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8(1 / 2)
,帮助李虎占据整个河西。
李虎佯装考虑良久,答应了,“既然你们不愿意攻打统安,那我就要连夜调整部署了。”
十五日清晨,侯概、杨可世、折可存、杨惟忠率军离开水波城,赶赴统安战场,留下看守降军的只有张高儿和刘子羽的军队。虎烈军主力的离开,让党项人真正松了一口气。
当天上午,李虎下令,送给降军钱帛和酒肉,犒劳三万将士。
李虎的意思很明显,叫李安惠马上把投降大宋的事通报全军将士,虽然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甚至某些忠诚将士要叛乱,但李虎没有更多的时间,他急需稳定这支降军,以便腾出更多的军队去攻打统安城。李安惠表示理解,接受了李虎的要求,并于当日下午正式通告全军。
军队的混乱是肯定的,即使有钱帛和酒肉的安抚也无法迅速稳定军心,但在虎烈军的威慑下,即使有人图谋叛乱,也要等待时机。
夜里,李安惠、谋宁平衍等一帮将帅担心有人叛乱或者逃跑,更担心李虎出尔反尔乘机攻击,于是命令亲信部下们严阵以待,小心防范,务必保证大军的安全。
=
十六日子夜,虎烈军主力又悄然返回,进入战斗位置。
寅时一刻,张高儿带着阎王军,刘子羽带着河东军,突然向夏军发动了攻击。
李安惠、谋宁平衍、梁义丰等人都是全身披挂,不敢睡觉,正在惶恐不安的时候,突然听到震天的号鼓和杀声四面而起,当即知道中计了,一个个气得破口大骂,匆忙率军迎战。
寅时两刻,杨可世、侯概、折可存、杨惟忠率军杀到,海拉苏的虎烈第九军、罗兰的虎烈第十三军、折可存的虎烈第十六、十七军、韩世忠吴玠的虎烈第二十军,杨志的泾原军、杨陵的环庆军、赵哲的秦凤军从四面八方杀进了夏军大营。
夏军将士在睡梦中惊醒,军营里顿时一片混乱。他们的军心本来就乱了,很多人都在考虑逃跑和叛乱的事,此刻看到机会,毫不犹豫,撒腿狂奔;更多的人则是恐惧、茫然,不知所措,明明投降了,为什么虎烈军还是杀来了
李安惠和谋宁平衍等人指挥亲信部下,竭力阻击,但虎烈军数倍于己,势如猛虎,势不可当,而夏军不但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更可怕的是军心乱了,士气低迷,在突然打击之下,惊慌失措,瞬间崩溃。
虎烈军四面杀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将士们刀枪并举,步骑协攻,杀得酣畅淋漓,血流成河。
这场战斗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时辰,天亮之后,战斗结束。
虎烈军以极小的代价歼敌三万,斩首七千级,俘虏两万余人。李安惠、谋宁平衍、梁义丰和大约三十多位将领全部被杀。天亮之后,李虎下令,除百人队率外,其余降将一律诛杀。
第五十九章 合围
十月十七日,李虎率虎烈军再一次杀到统安城下。
城楼上,李定川、拜罗泉和三天前赶来支援的乌兰辛隆望着城外黑压压的虎烈军,窒息难当。
四天前,虎烈军突然撤离,不用说,肯定是发现李安惠的援军了。李虎非常果断,绝不两线作战,而是集中主力攻打李安惠,为此李定川和拜罗泉焦虑不安。李安惠、谋宁平衍实力有限,又预先得到报警,知道盖朱城丢了,按道理不会逼近盖朱城,最多也就是在墩墩山屯兵威胁。只要李安惠采取正确的策略,和李定川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牢牢牵制住李虎,拖延迟缓李虎攻打统安,那么喀罗川战局必将得到改观,李察哥的防御策略极有可能成功。
然而,这种幻想仅仅维持了四天便轰然碎裂。
虎烈军把一队队的夏军俘虏押了出来,把一面面夏军战旗仍在了城楼下,李安惠、谋宁平衍等人的脑袋更是用野战抛车直接射上了城楼。
李安惠的三万大军竟然全军覆没了。
李定川、拜罗泉、乌兰辛隆和统安守军极度震骇,士气受到重挫。这三万援军的覆灭,预示着喀罗川再也没有援军了,他们将独自对抗声势浩大的虎烈军,喀罗川防线危在旦夕。
=
虎烈军发动了攻击。
李虎亲自指挥。侯概、张高儿、罗兰率军攻击统安城左侧山岭,杨志、杨陵、赵哲率军攻击统安城右翼山峦,先行攻占高地,撕开统安城的整体防御。
十八日,罗兰统率虎烈第十三军率先攻破统安城左翼防线,并向统安城的东门发动了攻击。
同日,杨惟忠指挥大军从正面攻击,猛攻统安南城。
这次攻击的突前士卒都是俘虏,他们被逼到了绝境,如果后退,必被虎烈军射杀,而攻城的时候,城内守军急切间根本无法分辨真假,只能把他们当作敌人统统诛杀。只是这样一来,城内守军的士气再一次遭到了沉重打击。
十九日,杨志率军突破了统安城右翼防线,虎烈军开始三面攻城,统安城的形势愈发危急。
二十日,杨惟忠下令,折可致的虎烈第十六军、韩世忠、吴玠的虎烈第二十军参加攻城,其突前士卒混入俘虏中,伺机夺城。
下午,勇猛的韩世忠身先士卒,亲自带着扈从杀上城楼,并攻占了一截城墙。吴玠率军随后跟进,迅速打开了局面。
杨惟忠当即下令,折可存、慕容夏寒带领虎烈第十七军发动最后一击,攻占南城。
申时四刻,攻城槌轰开了城门,慕容夏寒带领一千悍卒率先杀进了统安城。
=
夏军誓死不退。
李定川下令,全军转入巷战,与虎烈军拼死鏖战。
这一夜统安城火光冲天,号鼓声此起彼伏,激烈的厮杀声更是惊心动魄。
戌时两刻,拜罗泉阵亡,西寿保泰军司十几员将领战死,麾下将士十损七八。
子夜七刻,李定川阵亡,卓啰和南军司的将士们几乎全部战死。
二十一日寅时三刻,统安城失陷。
乌兰辛隆带着一万多残兵败将撤往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