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4(1 / 2)
来,一下子就斩断了大理军队的尾巴。
坠后这万余名大理士兵早就军心全失,根本不堪一击。大部分士兵当即投降,少数士兵跳进了洱海。
敖闻喜在吃掉大理军尾巴之后,留下五千弓箭兵,让大将俞常泰看守降卒。然后偕同凌向山,率骑兵继续追击。
大理城附近,在听到前锋营行动的号炮之后,尊重、王济恩、纪波明、吕孝直等监军各自率兵自三阳峰、雪人峰、应乐峰、龙泉峰、玉局峰一带分别冲出,顷刻间就将大理城团团围住。杜闻秀赶到之时,南门外温玉华及雷家四女早就等在那里了。
太和距离大理很近,大理士兵在奔逃之际队伍前后拉长。后面的尚在七里桥,就被前面的已经到达大理的士兵挡住。正在惊慌之时,敖闻喜率骑兵追击而至。大理士兵再也顾不上队形,纷纷向两侧逃出。
左侧是西山,大理士兵没能跑出多远,川军邹卫闽、粟世雄、景怀忠、叶新圩等监军率兵自圣应峰、马龙峰一带相继冲出,迎头痛击。右侧是洱海,由于大理气候温和,常年不热不燥,大理士兵中半数不会游泳,也就等于是死地。没办法,只得拼命朝前拥挤。
杜闻秀立定马匹,寻思着怎样才能将大理南门附近的川军杀散,然后逃进城中。眼睛一扫,却见川军依然陆续不停地自西山涌出,似乎无穷无尽。心道:“看来此地便是我毙命之所了。”
“杜闻秀,你还不投降,更待何时”杜闻秀循声望去,说话的却不是川军众将,乃是城楼之上的大理皇帝罗仁定。
杜闻秀道:“皇帝请看,给大理带来灾祸的,就是这五个妖女。末将今日就算拼个粉身碎骨,也要杀了她们。”
大将甫石良却道:“元帅,我们大势已去,不如听从皇命,降了吧。”大将周泽国亦道:“元帅,降了吧。”
“天道败坏,必生妖孽。我杜闻秀昂扬七尺男儿,怎能向女子折腰冲,都给我冲”杜闻秀驱马冲出两丈,发觉众将士都没有跟来。掉转马头,喝道:“怎么啦怎么个个都成了孬种”
甫石良等将答道:“我们不想打了。”“元帅,投降吧,投降才有活路。”“元帅,您不为自己着想,也该想想我们的士兵哪”
“唉天要亡我”杜闻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抽出佩剑,在脖子上一划,殉国了。
大军驻扎城外,小队人马陪同杂政司派遣的随军官员进城接收大理。
由于在闭合堂扣留一事中,杜闻秀起了援救作用,加之感其英勇壮烈,雷又招、雷绝招专门遣人在城郊洱海之滨为杜闻秀造了一座坟墓。下葬之日,雷家四女一同前往祭奠。
诸事完毕,万临山将军印交还温玉华。温玉华拿出雷又招的锦囊。万临山拆开,取出折叠的纸张,展开铺平,见上面写着:
“杜曾助我脱困,不宜相逼。若不降,亦不催促。
“杜惜兵,乃怕痛之狼,终不敢有犯我军虎威。虎吃狼崽,毋须理会狼在何方,故沿途不需防备。
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尽
第385章 掌中杯尽
“我军缓行,直至大理。杜必然出现。让大理皇室迫使杜闻秀投降,兵不血刃,上善。”
万临山携带锦囊找到雷又招,希望雷又招就南征用兵的得失耳提面命一番。雷又招推辞道:“字是我写的,但却不是我想的。这些词语,文诌诌的,怎么看也应该是绝军师的口气。万兄找错人了。”
万临山又找到雷绝招。雷绝招道:“很好。万相公初次带兵,能打到这种程度,也算不错了。这种机会不多,下一次,也不知是什么时候。
“带兵首要的一点,是责权统一。古代描述战前的运筹,常说主帅无计,问众人计将安出;旁边一谋士越众而出,说卑职有一计,如何如何。其实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主帅相当于闭合堂,谋士就等于官府各司。谋士从自身狭隘的角度出发,所献之计必然不会考虑整体的后果。就像这次敖闻喜所献之计,就过于狠辣:在事先没有派遣细作到太和城中侦察到底有没有百姓的情况之下,就一把火把太和城给烧了。因此,今后你要谨记:没有主意。就不要升帐。绝不能在升帐之后,再去找人商量。”
万临山问道:“绝军师是说,如果没有主意,应当在升帐之前找人商量”
雷绝招道:“可以,但不能多,最好只找一个。人多了,与升帐也没什么分别。”
万临山想了想,道:“今后若有机会,在下就找尊贤弟商量,您看如何”
“尊贤弟你说的是尊重”见万临山点头,雷绝招又道:“行。王济恩、敖闻喜之流兵书读得太多,很难再进一步。相比之下,尊重还略擅胜场。”
沉默了一阵,万临山才发觉,锦囊还在自己手中。于是将锦囊递过。雷绝招打开锦囊,这才说道:“锦囊的第一句,说的是特殊的限制。这种限制,通常是没有的。
“我们知道,迫降敌军并不只是包围了事。斗志昂扬的敌军就算是无路可走,也同样可以选择或战或降。故此一定要瓦解敌人的军心。
“当初在成都南郊,通过温姑娘的调遣,已经将杜文秀的军队团团围住。但那时因为三姐和我脱困,百万川军尽欢,人人都没有杀意。如果硬要迫降大理军队,他们很可能会作困兽之斗,有可能得不偿失。故此我让温姑娘撤去包围,放走了大理军队。
“历经此事。南征时的用兵自然就受到限制。如果我军对大理军队一再相逼,不仅我和三姐自身要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而且会波及到我们自己的军心。万相公以为如何”
万临山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第二句,主要是指明杜文秀用兵的弱点。”雷绝招续道:“杜文秀在红峰埋设火药却又不炸;在香草坪、丙谷、下对箐等地设下埋伏而又自行撤走,都是因为这个原因。知己知彼是用兵的基础,详细研究敌人的特点,就能避免做无用之事,就能更好的有的放矢。”
万临山道:“在下想来,这一点是最难的。三五年内在下不可能融会贯通。”
雷绝招笑了笑,不理这茬儿,继续说道:“我军缓行而不赶路,其实是瓦解敌人军心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泸水,万相公误打误撞,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最后敌人全军投降,无论是否血刃,都顺理成章了。”
“唉,其实泸水过江,正说明在下没有掌握好行军的先后顺序。”万临山摇头道:“只能算是歪打正着。”
大理归降之后,四川将转入相对和平的时期。故此,温玉华就哨卡的设置请教两位军师。
温玉华道:“大理往南的越西一带虽然无人治理。但常有蛮夷土著骚扰。西面的崇山峻岭也有许多山口通往缅中。西藏与小勃律多处接壤,西北还有小路通往龟兹和疏勒。原西夏地区接壤回纥和高昌,此外与中原关内的接攘地带也不能弃之不理。这哨卡的设置很是复杂,不知两位军师有没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