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7(1 / 2)
,不间断的滋扰最为重要。因此,在王济恩授意之下,吐蕃三将带领士兵,昼夜不停地轮番攻打。
如此这般,一连打了三日,吐谷浑士兵依然坚守剑阁不退。“零零星星的,射一些火箭上去,让他们救火。”王济恩又生一计:“注意不要放多了,别真的燃起来了。”
火箭进攻之下,吐谷浑士兵果然大乱。既然这么轻松就能起到扰敌之效,王济恩就撤下许多士兵,轮流休息,培养精神。
然而,吐谷浑数十万人马亦非易与之辈。虽不说人才济济,却也有几位高人。当晚,吐谷浑武术教头付芷江、萨靖西趁着夜色,从山路绕过战场,袭击了吐蕃藉士兵的营盘。
这二人,专挑大帐下手,出手狠辣,绝不留情。吐蕃藉士兵被杀四十余名,其中还有一名管带。等到营地鼓噪起来之后,付芷江、萨靖西却凭着高妙的轻功,先行退走了。
这下可难了。
要对付这种武功高强之人,就不能让士兵睡觉。但这样一来,扰敌就变成自己被扰了。
江湖上已有二十七个门派共五百多名高手襄助川军,次主力军这边亦有十名。这些不算,还有尊重和万临山二人,也能退敌。但此时,吐蕃藉士兵军队之中,却一位也没有。
王济恩想到:别人挂一漏万,小姑娘挂万漏一。这一漏,却是要命得紧哪。当然,如此局面,自己事先也未想到,不能全怪军师。只不过,这也说明了雷绝招其实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只好硬撑了。加上大理、剑南藉士兵在内,二十五六万人轮番上阵,硬撑也是撑得过去的。不睡就不睡吧。
王济恩想到这里,吩咐亲兵道:“去,请三位将军过来,洒家有要事相商。”
“是。”亲兵往外便走,差点与进帐之人撞在一起。
来人一手掀帘,一手按住亲兵的肩膀,轻声道:“站稳了。”同时身子一侧,后面又跟进两位。
王济恩定睛一看,进来的却是雷招弟和雷再招两位姑娘。后面一位气宇轩昂的老者,却未见过。
“公公,这位是冰原派的水望潼水师父。”雷招弟介绍道:“他也就是万临山的师父。”雷再招却道:“王公公没有猜到我们要来吧。”
王济恩一下子纳闷了:这怎么就像及时雨一样,正想它,它就来了看来,对雷又招、雷绝招二人绝不能小觑。
通过这三人,王济恩得知了雷又招定下的进湖时间。略加盘算,已迫在眉睫。但王济恩还是按照一贯方式,慢吞吞地将军情介绍了一番,最后才道:“有请三位明晚先发制人,抢在吐谷浑刺客到来之前,先行袭击他们的营地。”
第二卷 第759章 把人看待
第759章 把人看待
雷再招问道:“我们现在就去,可不可以”
“现在,天已经亮了。”水望潼代为答道。
次日黄昏,雷招弟、雷再招、水望潼三人如期出发。上了剑阁之后才知,吐谷浑军民早就撤了。
吐谷浑对于四川藉士兵的追击,固然出于自身原有的意愿,但对于吐蕃、大理、剑南军队的驱赶,亦十分的反感。
在吐谷浑看来,四川的肥肉部分已被吐蕃、大理、剑南这些列强所瓜分,就剩这么几万士兵的骨头部分,已没有多大油水。只是迫于形势,不得不追而已。
先头部队在望子关附近与川军接了一仗,试探性的,双方都没有多大伤亡。这时,吐谷浑军民在剑阁至沙州一带,前后皆为易守难攻之地形,形势十分有利。
吐谷浑国王当即下令,前后坚守。对于前面的川军,让西夏军队与川军消耗,然后自己再去收拾残局。对于后面紧跟的吐蕃、大理、剑南军队,则利用剑阁的险阻,予以阻挡。
谁知,川军在接战的次日,竟往望子关内急急退去了。
吐谷浑君臣商量之后认为,由于川军在南方屡战屡败,由北往南的交战中川军士气不足;又因为他们尚未在北方败过,由南向北的攻击,川军仍有一些战斗能力,所以才突破了望子关。另一方面,望子关之后,是西夏腹地,西夏军队坚守望子关,不放外敌入内,自然正确;但是,西夏全军二三十万人对川军四万,以众击寡的优势在望子关那种狭窄地带根本就显露不出。故此,若西夏军队虚守望子关,有意放川军进入,也是符合兵法的。
照此推论,川军过了望子关之后,立即面临着西夏军队的堵截。吐谷浑军队应该顺势掩近,待机消灭脱离大军的小股川军,缴获其辎重。同时,还可以掩护本国民众,沿着军队的侧翼,绕道岷县,经临洮、湟源,取道湟吉卡孟冰湖回到柴达木盆地。
于是,吐谷浑将所有军队调集在前方,倾力前追。
过望子关之后吐谷浑才发现,西夏军队只是在成县、礼县、武山一带遥取守势,川军则早已北上。此时吐谷浑军队的位置十分尴尬,西北是川军,东北是西夏军,南面还有吐蕃、大理、剑南军队。为防变生不测,吐谷浑军队马不停蹄,只好追出,随后的百姓更如惊弓之鸟,不敢稍作停留。
还好,西夏军队没有旁敲侧击。
过黄河之后,上了山路,离开了西夏的疆域。此后,越走便越接近自己的老巢,吐谷浑军民慢慢放下了久悬的心。
八月一日,先头部队经过湟源之后不久,追上了在冰湖边停留的川军。登高远眺,看见川军为了防止冰面路滑,正在用布带绑扎马蹄。
在冰湖上行走,吐谷浑大部分人不觉困难。冰湖上交战,川军必败。此时的川军,已是囊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