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拉棉花糖的兔子 > 第32章

第32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据了解,人家其实也是没条件摆枝,人在国外呢,哪里请三师?头是磕过的,也敬告过祖师爷,怎么你们一说,好像整个都不承认了?

——按照老辈的规矩,摆枝仪式要有引、保、代三师,以及各位亲朋师门中人见证。可如果齐涉江的师父在海外,那确实想办正式的摆枝仪式也不好办。

然而对面就是、也只能死掐着这一条,不想认齐涉江的身份。还要引经据典,来证明这件事是不符合传统规矩的。

双方打嘴仗打得是热火朝天,你来我往,还要各找救兵,导致曲艺界热闹无比,天天都有饭局。

网友也在跟着看热闹,各选一边站。

要么关键时刻,还是老人见过世面。

孟老爷子得知竟然就此事还有争议,出来说话了,提前结束了这场闹哄哄的嘴仗。

打从病了之前,怹老人家其实就不大过问各类事情了。但为了齐涉江,开口了。

你们要规矩,要传统,要仪式是么?我还没死呢。

当年就有人和我说,我年纪大了,辈分又高,不该再收小徒弟了。所以我从此只做指点,不收徒弟。到现在,也不会违背诺言。

但是,如果还有人要坚持口盟弟子不算数,那我替先师收徒,代拉杰西做师弟了。

这是有依有据的规矩,从今以后,他低我半辈儿,好不好?

所有人都傻了。

老爷子,您这是耍流氓啊!!

代拉师弟,简单的说,就是代师收徒。传人或者儿子帮师父、父亲收徒弟。

比如某某年纪虽然小,但辈分大,没有活着的大辈儿了。那只好找位衣钵传人,替师父收徒。又比如有不合适做自己晚辈的人要拜师,也是代师收徒比较好。这样一来,就解决了辈分、门户的问题。

因为并非师父亲收,通常大家也认为代拉师弟是比正经传人矮上半辈的。

可是,那些情况能和现在的一样吗?

孟老爷子说要收齐涉江做代拉师弟,完全是在威胁大家!

——怎么样,你不让承认我师哥的徒弟,我就代师收徒,手续给你办得妥妥儿的,规矩传统安排得明明白白。

就算半辈,那也是长辈!

这要成真了,那齐涉江在相声门的辈分,就真除了孟老爷子没谁能摁得住了。

当然这只是一种无赖的威胁

可谁敢去跟孟老爷子去顶?相声门硕果仅存的梦字辈老前辈了。能和他犟的人,早几年都见祖师爷去了。

说得不好听一点,你真拼着要犟,人家老爷子一个激动,犯病了,你承担得起吗?

这下还能怎么办,一个代拉梦字辈小祖宗,还是一个小师爷,两害相权选最轻,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同时申请以后不能让齐涉江再随便收徒了呗。

【卧槽认了,认了!京城相声协会的官博发公告说在XXX、XX的推荐下,齐涉江加入了相声协会!估计不要多久,曲协的相声委员会也有接纳入会了!】

【XXX和XX不是之前公开反对承认齐涉江门户的吗?那这就是服软了,真认了啊!】

【你们没看么,爆料说孟老爷子亲自出马了,开口威胁大家,要是不认齐涉江,他就做主收齐涉江做代拉师弟,让齐涉江再高一辈儿】

【卧槽??老艺术家这么耿(无)直(赖)的吗?】

眼见尘埃落定,大家统一地去夏一苇微博下汇合,毕竟齐涉江不怎么在微博说话。而且大家一算,不得了,这位也水涨船高啊。

夏一苇也低调表示了,大家好,我很快乐没错,但是我这儿的规矩是各论各的,别把我喊老了。反正谁最守传统,谁就受着去呗。

这明嘲暗讽的,可把大家给笑死了。

【我情不自禁替我妈妈@一下林洋老师,这份快乐与您分享】

【@林洋 老师,这份快乐你签收一下】

【@林洋 老师开门,送快乐了。】

【】

那些曾经纠结过齐涉江门户的人,尤其同行,有一个算一个,都被热情的网友通知到位,帮他们算了一下该叫齐涉江什么,分享快乐。

第三十三章

在外界打嘴仗的时候, 齐涉江其实在拍摄空隙, 一得空就牺牲休息时间, 上孟家,陪着孟老爷子。

孟老爷子这个年纪了, 喜欢回忆过去,但是能和他聊过去的人,实在不多了。

齐涉江来了, 孟老爷子却很喜欢,可惜医生不太赞同他和齐涉江多聊过去,免得伤情。

老爷子便喜欢叫齐涉江使活儿, 别管是使单的,还是让孟静远给量一回, 又或者自己唱一个。

每每闭上眼睛, 他觉得好像又回到了很多年前, 师父、师兄都还在的光景。师哥发狠用功,就是走在路上, 嘴里也没停过。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打个水、烧个炭,也在练嘴皮子, 顺活儿。

而他呢, 不管是躺着睡觉, 站着练功,最熟悉的就是师哥的声音。也是这么听着入的门,大师兄就如同半师啊, 他上地听活,练好了后都是给师哥听一遍,再去师父面前使。

也正是这相处的时光,让孟老爷子愿意站出来耍一回流氓。

那些反对派服软后,和着许多相声界的同仁,来了孟家一回,这是要见证齐涉江补上仪式。

齐涉江老早就到了孟家,孟老爷子正闭着眼,听他说一段单口。

这样的场合,齐涉江的两个弟子莫声、齐乐阳当然也在场,他们都跟着孟静远一起在外面知客。

有打外边来,先在院门口和孟静远寒暄几句,孟静远要介绍,这是我师叔的两位弟子。师弟,带客人到后头去。

于是来客又和莫声、齐乐阳打个招呼。

原本这是孟家的好意,徒弟给师父干活是应该的,还能露个脸。

可他俩辈分也跟着高上去了啊,于是全程俩人都很惊恐。

师叔好。来一个叫师叔的,一看脸,知名相声演员某某。

师弟好啊。这是叫师弟的,客气得很,人家某年好像上过春晚。

师爷。这个辈分更低,名气是不如前两个,可是,好嘛,这他们校长的朋友啊,上学校讲过课

之前已经知道自己辈分高了,也被孟静远吓过一回,但今天的场面太大了,来的人又多,可不又让他俩陷入了恐慌。

他俩做了好久心理建设,才平心静气,把客人带到后院去。这是老孟家的老宅子了,传统样式的四合院。

孟老爷子就是坐在门廊处的椅子上,齐涉江则在台阶下,院子里说他那段单口。今天他给老爷子说的是《宋公案》,这讲的是南宋法医鼻祖宋慈的故事,颇为惊险。

从前,也是齐涉江的拿手绝活之一,那时候百姓爱听这个,还有大户专门请去做堂会,也就是上人家里专门讲这个。

来了的人都不敢打搅,默默站在院子一角,垂手而立,也不敢找地儿乱坐。

能进来的,都是相声门有头有脸的艺人,不乏世家出身,齐涉江使的是什么,他们听一耳朵就知道。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齐涉江先念的定场诗,念罢了,啪一下将醒木拍在桌上。

这首定场诗一念,在场的前辈表情各异,但内心所想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