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6(1 / 2)
两个军,胡立涛的射粮军、阿巴顿的虎烈第二军,方进的虎卫军随同岳飞南下,攻打江淮。
“在未来的三天,各军就地休整,以俘虏补充伤损。补充不足的,则在后续战斗中继续以俘虏补充。”
孙革话音刚落。大帐内顿时沸腾起来,各军将帅们非常兴奋,七嘴八舌地说个不停。他们知道大军马上要打山东,但没想到岳飞这么快就要打江淮,按这样的速度连续攻击,今年冬天或许就可以渡过长江,杀进江宁了。
岳飞挥手示意众将安静一下,“南下选锋军由罗兰统率,方进的虎卫军、阿巴顿的第二军、张宪的第十军、傅秀国的第十二军和张俊的第十五军随其先行南下,即刻攻打应天府。”
众将轰然领命,士气如虹。
=
十三日。中原大捷的消息传到长安,长安为之轰动。
这是一个空前的胜利,对天下格局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岳飞更是声名大震,再也没有人怀疑他的军事才能了。
汉王府的气氛非常好,王妃罗思南喜笑颜开,宰相李纲、副相黄涉、枢密院的董小丑、刘延庆、折可求等宰执大臣也是笑容满面,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听大帅府长史原野讲述宛亭大战的经过,一边看着地图,想像着山东、江淮尽数收复的美好前景。
“岳飞、王渊先在雍丘战场击败东南叛军,辛兴宗、王德率八万大军投诚,接着在宛亭战场又全歼山东金军十一万人马,并围杀两万河北金军。至此,山东金军已经所剩无几,山东之地唾手可得。为此,岳飞和王渊提议,把大军一分为二,一部东进,收复山东,一部南下,攻打江淮。”
原野说到这里停下了,看看罗思南,又看看坐在对面的几位宰执大臣,发现大家神情兴奋,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反对的意思,于是继续说道;“攻打山东,在我们预定计策之内,发动中原大战的目的就是要攻占山东,而攻占山东的目的则是为了南下攻打江淮。本来是两步走的策略,现在要改为同时进行,这对朝廷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主要难度在于钱粮的筹集。”
“岳飞和王渊在信中也说到了钱粮的事。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女真人在山东残酷搜刮,山东百姓贫困。大军攻打山东,如果一路纵兵掳掠。不但会让百姓更加困苦,对我们收复山东也极为不利。为此,岳飞建议即刻南下打江淮。江淮富裕,打下江淮后,可以用江淮的钱粮支援山东,同时,也能解决一部分军资,可以有效缓解朝廷在这方面所承受的重压。”
原野详细述说了马上攻打江淮的理由和一些有利条件,做为大帅府的长史,他建议朝廷同意这一奏议,并请皇帝即刻下旨。
“你们有什么看法”罗思南问道,“如果大家都同意岳飞的奏议,那就奏请皇帝下旨。”
李纲首先表示赞同。这一仗最初他是不同意打的,各种条件都不具备,但罗思南非常强硬,甩开议事堂,坚决支持枢密院发动中原大战,结果她成功了,她的个人威望也因此大涨。如今形势一片大好,没有理由不支持,再说收复了山东和江淮,朝廷实际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大,财政上也能得到改善,而距离中土统一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岳飞在策略上没有问题。”董小丑说道,“但他太急了,他应该稍稍喘口气,最起码要把投诚过来的十万军队整编了,否则这就是一个隐患。”
“刘豫的山东军队人数少,不足为虑。”黄涉也在担心这事,看到董小丑主动提及,随即也说了自己的看法,“辛兴宗、苗傅、王德、郦琼四个人的军队必须尽快整编,这件事不能拖,越快越好。”
罗思南黛眉微皱,稍加沉吟后,目光转向了刘延庆。
第十五章 背后的勾当
辛兴宗和刘延庆的关系。天下皆知,这件事若想尽快解决,而且稳妥处理,非要刘延庆出面不可。
刘延庆暗自苦叹,他一直想低调,但偏偏身居高位,想低调都不行。其实此事只要岳飞出手,必定可以解决,但岳飞急于攻打江淮,中原大战刚刚结束,他就要举兵南下,中间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哪来的时间整编军队
“朝廷是否有意增加虎烈军的数量”刘延庆犹豫良久,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如果汉王府无意增兵,那整编不过是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解散这些军队。整编和解散完全是两回事,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罗思南无意增兵,最起码暂时没有增兵的想法,因为受限于朝廷财赋收入的紧缺,有心无力。罗思南转目看向董小丑。董小丑说整编,难道他想乘机增兵
“现在必须增兵。”董小丑郑重说道。“岳飞攻克江淮,饮马长江,接下来我们就要渡江作战。大军主力远赴东南,中原空虚,如果兵力不够,如何威慑河北我的意见是,马上增兵。”
“军资可以解决吗”罗思南问道。
“只要平定东南,朝廷财赋收入马上就能得到彻底改善。”董小丑说道,“此事没有必要犹豫。现在我们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大,战场越来越远,军队也要越来越多,否则我们无法完成统一大业。”
罗思南望向李纲、黄涉、和柴云等人。
“如果我们能在明年春天渡过长江,那到了明年下半年,朝廷的财赋状况就能迅速好转。”李纲说道,“我同意董使相的意见,军队要增加了,要增加到五十万并保持这个数量。”
随着中原大战的结束,山东已经唾手可得,江淮攻克之日也不远了,前景一片灿烂,这时候当然要增加军队,以便迅速完成中土的统一。一帮宰执大臣们在这一点上意见非常一致,这大大出乎罗思南的预料。增兵的事朝廷一直有争论,尤其是议事堂,每每以财赋危机为借口,有意遏制李虎实力的膨胀,现在这种情况变了。就连宰相李纲都公开支持增兵了。
罗思南不再犹豫,果断决策,增兵,这样可以妥善解决辛兴宗等人的投诚军队,刘延庆的说服难度也大大减小。
“急书岳飞、王渊,朝廷同意他们的攻击策略,请他们迅速拟定具体方案,急奏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