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鬼道之冤孽 > 分节阅读 143

分节阅读 1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时徐达大将军背部患上了恶疮,不可食用鹅肉,否则疮毒攻心就无药可医了。奈何太祖武皇帝得闻之后,命令内官钦赐御膳房烧鹅一只以为慰问。徐达大将军自知难逃一死,最终食完了整只烧鹅,含恨而终,除去了太祖武皇帝的一块心病。”

“我有心从政辅佐明君,建立千秋不朽之功业,使得情史留余名,当可与管仲乐毅相媲美。奈何所投者非人。太祖武皇帝可共患难而不可同富贵,兼之残忍好杀,嫉贤妒能,统下严酷,并非明君。而继任之建文帝朱允炆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宠幸齐泰,黄子澄此等只知夸夸其谈的腐儒。朝政日坏而不自觉,军旅孱弱而不自知,必有身亡灭族之祸。而北京的燕王朱棣早已经对皇位窥伺许久,摩拳擦掌想要篡夺皇位。奈何建文帝犹自不觉,对于朝臣的多次进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不是妙云还在深宫之内,我也早就远走高飞,离开应天此等是非之地了。”

“不过最终该来的还是来了,建文帝在位仅仅四年,燕王朱棣就打出了清君侧靖难的旗号,从北平起兵反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长江以北。当时的应天城早已经大乱,好一阵鸡飞狗跳,兵找不到将,将寻不找兵。城破只是时间问题。我孤注一掷想要戴上妙云离开此等是非之地,坐船出海,前往琉球等地避难。奈何妙云心意已决,誓与建文帝同生死。最后在我的劝阻之下更是拔下金簪,自抵咽喉,以死相逼。没办法,我只能放弃。但是最后,妙云却交托给了我一件更为重要,可说是关系到大明王朝气运以及延续皇室正统地位的要事。”徐冲之说到这里,又不自禁的看了看掌中的那个淡绿珠子,尴尬一笑道,“这件事在此刻看来都是如此的疯狂和不切实际。”

徐狂草听到这里,微一沉吟,忽然也是惊愕不已,喃喃道:“难道,难道祖师你所说的哪件事是与建文帝出逃有关么”他的话一出口,在场的韩骏和端木莲脑袋里都是嗡的一下。史书记载燕军攻破都城应天之后,皇宫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等到朱棣率军扑灭大火的时候,整个皇宫已经几乎烧成了一堆瓦砾,众人在瓦砾堆中发现了建文帝皇后马氏以及皇子的尸骸,但却并未发现建文帝的尸体。最后在一件倒塌的宫殿里,找到了一具被烧焦的,早已经面目全非的尸体,朱棣一口咬定这就是被奸臣害死的建文帝,亲自为其披上了龙袍,并且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但是民间一直传闻,当时的建文帝在某位神秘人物的护送之下,从皇城的秘密通道也有一说是下水道逃出了应天城,削发为僧,避祸到了南洋。难道这一切的传闻都是真实的么

第六卷 鬼道之艳尸 第四十三章 旧时忆2

“不错,正是协助乔装成游方僧人的建文帝逃出应天城一事。这是妙云她最大的心愿,也是生平第一次如此恳切的央求与我。我实在不能推辞,虽然其间困难重重,要多过多道关卡以及燕军的层层围堵,其间多次险些丧命。到我终于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将建文帝带出了应天城,走陆路到达了泉州,然后坐商船到达了南洋某国。具体的落脚点我就一无所知了。”徐冲之眼神暗了下来,沉默不语。

“那后来徐姑娘又怎么样了她的坟墓怎么会出现在东吴市的王埭镇工地上”端木莲走上两步,迟疑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询问道。

徐冲之倒也十分平静,单掌竖立,轻声念了一句“无量天尊”,淡淡的说道:“当初妙云说燕王钟情于自己,娶她姐姐也不过是因为她们两姐妹长得很像,燕王觉得姐姐身上有自己的影子,每天有姐姐陪伴,就好像是妙云在陪伴着她一样。其实燕王的心里一直都只有这个小姨子以及侄媳妇一人而已。这次起兵叛乱,除了夺取江山社稷之外,还有就是把妙云从建文帝手中夺过来。所以燕王应该不会为难自己。如果妙云跟随我浪迹天涯,燕王难免不会一气之下,对徐氏宗族大开杀戒。这样因为自己的残花败柳之身,而导致哥哥,嫂嫂,侄儿一家惨死,使得爹爹的英名蒙羞,是她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所以她决定独自一人面对燕王。”

“她当初虽然有千般不舍,但依旧是强作镇定,强颜欢笑安慰我和惊慌失措的建文帝,表示自己会照顾好自己,不会让燕王的奸计得逞,如果燕王用强,自己就自尽在他面前。看到她那副毅然决然的表情,我也知道多说无益,只能祈祷神明,让燕王良未泯,念在对妙云有感情的份上,不要为难于她。但我的一颗心早已经随着妙云毅然决然的身影留在了燃烧之中的应天城。”

“当我送别建文帝,从泉州返回吴地的路上,就见到了燕王朱棣登基称帝的檄文布告。随即在松江府一个熟识的官员那里听闻了妙云不堪受辱,以死殉节的情况。朱棣十分懊恼,试图用皇后的礼节将其葬在自己的陵寝之侧。但是因为于理不合,遭到了功臣以及新归附的朝臣的一致反对。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皇位。朱棣只好妥协,以贵妃之礼将徐妙云葬在了风景秀丽的吴县王埭镇北的陆家浜,也就是如今的东吴市王埭镇北一带。”

“我当时听闻这一消息之后如遭雷击,愣在当场,加上一路旅途劳顿。修炼了玄功,早已经百病不侵的我居然大病了一场,昏死了三天三夜。好在府衙里的那个朋友细心照料,款待了我一个多月,病情才逐渐好转。随后刚刚登基的永乐帝朱棣需要招揽人才,笼络天下学子以及各个阶层的人心。一听说我身在松江府,就派快马送来了册封圣旨,封我为苍梧真人,护国右法师,将金阁县一万两千户作为我的食邑。护国右法师一头衔世代沿袭。算是给了我一个交代,虽然我和他两人也算有师徒名分,但我早已经将其狼子野心看穿,当然不会死心塌地的为其装点门面。当下收到圣旨我就不辞而别,化妆成游方郎中遁入了两湖地区。不过好在朱棣还算念及师徒情分,并没有为难与我,也没有发布圣旨通缉于我,只是下了一道圣旨,言明对我的渴慕之心,言道师徒情分,在我们下受益良多,望我不计前嫌,出山相助于他,护国右法师的职位永远帮我留着云云。”

“不过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一直隐居在武当山后山崖壁上开凿的洞窟里,与邋遢道人张三丰谈论修真集气之法。就是不想下山。之后的九年多时间里,永乐帝听闻了邋遢道人张三丰和我在一起,听说张真人已经有百岁高龄依旧健朗无比,所以屡次委派钦差手捧圣旨以及宝物前来敬香,意图招揽张真人,前往新都城北平讲法。不过我和张真人都是闲云野鹤,无拘无束惯了,每次钦差一上山,我们就躲到后山去,推说自己云游去了或者干脆闭门不见。永乐帝拿我们也没办法。”

“那后来又怎么样了您的道统是如何传承下去的赤炎子前辈又如何与您结识”徐狂草追问道。

“徐卜义乃是武当山脚下一猎户的儿子,自小丧母,与其父相依为命,因其父所捕获的白虎虎皮被当地地主恶霸葛员外看上,串通官府陷害其父,至其冤死狱中,徐卜义少小无依,只能转投武当门下,做了个末等地烧火童子,我见其根骨虽然称不上出类拔萃,但是心志坚定,为人淳朴,又与我有缘,就收其为义子,继承我的衣钵。他果然不负众望,只用十年时间就精通了我所传天师道道法的精义,又结合自身的领悟,独创了一套奇特剑阵也就是你所运用的破魔八剑。在十二年一次的名门正派华山论剑的时候,仗着手中的那柄桃木长剑以及精湛的道术,力挫群雄,先后击败了崆峒,点苍,衡山,太极,天师道,武当派等名门大派。一举树立了江南符箓宗的的江湖名头。”听得出来,徐冲之对于那次华山论剑弟子赤炎子徐卜义的表现颇为满意,至今回忆起来都是面带赞许之色。

第六卷 鬼道之艳尸 第四十四章 尾声1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