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议事,元服(1 / 2)
1565年,在我原先生活的时代的历史上,只发生了武田义信自杀这一件事情。据说是因为武田信玄准备骏河攻略之时。偶然听到被囚禁在善光寺里面的被废除的“第一继承人”武田义信与骏河的今川家仍然有往来。并且还充当了非常不光彩的二五仔的角色。
因此招武田义信前来问话。或许就是单纯的问话。但是却传出了武田义信自杀的消息。于是,这一切的事情。从武田义信准备谋反,串通武田义信他自己的师父,饭富虎昌。到谋反事情泄露,饭富虎昌被迫切腹自杀,武田义信被囚禁在善光寺。再到1565年自杀。整件事情盖棺定论。
但是,在我穿越到这个日本十六世纪的“战国”。结果又多了一件事情。
我的“便宜老爸”武田信玄的老对手,越后的“军神”,上杉谦信。认为武田义信自杀,对于武田家是个不小的打击。因此,发动了对于武田家的侵略战。
而作为南信浓的高远城城主(原本历史上高远城城主应该是武田胜赖,但是别这里面没有提到,所以别在意这些细节好不。),我当然有着集结军队,加上北信浓的,驻守在上田城的真田军。还有川中岛战场的海津城的高坂昌信军。一起抵抗上杉谦信的进攻。
于是,爆发了第六次川中岛之战。
这一次战争,对于双方来说损失都是重大的。但是,在我现在生活的这个被称为“战国”的十六世纪的日本,它的影响,在“后世”的《盛信公军纪》里面有不同的描述。
“永禄八年,上杉谦信公与盛信公战于川中岛。此战双方均损失惨重,并且,真田幸隆公长子真田信纲,次子真田昌辉军没于此役。但是,对于盛信公来说,其战得利有下:
一:猿飞佐助公研发火枪之威力非当时之世余者相比。对于盛信公在自军中大面积推行火枪提供有力依据。
二:盛信公家臣,武藤昌幸回归本家,改姓真田。成为真田家继承人。”
所以,这一次战争之后,其实对于我来说损失也就是抚恤那些这一战中丧命的士兵的家属,这一方面之处最多。并且,真田幸隆在此战后不久,大约当年年尾,即是1565年末,1566年初时候,从真田家的家督位置上隐退下来。继任者,是我手下已经从武藤昌幸改名为真田昌幸的喜兵卫。
但是,真田昌幸依旧和我一道,驻守在高远城。上田城那边,虽然真田幸隆已经隐退。但是,在我和真田昌幸的挽留之下。勉强做个“代城代”。
不知不觉之中,时间飞速流逝。1566年底,我控制下的信浓地区,基本上实现了粮食收成增长十倍。其实就是依靠马铃薯和红薯。使得原有的五十四万石的信浓地区。居然生产出了十倍的作物。
1567年,依靠的连续两年的大丰收。“兵农分离”的计划也得以正常顺利实施。在我命令严格实行“一公一民”的政策之下。不断有越后地区的百姓顺利的“脱北”。而我也趁势对于和我的“便宜老爸“武田信玄和我两代人的”老对手“上杉谦信。发动了一场在当时世界上都少有的攻势。后世的《盛信公军纪》里面也有所记载。
““宣传攻势。”在依靠猿飞佐助公的帮助之下。利用种种手段,不断的宣传武田家爱民、关心民生。即用四个字可以概括:减息减租,降息降租。
同时,通过利用那些“脱北者”,不断宣传上杉谦信不断的榨取人民的劳动果实。还不断的发动战争,不顾领地内百姓的死活。
通过利用以上两种方式,从而为信浓人口的增长,起到了一个有力的条件。为“兵农分离“政策的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到了公历1565年初。也就是还没有到新年。还不用回踯躅崎馆禀告上一年的成果时候。我召开了军议。在聆听以藤十郎长安为首的“内政大臣”们的汇报之后。进入了最重要的一项:军事。
“半兵卫,该你这个“首席军师”禀告了。”我开玩笑的对着左手边坐着的竹中半兵卫说笑道。
底下坐着的家臣听到我在这样的场合说出了私底下开玩笑的话语,纷纷都大笑起来。
“主公。”由于我的记忆中记得竹中半兵卫在原先的“历史”上的死因是过度劳累导致的肺病转为肺结核。所以,在我成功的使竹中半兵卫成为我的家臣之后。一直注意不要让他累着。并且还找寻大量的名医为其不断的检查。
加上充足的食物,众多的温泉。竹中半兵卫的身体状况可以说是不可能发生“历史”上的情况。这也算我做了一件好事。
因此,白白净净,颇有“后世”偶像剧男明星的竹中半兵卫先在我说出“首席军师”这样的话后,先是红了一下脸,随即恢复正常,施礼道:
“主公。由于这两年收成一直远超出预期。加上主公一直提倡的“一公一民”政策。所以,我军的“兵农分离”政策得到很好的实行。”
接着,从自己的衣袖中掏出早先写好的汇报时用到的参考数据。展开,对着那张纸朗声道:“南信浓共有常备军六千人。其中,根据主公大人的意思。故使用佐助大人制造的火枪,成为火枪兵的有三千人。长枪兵有一千两百人。骑马众有剩余的八百人。”
然后将手中的纸张从中间一折,说道:“北信浓由于推行的较南信浓晚一段时间。所以,有常备军四千五百人。其中两千人为火枪兵。一千五百人为长枪兵。一千骑马众。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农兵。由于农兵不是我军的正规编制,所以未做统计。”
我听后,满意的点点头。对着竹中半兵卫和黑田官兵卫各看了一眼。问道:“常备军的实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