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4(1 / 2)
”
小皇帝赵祯说道:“笑话能以五千残兵破党项大军十万的人如果还能力低微、资历浅薄,不能率兵出征地的话,恐怕天下已经没有人敢说自己可以率领大军出征。”
江逐流还欲说话。小皇帝赵祯就说道:“江大人,你别再推辞,朕意已决。这就回去禀明太后,即日让你带兵出征。”
江逐流连忙躬身道:“陛下,且慢,臣真地不能率兵出征。臣已经和崔家小姐定了婚事,两个月后的黄道吉日就要迎娶崔家小姐进门。现在臣如果要率兵出征,可不是两三个月就能返回来地。
”
小皇帝赵祯倒是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处事情,他沉吟着想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范仲淹那边奏道:“江大人,你真是糊涂。岂能因为家事而误国家大事焉你和崔家小姐之婚事,不过涉及到两个家庭,实际上只影响到你和她两个人。可是鸣沙堡却困着大宋一万多军队。这之间孰轻孰重江大人可曾分得清楚”
江逐流心中说道,我早就分清楚了。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白了就是先主子之忧而忧,后主子之乐而乐。我即使出去拼死拼活,最后能落下个什么太后不喜欢,一句话就可以抹杀我全部功劳,还不如安心地待在京城,做我的太平官,当我的富家翁为好。
范仲淹继续道:“况且鸣沙堡若败,党项军队必如后顾之忧,一定会竭尽全力和契丹人交锋。契丹现在就小处下风,若是党项军队全部调集过去,恐怕契丹也会落败。契丹人一败,党项人必然会挥师东进,威胁我大宋朝廷。到那时若是再想找目前这种和契丹南北夹击党项地有利形势,怕是不会再有了。江大人,若是你现在不率兵出征,等你将来想率兵出征的时候,怕也没有什么机会了吧”
江逐流依旧不语。
范仲淹又转身对小皇帝赵祯奏道:“陛下,虽然说国事重过家事,但是婚姻之事也是人生头等大事,若是江舟就这样放下婚事,率兵征讨党项,对崔家小姐也不太公平。所以臣建议陛下能给崔家小姐一些补偿,以宽江舟江大人之心。”
小皇帝赵祯想了一下,说道:“范大人之言甚有道理,我会禀明太后,让她老人家收崔家小姐为义女。待江舟江大人得胜归来,太后会亲自操办江大人的婚事,以皇家嫁女的礼节送崔家小姐出家。”
话说到这个份上,小皇帝已经是给足了江逐流面子。江逐流若是再不识好歹,继续拒绝率兵出征的话,小皇帝说不定会恼羞成怒,把他削职为民,更有甚着,定他个抗旨不尊的罪名,把他发配的军队之中,派前线和党项人打仗。到那个时候,江逐流可没有现在这么自在了。
“臣江舟替崔家小姐先行谢过陛下隆恩,”江逐流说道:“承蒙陛下信任,诸位大臣推荐,臣江舟愿意率领大军前往鸣沙堡,解救被困大军。”
小皇帝赵祯哈哈大笑,说道:“如此甚好有江大人出征,何愁鸣沙堡之围不解,西平王府不平”
朝廷上文武百官也俱都松了一口气。有些人想着是江舟出马,党项必败,鸣沙堡之围必解;有些人却是想着,哎呀,总算有人去面对穷凶极恶的党项人了,这件凶险的差事不会轮到我头上了。江逐流却躬身说道:“陛下,臣率兵出征可以,不过臣还有几个条件需要陛下答应”
第一卷 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教夫婿觅封侯
皇帝赵祯说道:“江大人,你有什么条件,只管向朕
江逐流说道:“首先,臣需要将兵之权。臣曾听人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既然陛下让臣率兵出征,那么臣就拥有对军队的全权指挥的权力,除了陛下和太后,其他任何文武大臣都不能干涉臣的指挥。”
其实江逐流想说的是,即使是陛下和太后,也不能干涉他对军队的指挥。
但是他说出这话来一定会被别人认为是大逆不道,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只要其他人不能干涉他的军队的指挥就行。至于小皇帝和太后,那是天高皇帝远,江逐流到时候听不听他们的命令完全要看自己的心情。兵法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他能打了胜仗,想来小皇帝和太后也不会去责怪他的。
小皇帝考虑一下,说道:“江大人,你继续说,还有什么条件。”
江逐流说道:“第二个条件就是,这次出征的军队要由臣亲自挑选。因为只有选中精兵强将到战场上才有用,若是选上一些老弱残兵上前线,那不是去打仗,是去给党项军队送军功去了。”
江逐流提这一点主要是担心吕夷简等保皇党人对他有意擎肘,派给他一些战斗力弱的部队过去。
小皇帝说道:“这个条件朕可以马上答应。不知道江大人需要带多少部队出征”
江逐流说道:“若是任臣挑选的话,大概需要五万骑兵,两万辎重部队,一共七万人。”
小皇帝点头道:“七万人的军队。倒是可以。你还有其他条件么”
江逐流说道:“第三个条件,臣想把在我大宋境内休整的五千回鹘兵卒也带上。这五千回鹘兵卒曾经跟随臣和党项人打过仗,他们了解臣地指挥习惯,臣也了解他们的作战方式,配合起来非常默契,他们如果跟随臣上战场。一定能对党项人造成严重打击。”
小皇帝赵祯思忖了一下,说道:“江大人,这个条件也暂时先放在这里。你还有其他条件吗”
江逐流说道:“臣最后一个条件就是让武节郎狄青担任臣的先锋官,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条件。”
小皇帝道:“好。江大人的要求朕已全部知晓。江大人,你今日先回去等待一下消息,待朕回去和母后商量一下,明日早朝的时候一定给江大人一个答复。”
江逐流躬身说道:“臣恭候圣命。”
小皇帝赵祯挥舞一下长袖,说道:“退朝”
于是文武百官都散了下去。
晏殊和范仲淹并排来到江逐流身边,口中说道:“江大人。我等实在是有愧啊。前几日”
江逐流连忙拦住二人:“晏大人、范大人,此事在朝堂上已经议过了。不必再说了。”
三个人相视一笑,这件事就算揭了过去。
晏殊又道:“江大人,此次前去鸣沙堡救援枢密使钱大人,七万军队是不是少一点”
江逐流说道:“晏大人,在战场之上。决定胜败的不在于军队地数量而在于质量,所谓的兵在精不在多。如果真的能让我任意挑选军队的话,七万人足以况且还有五千名彪悍地回鹘骑兵。这些军队加在一起。足以给党项人施加以强大的威胁。”
范仲淹笑着说道:“江大人既然如此有把握,可是成竹在胸,心中对如何救钱惟演钱大人一定是有了腹案吧”
江逐流微微一笑,说道:“还是等明日早朝再说吧。也许太后根本不同意我的要求呢”
范仲淹目光就凌厉起来,说道:“圣上今年已经年满十八,太后应该还政于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