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2(1 / 2)
片刻,从怀里掏出手诏,放在了案几上。
罗思南没有丝毫犹豫,三两步走到他身边,拿起了手诏。
“陛下要避祸江南”罗思南失声惊呼,“太子监国”
童贯脸色骤变,高大的身躯不由自主地摇晃了两下。站在他身后的童师闵吓了一跳,一把将他扶住。
“怎么可能”宇文虚中骇然变色,两步冲到罗思南面前,伸手就想去抢,但旋即意识到这样太失礼,举起的手又急忙缩了回去。罗思南没有在意,把手诏递给宇文虚中。宇文虚中匆匆扫了一眼,颓然长叹,“陛下中计了,大祸将至。”
黄涉、霍六哥和宋江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什么,目光同时投向了郓王。这下麻烦了,
“太子监国,不会同意王南下勤王,更不会同意虎烈军进入河东河北。”罗思南望着王,无奈苦笑,“殿下,你若想自保,那就赶快下令,叫汉王撤回大同,否则外敌未除,内乱又起,大宋必将陷入混乱,国祚必将陷入危机。”
“不行,千万不要这么做。”童贯当即阻止,“我们手上有皇帝的圣旨,汴京不能阻止我们勤王。”
“陛下避祸江南,国事由太子主掌,太子有权废止这道圣旨。”宇文虚中急切说道,“现在是太子对付殿下的最好机会,而汴京又决心诛杀汉王,消灭虎烈军。此刻我们如果继续按预定计策行事,必将给虎烈府带来灭顶之灾,而大宋也将在这场混战中遭遇重创。”
“大宋正在遭遇重创,金军已经杀到黄河了。”童贯怒声说道,“此刻我们如果一味退让,殿下和我们肯定都完了,谁也保不住。”
“但虎烈军进入河北河北,必将引发内战。”宇文虚中怒视童贯,大声叫道,“马上叫汉王撤回大同。”
“不行,绝对不行。”童贯用力一挥手,“如果虎烈军撤回大同,陛下恐怕再也无法执掌权柄。”
罗思南、黄涉等人一时没有听明白,惑不解,而郓王和宇文虚中则神情一黯,不再说话。
“不出意外的话,陛下一走,太子马上就要在汴京大开杀戒。”童贯叹了口气,“那帮自以为是的鸟人这次有难了,能活下来就算万幸。”
第三十五章 决裂
文虚中和童贯激烈争执,而郓王坐在一侧沉默不语,越难看。
罗思南和黄涉等人毕竟没有在汴京这种错综复杂的朝堂上待过,对国政和权力斗争理解有限,虽然宇文虚中和童贯把不同的结果说了出来,但这些结果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却无法理出一个清晰明了的头绪。
王的内心陷入挣扎,他不知道怎么办了,他无法理解自己的父皇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做出这种愚蠢的不可理喻的举动。堂堂一国之君,在外敌入侵,在外敌尚没有对汴京构成毁灭性威胁的情况下,竟然临阵脱逃,竟然抛弃国祚和臣民,远逃江南。皇帝是逃了,一身轻松,但留下了一个可怕的祸患,可能摧毁国祚的祸患。
太子监国,代理国事。太子韬光隐晦十年,在皇统之争的漩涡里挣扎了十年,好不容易逮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要牢牢抓住。太子只要守住汴京,只要迫使金军后撤,太子的功绩就有了,而在这个期间,太子可以利用一切机会不遗余力地打击和铲除异己,老皇帝的亲信,郓王的亲信,只要对太子不利的人,都将因为失去老皇帝的庇护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太子击败金军,巩固了自己的地位,控制了权柄,接下来就要对付老皇帝和郓王。父子相残、兄弟相争,这其中的血腥将给大宋带来可怕的灾难。
宇文虚中说服不了王,童贯也行,而罗思南和虎烈府中枢大员考虑到未来形势对虎烈军极其不利,更不敢轻易做出决策,所以大家只好等待郓王的选择。
几天后,从汴京十万火急送来圣旨。
这道圣旨把郓王逼上了绝路。
太子赵恒登基做皇帝了,而给郓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命令他马上带着河东军返回太原。给汉王的第一道圣旨则是命令他固守大同,严禁虎烈军进入大宋。
大同瞬间陷入混乱。
王、虎烈府和西北人为了皇统地事制定了一个长远地策略并为之努力。但老天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老皇帝在春秋盛年地时候竟然禅位。做太上皇。到江南逍遥自在去了。
至此。郓王必死无。而虎烈府和所有支持郓王地西北人都将遭到小皇帝地报复和打击。几年来地努力瞬间化为乌有。
罗思南急召罗青汉、侯概、张高儿、董仲孙、吴雄等虎烈大帅返回虎烈府议事。
摆在虎烈府面前地现实问题是。此刻河东军撤走。大同防守兵力严重不足。而西夏军俘虏还在兀剌海城整编。即使铁鹰马上把他们送过来。那也是十几天甚至二十天之后地事了。另外就是李虎和正在赶赴太原地军队。如果他们进入河东。可能遭到宋军地围杀。
形势对虎烈府极其不利。
罗思南和罗青汉、黄涉等文武官员商议之后,马上调整兵力部署,把河东军全部撤离前线,同时调集十万乡兵进入战场。这时候,必须牢牢守住防线,兵力不够就用乡兵凑,大不了拼消耗而已。
罗思南急书云内铁鹰,请他以最快的速度向大同调遣援军。十分俘虏的整编需要时间,但现在来不及了,先把人送过来再说。
罗思南急书李虎,汴京形势骤变,立即撤回大同。因为担心李虎撤退速度太快,罗思南又请折家帮忙,从麟府方向送书,以免李虎踏足河东。
王、童贯、宇文虚中和折可求等人也在商议对策。
现在有一点可以肯定,西北军分裂了。种师道、种师中兄弟,姚古、姚平仲父子现在正带着陕西熙河、秦凤、永兴三路地西北军支援汴京,这三路的西北军大约有十几万人,除掉留戍军队,种师道至少可以带五到十万人马东进勤王。
折彦直手上还有麟延、泾原和环庆三路西北军,这支军队也有十几万,其中十万主力正在西北战场作战。这支军队撤回来后,因为要防御西夏人,所以不可能南下勤王,再加上这支军队的大部分将领都和折家有密切关系,其中一部分和童贯地关系也不错,因此这支军队可以实际控制,但对改变形势却没有任何作用。这次李虎重创了夏军,取得了骄人的战果,占据了西夏人大片的土地,这些土地不能白白丢弃了,要实际占据,所以,这支军队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和夏军纠缠不休,根本无法腾出手来帮助郓王扭转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