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大宋帝国风云录 > 分节阅读 516

分节阅读 5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折损过半,导致东帐军实力大损,士气遭到重挫。东帐军有三支主力,完颜母的猛安谋克,完颜挞懒的六部奚军,然后就是郭药师的常胜军。常胜军在滹沱河、葫芦河两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濮阳一战中又损失四万多精锐,如今只剩下三万多人了,就此一蹶不振。

=濮阳大捷让李虎达到了阻敌于黄河一线的目的,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但对金军来说,却是近一年来的重挫,完颜杲为此急召宗望、宗翰,重新议定攻击策略。

九月二十八日,完颜杲、宗望、宗翰相聚于真定府。

宗翰攻击太原受阻,西帐军主力现在扼守于太行,而虎烈军还在攻击,试图夺回承天军堡寨和井径。

宗望则受阻于黄河,东帐军主力若想突破黄河天险,需要更多的兵力。

这次,完颜杲带来一个好消息,西夏人已经决定于今年冬天攻击陕西,这将威胁到西北安全,李虎为此不得不抽调兵力回援陕西。宗望也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从大宋投降官员那里获悉,八月初童贯在汴京动兵变,并且成功救走了老皇帝赵佶,带走了汴京朝廷所有的官员。这些人逃到了东南,要重建大宋,大宋正在分裂。

大宋分裂对金国来说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当初女真人之所以能迅灭亡辽国,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大辽的分裂,耶律淳在燕京称帝等于在岌岌可危的大辽国祚上插了致命一刀,然后仅仅过了一年多,大辽就被摧毁了。今天大宋竟然也走到了这一步,可以预见,大宋正在步大辽国的后尘,败亡之期指日可待。

唯一阻碍大金国摧毁大宋占据中土的就是李虎,这个人不除,中土就有可能三分,而大金国只能在三足鼎立中占据其一。

那么,是先诛杀李虎,还是先摧毁大宋先诛杀李虎,大宋就赢得了喘息的时机,而先摧毁大宋,先就会导致中土分裂,而中土分裂显然有利于金国统一中土。从黄龙府的策略来说,也是先摧毁大宋,所以,当前金军的目标还是汴京。

宗翰有不同看法。大宋的老皇帝逃到东南重建朝廷,虽然分裂了大宋,但确保了大宋国祚的延续,也就是说,即使摧毁了汴京,也摧毁不了大宋国祚,所以,再打汴京,意义不是很大。另外,从大宋老皇帝逃亡东南这件事可以看出,大宋事实上已经放弃了长江以北的国土,这是一种很消极的防御策略,由此可以看出大宋人懦弱无能,胆小怯战,这样的大宋不足为虑。

宗翰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敌人是李虎,一旦让李虎羽翼丰满,那么大金国即使想统一黄河流域也是难上加难。

中土太大,若想全部占据,肯定要分两步走,一步是先统一黄河流域,一步是南下横扫长江流域,而统一黄河流域的要条件不是占据中原,更不是占据汴京,而是占据太原。攻占太原,才是当前金军的要目标。

他的意见和黄龙府的策略相悖,当然被否决了。从完颜杲和宗望的角度来说,先占据太原,那主要功劳是宗翰和西帐军的,这不符合皇帝和他们的利益,即使宗翰说得有道理,也不能实施。

宗翰也没有坚持。以他现在的地位和权势,无法影响黄龙府的策略,他只能跟着黄龙府的策略走。黄龙府要打汴京,认为这样可以先摧毁大宋,那他只能遵照执行。

宗望拿出了新的攻击策略。

西帐军一部分戍守真定和邯郸,以阻挡河东虎烈军杀进河北,一部分则南下黎阳,以重兵威胁,从而牢牢牵制住戍守黄河防线的虎烈军。

东帐军则从大名府方向东进,杀进山东,占据大宋人的京东东西两路。拿下了山东,向西可以配合河北共击中原,南下则可以横扫江淮,直逼长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金军解决钱粮问题,从而为接下来的中原大战做好准备。

“如果我能在两个月内攻占山东,那么十二月,我们两路配合,可以直杀汴京。”

十二月,李虎的日子难过,西北方向党项人要进攻,代北方向金军要进攻,中原方向将遭遇金军主力,而在江淮或者荆湖,东南宋廷的军队也要开始进攻了,李虎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支撑。

宗翰接受了这个建议,他希望到了今天严冬,李虎顾此失彼,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重兵戍守关洛,这样西帐军就能顺利拿下大同和太原,从而为大金国统一黄河流域打下坚实基础。

第七十二章 我是你的孩子

濮阳大捷虽然把金军阻挡于黄河北岸,鼓舞了军民士气,但这一场胜利无法扭转眼前的严峻形势,尤其当太原传书,金军以重兵攻击河东之后,虎烈军主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已经无法南下中原作战,而戍守中原的兵力又太过单薄,事实上无力阻止金军突破黄河防线,这迫使汴京的临时朝廷不得不一再催促皇帝,早日到洛阳重建朝廷,以稳定天下民心。

九月底,皇帝和李虎商议,是继续率军亲征还是驾临洛阳。

汴京谁都不想去了,昔日繁华的京都在连遭打击后已经体无完肤,面目全非,混乱不堪,随着迁都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逃亡,这座天下第一城名存实亡,很快它将成为中土对抗北虏侵略的前线重镇,战火将在中原燃烧。

“去洛阳吧,我们有许多事要做。”

李虎说道,“朝廷重建,牵涉到一系列的国策修正和政策拟制,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大宋中兴,远比在中原阻御金贼重要。”

“黄河防线能坚守到年底吗”

皇帝忧心忡忡,“如果金贼越过了黄河,我们能守住东京吗”

“战场上的胜利需要实力为后盾,而实力不仅包括武力,还包括正确的国策和雄厚的财力。”

李虎正色说道,“没有正确的国策,即使打了胜仗也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败亡。同样,没有雄厚的财力,我们拿什么养活百姓拿什么支撑战争现在不要考虑黄河防线了,也不要考虑东京能否守住,还是把所有的精力投到朝廷重建上。”

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十月初一赶赴洛阳,同时书告李纲、刘延庆,把皇后、王子和后宫迁往洛阳。

=三十日晚上,李虎赶到岳飞帅营,拜见岳飞的母亲。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岳飞十几次派人寻找家人,这次总算老天开眼,找到了母亲姚氏和两个孩子岳云、岳雷,但夫人刘氏却在逃难过程中走散,不知所踪。

金军第一次南下攻占汤阴的时候,岳母和一家人随着逃难人群避入深山,吃尽了苦头,后来听说虎王到了河北,才带着孙儿下了山。她知道岳飞在虎王帐下效力,只要找到虎王就能找到岳飞,于是辗转回到家乡,不料金军再次南下,百姓蜂拥而逃,仓惶之中她也跟着过了黄河。谁知过了黄河就看到了虎烈军的军营,将士们听说她是岳飞的母亲,急忙把她送到了岳飞的帅营。母子相见,悲喜交集。

李虎对岳母那是敬仰至极。老爹故事中的岳母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而现实中的岳母同样是一位知书识礼、深明大义的母亲。李虎第一次见面就觉得非常亲切,大礼拜之,然后借着自己和岳飞是兄弟的由头,也跟着岳飞喊母亲,以母亲之礼待之。

岳母初时颇为惶恐。李虎名震天下,王者之尊,身份尊崇,她觉得担当不起。岳飞倒是已经习惯了,这些年来虎烈军上上下下都视他为虎王的弟弟,他也接受了。这种事你不接受也不行,虎王说了算,没得选择。岳飞为了安慰母亲,私下说了一些虎王的秘密。岳母没想到李虎的身世如此复杂,命运如此坎坷,对李虎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惶恐之心渐去。

这几天李虎每天都要来问候岳母,嘘寒问暖,陪着说说话,聊聊家常,“母子”之间的感情突飞猛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