁术,想来观主亦可横渡这长江。”

玄微只是在普济面前使用过两次五行遁法,普济便笃定玄微能以遁法横渡长江,这份眼光的确老辣。

“师傅,这是真的吗”明夜略显激动地问道。

玄微淡然一笑,没有说什么,算是默认了下来。以他如今的修为,全力驱使水遁,应该可以在灵气耗竭之前横渡长江。

“哼你以为谁都像你那么没用不就是横渡长江吗,我直接走过去你信不”青莲冷不丁地开口道,瞅向明夜的小眼神颇为轻蔑和鄙夷。

青莲这话听上去像是在吹牛,但她还真没有信口开河,她的身躯乃是玄微用瑶池莲藕制成,一定程度上具有御水的神通,直接踏水而行并非无稽之谈。

“无上天尊贫道不与你一般见识”明夜扭过脑袋,同样给了青莲一个高冷的后脑勺。

这两人简直是命中注定的冤家,每天不互相挤兑一番就不舒坦,玄微这阵子没少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做了这么个决定,怎么就把这两人一并带在了身边

“走吧,赶紧找艘租船,等到天色暗下来,我们又得露宿野外了”玄微随手在两人的额头分别弹了一下,打断了两人的冷战斗气,正色说道。

捂着脑门的两人自是唯唯诺诺地应下,跟在了玄微身后。

众人的运气还算不错,刚来到渡口处便见到了一艘停泊的渡船。

岸边,几个人围在一起,似乎正商议着什么。

隔着一段距离,隐隐约约能听到喊价和砍价的声音。

待得众人走到近处时,几人的交谈声越来越响,语气也显得无比激动。

“大哥,您就帮帮忙,行行好吧我们一时间真的是凑不出那么多钱”一个眼眶泛红的中年妇女带着哭腔说道,说话间竟是朝着船家打扮的男人跪了下去。

“说了几次了,一口价,一万二先交钱,少一分都不行要么就另请高明,你们自己看着办”船家很是嫌恶地甩了甩手,强硬地说道。

站在妇女身旁的男人闻言,慌乱出声道:“大哥,求您通融一下我们现在就只有一万,剩下的两千我打欠条成不算利息都成”

“说是一万二,那就一万二,没钱就别妨碍老子做生意”船家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道。

过了数秒,船家装出一副转身离开的模样,嘴里还自言自语般地嚷嚷道:“再过一会天色就要暗了,到时就算有钱也未必办得成事咯”

第204章 捞尸

挟尸要价

旁观的玄微等人脑中皆是跳出了这么个词。

显然,这对夫妇的亲人溺死在长江之中,而船家则趁机以捞尸为由漫天要价。

“无上天尊,此人未免太过分了些”明夜颇为气愤地叹道。

灵禅寺的一众后辈纷纷点头附和,口中直呼罪过。

华夏人的道德观里扎根着一句话,那就是“死者为大”,似船家这般用死者来要挟的行为着实有些不道德。

“阿弥陀佛世态炎凉,人心竟然凉薄至此”普济怅然叹了口气,准备上前帮助捞尸。

玄微自是看出了普济的想法,他并没有去反对普济的善举,然而却也不会全盘认可这种行为。

确切而言,玄微从中再次看到了普济修持的大乘佛法的局限性。

行善举,渡世人,常以慈悲为怀,这的确值得敬佩,玄微自认甚是敬仰普济这种高僧。

可人力有穷尽,像普济此等的高僧举世能有几人

能帮一人是一人,能救一人是一人,这或许可以称为务实的践行之法,但客观上来分析,把个别放眼于基数庞大的整体,根本不亚于朝大海丢进一颗小石子,能够指望它掀起多大的浪花

说得难听些,大乘佛法透着几分理想主义色彩,比起结果它更看重过程。

这种观念,与玄微心里的道门思想或多或少存有着冲突,在玄微看来,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则,这便是道。

就好比船家挟尸要价这回事,其中就掺杂着诸多原委。

船家挟尸要价的确有失道德,但你能说他犯法了吗虽然他有威胁、敲诈的行为,但并不构成刑法上的敲诈勒索犯罪。

再者说了,打捞尸体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甚至有时还需要捞尸人冒一定的风险,乃至遭受社会大众的有色眼光,因此只要不是狮子大开口,收取些许幸苦费也是能够理解的事情。

之所以挟尸要价这种事屡屡发生,问题的根源只怕还在于公共服务的缺失。

国内并没有明确相关的法律或规定,也不存在特定的部门来处理打捞尸体的工作,哪怕某些部门确实有能力帮助捞尸,他们依然能够以不在服务权限范围内为由推脱,最终还是得由捞尸人出马,变相给予了这些人漫天要价的机会。

诚然不少专业捞尸人协商要价时还算讲究良心,民政局也会相应地给予一定补贴,但大环境的混乱无序摆在那,单靠道德的约束未免过于无力。

再往深远些追溯,捞尸人这种职业缘何而来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尸体,那还用捞什么

轻生自杀的,受害抛尸的,乃至病死的牲畜尸体,过去孕育生命和文化的河流,如今却成为了太平间、垃圾场

最为悲哀之处在于,现在的人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他们会关注这些尸体怎么被处理,却少有思考这些尸体是怎么来的。

“无为并非不作为,不争亦非妥协,顺乎天理规则,遵循道而行事,这才是我道门之法贫道所欲者,并非仅仅帮着捞具尸体而已”

玄微眼中澄澈清明,周身似有道韵流转,却是沉思之际道心又有所提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