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4(1 / 2)
不慎就会功亏一篑,巨大的压力让李虎有些喘不过气来,情绪也越来越暴戾。
“我看你的脾气越来越大,这样下去可能要出事。”罗思南看着面红耳赤的李虎,担心地说道。
“我会出什么事”李虎冷笑道,“谁敢杀我”
“长安的确没人敢杀你,但这天下想杀你的人太多了。”罗思南指指北方,“女真人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接着她又指指西面,“党项人恨不得把你挫骨扬灰。”
“党项人”李虎嗤之以鼻,“他们到了长安还敢造反不成”
“党项人当然想造反,只可惜他们现在没有实力。”罗思南笑道,“现在天下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你,你不正是要造反吗”
李虎愣了一下,蓦然醒悟了过来。就中国人而言,自己是北方汉人,虎烈军是北方汉人的军队,如果自己登基称帝,事实上就和当年大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一样,也算是造反。
罗思南看到李虎脸上的怒色渐渐和缓,娇声笑道:“李纲骂你,我看骂得很对。你一门心思想着做皇帝。手段越来越狠,情绪也越来越急躁,这样会坏事。以我看,你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不要急功近利,因小失大,导致功败垂成。”
李虎浓眉深皱,负手在屋内来回走动,脑海里不停地思索着近期所作的事情。
“你也认为我应该暂停北伐”李虎忽然问道。
罗思南摇摇头,“你已经诏告天下,北伐势在必行,不可更改。”
“那就叫长孙康宁马上拿出方案,并即刻实施。”
“官田私有化极其复杂,牵扯的利益太大了,不存在一蹴而就的可能。”罗思南平静地说道,“按照你规定的原则,大部分官田要卖给普通百姓,要照顾百姓的利益,那么这个过程就更复杂,难度更大。说句你不爱听的话,就目前各地府署陷于瘫痪的状况来说,即使朝廷拿出了具体措施。也没有人执行。你把各地的官僚都清洗完了,新官僚一时又无法赢得百姓的信任,官田私有化的进程势必受到严重阻碍,这将加剧官府和百姓之间的矛盾,形势将越来越恶化。”
李虎神情冷峻,一言不发。
“你回到长安后,大刀阔斧,连下重手,结果中枢大臣都是你的人,御前司决议更是成了一言堂,这样下去。决策是容易了,但谁去执行执行过程中是否可以确保政策实施的效果”罗思南叹了一口气,“长安这个战场远比你的征伐战场更残酷,更血腥,虽然你现在赢得了中枢,但你失去了地方,这种情况下,你的决策如何得以执行官田私有化又如何推行”
“所以呢”
“所以你要马上北伐,尽快北伐,以最快的速度赢得胜利,然后调过头来稳定国内形势。”罗思南说道,“以我的估猜,地方官僚的置换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等到新的地方官吏稳定了地方形势后,我们就可以实施官田私有化的政策了。”
李虎考虑良久,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北伐需要多长时间”
“这场风暴正在向东南蔓延,而东南的官田是最多的,东南的百姓自大宋实施花石纲以来就饱受欺压,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方腊造反。老皇帝和童贯逃到东南后,加重了对东南百姓的盘剥,这几年他们的日子非常苦。可以想像,这股风暴一旦蔓延到东南,东南必定失控,当地的百姓会乘势而起,诛杀官僚、焚烧官府的事更会层出不穷,叛乱也会接踵而至。”罗思南说到这里,脸上露出深重的忧虑之色,“我现在都不敢想下去,我怀疑东南将会成为这场风暴的重灾区。”
“当然,东南当然是重灾区。”李虎冷笑,眼里露出一丝杀气,“东南官僚自王安石变法开始,便是新党的主要来源地。等到蔡京主政,朝堂上下乃至地方府署,无处不是东南官僚。我们若想在东南推行变革。不把这些人杀掉,几乎是寸步难行。”
“利用百姓的力量诛杀旧官僚,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但这同样会伤害到我们,伤害到整个中土。”
“我说过,要破后而立,不破不立。”李虎用力挥动了一下手臂,“你们都怕这怕那,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不破,不彻底摧毁中土旧官僚,我们能在中土立足吗我们的变革能够成功吗中土还有重新振兴的一天吗中土的百姓还能安宁富足的日子吗”
罗思南无奈地看了一眼李虎,虽然她不能完全接受李虎的想法,但她必须无条件的支持,必须竭尽全力帮助李虎把这场风暴给中土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这场风暴在年后就能蔓延到东南,但因为新年,风暴的蔓延速度会有所减缓。十五过后,风暴肆虐的速度就会重新加快,估计到了二月、三月之间,东南会被这场风暴所笼罩,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幸免,愤怒的百姓会冲击官府,诛杀官僚,东南各路会陷入混乱。不出意外的话,四月到五月前后应该爆发暴乱。”
“我们占据东南的时间太短,而东南遭受官府的欺压又最为严重,尤其方腊造反,造成了百万百姓的死亡,那些流窜在山里的白莲教人对官府恨之入骨,他们看到东南乱了,虎烈军又在北伐,必定乘势而起。”
“所以,我认为,北伐最好能在五月到六月前后结束,然后大军火速南下,再次平定东南。”罗思南看到李虎的脸色渐渐冷峻,不敢继续说下去,担心激怒了他,“当然,这仅仅我的估猜,或许形势的发展比我想像的要好。”
李虎慢慢眯起眼睛,脸颊的肉剧烈地抽搐了几下,“治国就象打仗,若要赢得胜利,必须付出代价,这或许就是中土迅速走向振兴的代价。”
第四十二章 暴力
罗思南出言警告。显然是想让李虎控制一下局势,不要任其发展,导致国内形势一发不可收拾,但李虎决心太大,他手上有军队,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虎烈军在西北、中原和东南屡战屡胜势如破竹,这使得李虎的威望空前高涨,当初最为头痛的虎烈系各军因此顺利整编,五十万大军成为李虎称霸中土的最强悍武器,所以他根本不怕国内形势失去控制。
在中土,阻碍李虎登基称帝、阻碍李虎变革的最大对手就是中土旧官僚,但李虎巧妙的利用天下儒士和百姓对旧官僚阶层贪污腐败并导致中土生灵涂炭的极大仇恨,挑起了双方的直接斗争。中土旧官僚有权有势,拥有绝对胜算,但李虎明确支持儒士和普通百姓,严禁各地地方军出动,这导致形势对旧官僚非常不利。儒士和百姓看到军队不出动,当然会估猜到朝廷在有意纵容,胆子会越来越大,结果可想而知。
李虎推波助澜,文武大臣惶恐不安。地方官僚更是胆战心惊,这个时候李虎诏告天下,要发动北伐,这无疑雪上加霜。儒士和百姓们处在社会的最低层,他们为李虎和虎烈军的北伐而欢呼,同时也知道李虎正在默许他们“造反”,纵容他们“攻击”旧官僚,“消灭”旧官僚,他们的胆子会更大,行为会更过激,旧官僚将因此受到致命打击,很多官吏可能会因此丢失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