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女主三国 > 分节阅读 607

分节阅读 60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粮了,没粮了”

王济恩笑ii地看着言寿风,并不言语。言寿风一阵激动过后,道:“哎,王老哥,听懂了没有”

“言老弟适才说了些什么”

“没粮啊只要我们谎称缺粮,不就可以撤兵了么”

“呵,不错啊。言帮主韬略过人哪。来人──”王济恩转身对进来的亲兵道:“传我令箭,让粮草辎重连夜转移,到夹江吴场待命。”

“真的把粮食运走呀”言寿风有些不解。

王济恩道:“当然要真的运走,使军中真的断粮。明日,我再让哨兵深入侦察敌军的粮草所在,后天再调派人马抢夺,大理军就知道我军真的缺粮了。”

四月初一,壮烈的夺粮之战开始了。

凡两军相持,胜负未决之时,谁有粮食,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对自己的粮食及供粮道路,必须派驻重兵,防止敌军抢夺或者焚烧。对敌军的粮食及供粮道路,则要尽可能地派精兵予以袭击。

这些道理,双方的统帅早就心知肚明。到现在为止,大理、四川两支军队的粮食都很充足,储粮地点都设在易守难攻的地方,故此,还没有因为粮草而发起战争。

现在,川军缺粮了。就不得不花费很大的代价,去夺取很少的粮食。到了傍晚,川军共战死一百二十人,伤六百多人,耗费弓箭万余支,却只抢到千余斤粮食。

第二卷 第729章 浪浸斜阳

第729章 浪浸斜阳

“跟我也玩这一手”杜闻秀心里想。四川是粮食丰产地区。军队在本土作战,又怎会缺粮定是前面又设下什么埋伏,等我去钻。“是真是假,到时候我一试便知。”杜闻秀经验丰富,指使士兵,将川军所有的死者都集中在一起。在挖坑掩埋之前,杜闻秀亲临现场祭奠,然后叫士兵一一划开已死川军士兵的肚子,查看食物残渣。士兵检查后报告,有少许饭粒,有树皮、野菜,还有土疙瘩。

“嗯真的缺粮了。”杜闻秀很是吃了一惊。

随后几日,王济恩让军队多设旌旗,火把,虚张声势之后,然后率军悄然撤至夹江。

兵法曰:归师勿遏。

意思是说:当敌军没有任何明显的原由而忽然退走,必须侦察清楚,认真加以判断。如果敌军果真是因为粮草用尽、战斗力衰竭而退走的,就应该派遣轻锐部队乘势追击。如果敌军只是一般的回国,则有可能设有伏击,那样。就不能进行追击了。

现在,川军缺粮,虚张声势之后迅速撤退,按照兵法所言,大理军队理应予以追击。甫石良、周泽国等个别性急的将军为了请战还闯进了帅帐。

送席大猷回大理疗伤之后,元帅一职便由杜闻秀暂代。故此杜闻秀道:“众将稍安勿躁,本监军代行元帅之职,自有主张。如今川军缺粮,又凭空撤退,两件事都悖于常理。定是他们后门失火,发生了大事。说不定,西夏、吐蕃、吐谷浑等国的军队也已经开进了四川。值此非常之期,我军应该不急不躁,明日开拔,缓缓前进,至乐山、夹江一带择地驻扎。然后坐等西夏、吐蕃、吐谷浑诸国与四川打个你死我活,到秋后我们再加入战斗,方为上策。”

四月十一日,大理军队到达眉山县的象耳镇。从象耳镇至成都,正好两百里地。一般的行军,要走两日;若是急行军,则一日可到。按照圣驾的行程算来,大理军队到达此地的时间正好。

但是,大理军队进入象耳镇之后,立即开始打桩、埋灶、建雕斗、绑栅栏,忙得不亦乐乎。显然,他们是想做长期的驻扎。

“是时候了。”王济恩放下手中的茶碗往地上一摔。喝道:“来人──击鼓,升帐”

上弦月将圆未圆,朦胧中略有些泛黄。天上有很多云彩,时不时挡住月亮,露出星光。空气里水气弥漫,稠密而又粘滞。被行军时的汗水打湿的衣服一直未干,冰凉地,影响着大理士兵的睡眠。

这里也有山。但和大理的山比起来,只能算作一个个土包。在昏暗的夜色下,山树草木都是一片漆黑,什么都分辨不清了。

忽然间,东面响起一阵今人心悸的鬼哭之阵,惊醒了大理士兵的好梦。紧接着,五六个高低不同的鬼哭声随即唱合,混响成章。很多士兵都坐了起来,不能再睡。

杜闻秀叫过亲兵:“传令下去,这是野猫叫春,不用理它。”刚说到这里,一声狼嚎立即从远处传来。杜闻秀接着说道:“这就好了。狼来了,野猫就要走了。”

恰恰相反。野猫的叫声非但不停,而且更多了。更为奇异的是。一个男人的哭声竟然也夹杂其间。“反了去查一下,看看是谁在哭。”杜闻秀一下子坐起身来,道:“胆敢扰乱军心,拉出来,即刻斩了”

一会儿亲兵来报,哭声来自营地之外,不知是否有人溜出去了。“多点两支火把,我亲自去看看。”杜闻秀一边说,一边起身披上软靠。

此时大理军营看起来似乎平静,士兵们都在各自的帐篷之内,没有出来。但每一个帐篷的里面,都变成了沸腾的稀粥。营外响声四起,猫叫、狼嚎、人哭,撩人耳鼓。

杜闻秀有些焦急,加快脚步,往返巡视。闻听得帐篷内人声逐渐鼎沸,军心不稳,却无计可施。

派出二十人出外巡逻。巡逻队所到之处,暂时无声,过后又恢复重前。

直到派出三支小队之后,杜闻秀才发现了问题。

猫叫和狼嚎不应该同时出现,这是疑点之一。男人的哭声也过于飘忽,巡逻到东,他就在西;巡逻到西,他就在东;岂有边跑边哭的道理,这是疑点之二。因此,杜闻秀判断,一定是川军在捣鬼。

杜闻秀叫过亲兵,让大将甫石良调集两百步兵待命。隔了一会儿。甫石良准备完毕,过来请命。杜闻秀面授机宜:“甫将军,你把这儿、这儿,两个地方的栅栏移开,分兵从两路杀出,冲出百丈之后,再两路合围。黑暗之中,近战不利,要多用弓箭。如果发现川军的尸首,务必带回。”

果如杜闻秀所料,营外的鬼哭狼嚎确属川军捣鬼。再次剖开尸首的肚子,里面只有树皮、野菜、土疙瘩,再也找不到饭粒了。

原来还是这支川军。

一个月以来,这支川军和自己堂堂正正的列阵交战,只有在冕宁大桥镇的狭窄谷地那一次。其余时间都是躲藏起来、诡秘莫测的。但无论他们怎么掩藏,兵力不多,则一望可知。

兵力既已不多,再加上缺粮,依然前来滋扰,岂不是找死想到这,杜闻秀下令:“击鼓,集合军队,分头搜索敌军。”

大军的聚集实际上是很慢的。聚集之后。还要分派将领的统带范围,预先确定大致的行进路线,然后才能先后跨入营门。

此时,营地周围的川军自然已经逃离。

下半夜,天色更加昏暗。象耳镇方圆百里,水系发达,江河溪泉众多,湿气特别重。此时接近打霜的时间,地面上已经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雾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