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大宋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573

分节阅读 57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计行事。

大军陆续进入山谷,逼近统安城,扎营立寨。

李定川站在城楼上,遥望远处山岗上依稀可见的宋军战旗,心如重铅。这一仗关系到党项人的生死存亡,而喀罗川又是这一仗的关键所在,但兴庆府没有必胜的信心,皇帝和朝廷决心退守河西,如此危急时刻,君臣离心,李察哥竟然被羁绊于贺兰山,无法亲自赶赴朔方战场,这导致形势愈发紧张。

李定川参加了当年的统安大战,当时他是李察哥的副帅,这也是李察哥请他坐镇喀罗川的重要原因,但今日不同往昔。当年宋军实力有限,李察哥可以从河西、贺兰山抽调援兵,而今日李虎的虎烈军实力强悍,东西两线同时进攻,气势如虹,这种情况下,各战场自身难保,谁也没有多余兵力支援喀罗川。

李定川暗自叹气。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老帅仁多保国了,但仁多保国为了配合李察哥把皇帝和朝廷留在贺兰山,迟迟下不了决心歼灭那支杀进河西的宋军。两天前,斥候报讯,宋军从震武军杀出,李定川一边急报贺兰山,一边向仁多保国求援,希望仁多保国能尽快率军支援而来。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统安城守将曹吉安喘着粗气,大声禀报。遵照李定川的命令,埋伏在虬龙岭上的军队已经切断了山道,断绝了统安城和震武军之间的联系。

“各军已经进入指定位置,随时可以作战,请都统下令。”

李定川微微点头,然后冲着曹吉安招招手,把他喊到了身边,指着远处的山谷说道:“宋军到达后,首先抢占了山谷东西两侧的山头,接着又派人抢占了十里外的山口,这说明他们吸取了上次统安大战的教训。”李定川眉头深皱,手抚长须,低声问道,“既然他们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明明知道虬龙岭会被我们切断,为什么还要再一次深陷绝境,打一场根本没有胜算的仗”

“喀罗川地形险要,假如李虎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那他就无法从兰州一直打到统安。”曹吉安指指四周的山峦,“统安地形更为险要,大军无法展开,兵力再多也没有用,所以若想突破喀罗川防线,必须先从虬龙岭杀过来,切断这条防线,让统安和盖朱之间失去联系,然后先攻克盖朱城,打通粮道,接着再集结兵力全力攻打统安,这是攻克喀罗川防线的唯一办法。”曹吉安目露杀气,冷笑道,“盖朱城有了拜罗泉的支援,防守兵力多达三万,宋军的正面攻击必然受阻,而统安城下这支军队粮草不济,坚守不了几天必然后撤,以便和正面攻击的宋军前后夹击盖朱城。只要他们后撤,必然掉进我们的陷阱,难逃全军覆没之灾。”

李定川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忧心忡忡。

曹吉安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问道:“都统担心什么”

“我们一眼就能看得到的事情,宋人也会看得到,而他们还依旧坚持这种打法,那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对策。”李定川低声问道,“他们的对策是什么”

“宋军兵力和我们不相上下,我们一口吃不掉。”曹吉安犹豫了片刻,说道,“这大概是宋军胆敢再次杀进来的最大凭仗。”

李定川抬头望向灰濛濛的天空,“如果现在下一场大雪,那我们就必胜无疑了。”

“这两天河西援军如果能赶到统安,这一仗我们也是稳操胜券。”

河西援军李定川苦笑,暗自摇头,对兴庆府的退守之策痛恨到了极致。假如皇帝和朝中大臣愿意坚守贺兰山,河西援军早就到了,喀罗川防线何至于岌岌可危

“今夜多派小队人马,四处骚扰宋军,让敌人彻夜难眠。”李定川吩咐道,“另外,叫士卒们满山呼叫,告诉宋人我们已经切断了他们的退路,涣散敌军士气。”

曹吉安略加迟疑,低声问道:“都统,如果宋人调头后撤,马上跑去攻打盖朱城,那以我们的兵力,恐怕很难吃掉他们。”

“这是打伏击,只要时机把握得好,以少胜多不成问题。”李定川冷笑道,“当年我们痛宰刘法,今天也一样可以痛宰李虎。”

第五十二章 以身为饵

十一月初二日,仁多保国接到了李定川的书信,知道李虎终于向喀罗川发动了攻击。

至此,李虎的攻击策略基本上明朗,那就是先在西线攻占仁多泉,并翻越雪山向河西发动偷袭,继而将河西夏军牢牢牵制;接着在东线实施南北夹击,直逼贺兰山,将贺兰山夏军主力牢牢牵制;最后,集结主力向喀罗川发动攻击,攻占朔方,完成对贺兰山的合围。

李虎的攻击策略和李察哥的判断基本一致,而李察哥把防御重点放到喀罗川也完全正确,现在,战争的胜负已经决定于喀罗川的控制权,谁拿到了喀罗川的控制权,谁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对于西夏来说,由于总兵力不够,在贺兰山和河西两个战场的兵力被虎烈军牢牢牵制的情况下,喀罗川的防守力量明显不足,为此,不管是贺兰山还是河西,都需要想方设法尽快支援喀罗川。

仁多保国急召乌兰辛隆和昂盎溪,商议支援喀罗川一事,然而,此刻不管是乌兰辛隆还是昂盎溪,都已经无能为力。

九月二十四日,姚平仲带着熙河军杀进河西,至今已经打了三十多天,消息已经传遍祈连山,河西诸蕃震动,其中甘、肃一带有三个回鹘、鞑靼部落举兵叛乱,更为严重的是,草头鞑靼和黄头回纥联手杀进了玉门关,沙州和瓜州告急。

昂盎溪已经尽遣西平军司的主力回援瓜州,而乌兰辛隆也调集了数千军队到甘州、肃州一带平叛,这还是得益于仁多保国迟迟没有攻打鹰崖堡,如果西平军和甘肃军在凉州打得筋疲力尽,那回援御敌和平叛势必要耽搁,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凉州府还有三万人马,而据最近一段时间对鹰崖堡的零星攻击和斥候的反复探查来看,攻占鹰崖堡的敌军是熙河主力,人数至少有两三万。”乌兰辛隆摇头长叹,“那个姚平仲打仗很有一套,前期大肆掳掠,抢了成千上万头牲畜,这段时间又化整为零,派小队人马四处打劫,不但把河西搅得风生水起,还不断的补充了食物。以我们现有的实力若想把这支军队赶回河湟,难度太大,除非天下暴雪,切断雪山南北的联系,同时断绝其小队人马的掳掠,那么时日一久,这支军队就被困死了。”

“现在的问题不是攻打鹰崖堡的敌军,而是急速支援喀罗川。”昂盎溪不满地打断了乌兰辛隆的满腹牢骚,“我的主力已经回援瓜州,你还是想办法抽调部分人马即刻南下喀罗川吧。”

“我可以调军南下,但凉州怎么办西凉府还要不要了”乌兰辛隆反问道。

“以姚平仲的那点人马,自保有余,攻城掠地那是断无可能。”昂盎溪对此不屑一视。

“叛乱已经开始了,甘肃回鹘和鞑靼的很多部落都在蠢蠢欲动,我可以断言,随着战事不断继续,各种流言被逐渐证实,叛乱者会越来越多。”乌兰辛隆激动地说道,“这时候调我主力南下,凉州必然吃紧,姚平仲极有可能乘势杀出,一旦西凉府失陷,宋人就可以对喀罗川实施南北夹击。你知道南北夹击的后果吗凉州丢了,朔方丢了,贺兰山被包围,我大夏国祚就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