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6(1 / 2)
北的时候,李虎与童贯父子往来密切,彼此都很熟悉,所以李虎在信中一再承诺,如果童贯父子愿意投降,李虎可以保证童贯一家的荣华富贵。
童师闵还没有看完这封信,冷汗就出来了,他万万没想到李虎亲自率军南征。而且现在就在南昌,距离自己不过三百多里而已。童师闵再不犹豫,果断下令撤军。他现在有理由回报杭州了,李虎亲自率军杀来,他没有实力与其抗衡,当然只有撤退了。
童师闵带着江南军急速撤离。虎烈军仅仅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轻松拿下了江南西路。
李虎闻讯,命令毛军带着选锋军继续东进,向饶州攻击,同时书告长江水道上的杨华,命令他顺江而下。占据江州,直逼贵池、铜陵一线,把童师闵这支军队牢牢拖住。
=
三月初十,毛军从南昌出发,攻打饶州。饶州官员在得知虎烈军杀来,随即弃守治府鄱阳,向东逃亡。
虎烈军急行六百余里,于十六日攻占饶州重镇浮梁今景德镇,接着便杀进了歙州,攻占祁门。歙州多山,路途难行,虎烈军的行进速度因此减慢。
三月二十二日,虎烈军抵达歙州治府歙县。歙州官员早就逃之夭夭,大军兵不血刃,进驻歙县。
此处距离杭州还有四百余里,但一路要翻山越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本月底可以杀到杭州城下。考虑到杭州叛军已经得到消息,必定要重兵阻截,所以毛军下令,就地休整,等待主力前来会合。
二十四日,李虎率主力赶到了歙县。
在军议上,毛军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继续东进,但东进路途艰险,如果叛军据险而守,虎烈军恐怕难做寸步,所以,毛军建议,在攻打杭州的同时,派一支军队北上,经宣州到长江,先行攻占芜湖,把叛军的长江防线拦腰斩为两截。主力攻打杭州一旦受阻,则急速北上,与江北岳飞两路夹击。拿下江宁。大军会合后,则沿运河呼啸而下,直杀杭州。
李虎接受了这个攻击方案。
此次南征太过顺利,本以为要在南昌城下打一场恶战,谁知童师闵不战而退,从而让虎烈军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杀到了歙州,距离杭州只有四百余里了,如果不是地形险要,山道难走,恐怕已经到了杭州城下。现在的问题是,因为虎烈军主力攻击速度太快,已经深入到东南腹地,而江北的岳飞还要等到五月,也就是一个月后才发动攻击,这导致虎烈军主力极有可能陷入叛军的四面包围,被困死在歙州这个大山环抱的险要之地。
“请罗帅、狼帅带着虎烈第二军、第十二军马上北上,经绩溪杀进宣州,攻占宁国、宣城,直逼长江防线,把守江叛军吸引到芜湖、当涂一线,从而破坏叛军的防御部署,给岳飞渡江作战赢得先机。”
毛军停了一下,又对罗兰说道:“打下宣州后,马上派人给岳飞报讯,请他提前渡江,越快越好,没有必要再耽搁了,以免让叛军南逃,一旦叛军逃进福建、广南,那后期的平叛作战就非常困难,这对我们完全控制东南机器不利。”
罗兰连连点头,“请毛帅放心,待我杀到宣城后,马上派人赶赴江北。”迟疑了片刻,他小声问道,“如果我顺利拿下了宣城,是否继续向北,攻打芜湖”
“这要看叛军的反应是不是迅捷。”毛军手指地图说道,“现在童师闵的军队就在池州的贵池和铜陵一线,吕颐的军队在江宁和当涂一线,芜湖正好是他们的结合部,假如他们反应缓慢,童师闵没有及时后撤,而吕颐又没有及时予以阻击,那么你极有可能攻占芜湖,拦腰斩断叛军的长江防线,给叛军以致命一击。”
“那我的速度要更快一点。”罗兰笑道,“不知毛帅是否愿意把海拉苏的第九军调给我”
毛军稍加考虑,断然说道:“好,我把第九军也给你,以加快你的攻击速度。”
第三十章 逃跑
杭州一片混乱,朝野上下陷入空前恐慌。
当童师闵上奏。说虎烈军攻打江南西路的时候,杭州尚不以为意,因为南昌距离杭州太远了,感受不到那种血雨腥风的紧张气氛,但仅仅过了二十多天,童师闵再奏,李虎亲自率军征伐,南昌失陷,江南西路全境丢失,江南军队寡不敌众,被迫撤往池州一线。杭州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李虎亲自统率虎烈军攻打江南,足以说明李虎这次的目标不是一个小小的江南,而是整个东南。
老皇帝毫不犹豫,要求童贯从长江防线抽调援军戍守杭州,坚决把虎烈军挡住。这是典型的顾头不顾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于是童贯苦口婆心地给老皇帝分析,说李虎打仗擅长搞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一套,从长沙向杭州打。行程长达两千多里,地形复杂,粮草运输不便,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这一路摆明了就是佯攻,就是威慑杭州,逼着杭州从长江防线调兵南下,从而给江北大军渡江创造机会。童贯因此非常自信,恳请老皇帝不要慌张,在杭州好好待着,该干啥还干啥,他保证杭州固若金汤。
童贯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谋略出众,老皇帝当然相信他了,所以考虑再三,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但为了预防万一,他要求童贯集结卫戍军,准备随时撤离。童贯嘴上说没事,心里还是很害怕,他和李虎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从互相利用的“朋友”到你死我活的“敌人”,当然清楚李虎的厉害,因此他暗中急告董耘,即刻调一支水军南下杭州,到了危机时刻,以便从水路撤向福建和广南一带。
虎烈军的马军犀利。速度极快,撤离途中若想确保安全,还是走水路最为可靠。同时他急告童师闵,火速返回杭州,以防不测,至于军队则交给吕颐,由吕颐统一指挥长江防线。他又给吕颐写了一份信,把自己对战局的估猜大概说了一下,请吕颐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长江,则东南必定稳如磐石,必定能击退李虎的攻击。
老皇帝提心吊胆地留下了,但朝中的文武百官却把形势看得清清楚楚,东南在童贯只手遮天的情况下,军心、民心早已崩溃,败亡不过是时间问题,而李虎显然对东南局势了解透彻,选择了一个极好的时机南下,足以给东南致命一击,所以他们根本不相信童贯的满嘴胡言,纷纷南逃,官职较大目标显眼的。则叫自己的家眷先行撤离,于是杭州到福建、到广南的水陆两道上,很快挤满了逃难的人群,绝望的气氛就象黑压压的乌云笼罩在杭州上空,让人窒息难当。
就在这个时候,更坏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虎烈军杀进了江南东路,攻占了饶州,接着又杀进了歙州,此刻就算是白痴也知道虎烈军近在咫尺,杭州保不住了。
老皇帝大怒,把童贯骂得狗血淋头,童贯强作镇定,不敢再坚持,一边安排老皇帝从水路撤向广南,一边命令吕颐马上抽调援军沿运河而下,戍卫杭州。
老皇帝乘坐水军的大海舶撤离了杭州,童贯和张邦昌等大臣陪同,张师正率卫戍军护驾,皇帝、朝廷和军队突然间就走了,这使得杭州在霎那间陷入了极度混乱,官僚、商贾和大部分恐惧的百姓迅速加入到逃难大军里,而童贯在离开杭州之前派往百丈山一带阻击虎烈军的军队更是一哄而散,一夜之间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
二十八日,折可存率虎烈第十五军、第十六军翻山越岭,一路小心翼翼,顺利进入杭州地境,并于当日黄昏时分越过百丈山,包围了昌化城。
昌化城没有任何守军。官僚全部逃亡,城内百姓大部逃到城外山野里,空城一座。
折可存暗自惊骇,不敢进城,命令慕容夏寒和折可同率虎烈第十六军连夜向于潜攻击,寻找叛军阻击军队。
传令兵连夜报讯李虎、毛军,两人担心折可存中伏,尽起大军,火速向杭州推进。
=
二十八日,罗兰率军攻占宣城。三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拿下宣城后,大军仅仅休息了两个时辰,随即直杀芜湖。
二十九日,在距离芜湖六十里处,虎烈军与叛军相遇。虎烈军的马军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一般,气势如虹。叛军根本不是对手,瞬间崩溃。
这天下午,虎烈军攻占芜湖,切断了叛军的长江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