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1 / 2)
。另一个变化,老百姓的文化知识素养的提高,已经能去理解命令背后的含义。”
“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说,老百姓认可了,就让他跟着走,跟着做,假如不认可,就要耐心地解释让他知道。”
众人皆叹服,孔圣人的话经江逐流这么一解释,果然可以“与时俱进”。
赵莘似有所悟。
耶律良却摇头冷笑:“江公子,耶律良以为,对于那些老百姓只需要让他们闷头干活,不需要让他们知道太多。假如他们知道过多,难免每日里想东想西的,怎么会有心思去干活一旦想入非非,走火入魔,焉知肖小们不会用来生事这样做只会徒惹事端而已。”
在座其余人等一想,耶律良此话似乎也有道理。
江逐流微笑着摇头,脸上有种悲天悯人的神色,耶律良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是思想意识,假如江逐流不是来自现代社会,而是和耶律良同一时代人,说不定他的思想意识连耶律良也不如呢再说,奉行愚民政策在中国有数千年的传统,即使在三十年前的动乱中,不是也有人叫嚣“知识越多越反动”吗
江逐流又一笑,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耶律大人,你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吗你知道蜀汉是如何灭亡的吗”
耶律良一愣,江逐流思维真是如天马行空,自由来去,怎么忽然从孔圣人扯到诸葛亮身上了
众人也大是好奇,他们全都盯着江逐流,完全忘记了今日之会的主角香香姑娘。
香香似乎没有一点被抢了风头的不悦,相反,她似乎很开心呢
耶律良想了一想道:“诸葛亮最后一次兵出祁山时在五丈原吐血而亡。诸葛亮死后,蜀汉靠姜维苦苦支撑,最终还是被魏军所灭。”
江逐流点头道:“耶律大人可曾记得诸葛亮死的时候年庚几何”
耶律良熟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生平所知甚详,对于这个问题,他想也没想的回答道:“时年五十四岁。”
“那么耶律大人,你可曾思考过为什么诸葛亮会在五十四岁便英年早逝了吗为什么诸葛亮去世后不到三十年蜀汉就灭亡了吗”
不待耶律良回答,江逐流接着说道:“那是因为,诸葛亮事必亲躬。蜀汉上上下下大小之事诸葛亮都不放心别人去做,都要亲自做了才会放心。所以纵使诸葛亮的天纵之才,也只能在繁缛的军国事务当中支撑到五十四岁。”
“诸葛亮这样做不但提前透支了自己的生命,也为蜀汉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因为他事亲躬,所以下属就得不到锻炼的机会。等诸葛亮撒手西寰,蜀国就再也没可用之材了。其实诸葛亮在晚期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所以才收了姜维,培养做接班人。可是为时已晚,单靠一个姜维,又怎么能挽回蜀汉的颓势”
“反观魏国,司马懿死后,尚有司马炎、司马昭、钟会、邓艾等每个都可以独挡一方的大将,所以最后三国归晋自然就在情理之中。”
大家呆呆地看着江逐流,已经习惯他的震撼性理论,总之,无论从他嘴里再说出什么大家都感到惊讶,因为已经惊讶得麻木了
“由一国丞相推之,需要使下属将领知之;由一州太守推之,则需要使属下幕僚知之;以一县县令推之,则需要治下百姓知。只有所有的人都知道,都理解,都掌握,所以无论那个环节发生变化,国家都可以应对如常,不会因为知之的人离去或者故去而猝不及防。”
“确实有理”
赵莘首先站出来表示赞同,其余人纷纷附和。耶律良虽然不说话,内心却在思索江逐流的话,虽然有悖他惯常的理解,但是不能不说江逐流这番话很有道理。
“唐太宗曾说民水也,能载舟,亦能覆舟”江逐流继续说:“是老百姓这浩荡之水载君王之船,载着历史的船前进。所以,我们解读古代圣人的语言,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去解读,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否则,即使考虑了时移势异的情况,我们的解读也不一定正确。”
江逐流彻底放开了,既然要说就说个痛快吧。
“还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讲。假如不从黎民百姓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强烈的主宰者的角度出发,很可能解读为老百姓如果顺服,就由他去,如果不顺服,就要教导、教训,让他顺服。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江公子,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香香笑语盈盈言道,“今日听江公子一席话,恐怕胜读百年书了”
江逐流心中道,怕不是百年,而是千年了,我所说的都是一千年来大贤人大学者研究的结果。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不战之因
梅尧臣起身拜道:“尧臣任洛阳主簿,经常与黎民打交道,诗文中也以咏诵老百姓的疾苦为主,今日见了江公子,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只看表象而不知道追根溯源。假如朝廷能体察民心,真正能让老百姓知之、使之,那么何愁百姓不富何虑我朝不强”
江逐流连忙还礼:“梅主簿折煞江舟了。梅主簿忧国忧民的情怀江舟很是佩服。”
香香又道:“江公子。你所说的与时俱进,那么你可否推想一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会怎么理解孔圣人的话呢”
江逐流沉思了一下,道:“这主要看时代会向那个方向发展了。一种是类似于将耶律大人刚才提到的愚民政策发扬光大。那么孔圣人的话很可能会变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就是说,如果百姓能够心甘情愿接受驱使,那么就驱使他们;如果老百姓不够驯服,不愿意接受驱使,那么就要强力压制他们,让他们知道必须接受驱使。”
香香惊呼了一声,“那好可怕啊希望不会向那个方向发展。”
“还有其他发展方向吗”赵莘也忍不住出言问道。
“另外发展方向就是继续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不但要让老百姓明白事情的道理,而且要按照老百姓的意愿来做事情。这时候孔圣人的话可能又变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意思就是,老百姓只能让他们按照他们的存在方式去生活,不要迫使老百姓去接受君王的意识形态,不要强迫他们接受你认为他们必须要接受的东西。”
赵莘摇头,“我还是不大明白你的意思。”
江逐流一笑,说道:“呵呵,我举个具体的例子吧。假设我们几个都是朝廷官员,最初的状态是,我们决定一件事情,然后告诉老百姓只要去干就好了。至于怎么干,我们绝对不告诉他们。这是最初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