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往生记 > 分节阅读 96

分节阅读 9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征服,这是赤裸裸的征服,其他地方不知道,反正广东这边游戏行业算是火的很,有些人买了几部游戏机配上黑白电视,用个三轮车拉到街上就租,一毛三条命,不带还价的。

大李笑得嘴都合不上了,他也曾想这东西会有前途,混个三五年也许能把这500万给还了,万没想到还不到半年,居然有了几万台销量,近亿的营业额。

这简直是蛇口工业园的一件大事,那时候能做到这么大的企业能有几家,对地方政府的贡献不可谓不大,更何况大李还是扯着“科技兴国,教育为本”的大旗,一时间市级、省级、部级的各类领导纷纷来西南电子视察,分明是想将其作为新时代的典型来树。

大李和几个哥们这才算是扬眉吐气,一个个也都抖了起来,穿的人模狗样的接受各方来潮学习取经,招待的不可谓不周。

昔日的破厂房也变成了明亮的瓦房,办事处也换了更高档的地界,深圳整整一栋楼都被大李买下来了。

“李哥,你今天穿的还真是新潮啊。”手下人打趣道。

“废话国家领导人要来还不得规矩点,省的人家说咱们土气。”大李对着镜子在那里细心的打领带,“你们几个也给我好好的打扮打扮,别下了面子。”

“是”

西南电子短时间窜起,着实惊动了不少人,各大报纸都争先恐后的报道了这个新闻,毕竟不是卖瓜子花生,而是实打实的电子产品高科技,振奋人心啊。

改革开放,那时候国货日益沦陷,国企的东西质次价高完全不是日本货的对手,而电子产品更是如此,简直成了老外的后花园。

而西南电子打破了这个神话,其那啥机黑金刚居然大放异彩,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就能让所有人学习计算机,不可谓不争气,虽然还能玩游戏,不过那都是末节了,工作不忘娱乐嘛。

中央来人大李他们自然要全力应对,这可是宣传的一个好机会,招待工作可也是一门学问啊。

当然其结果是圆满的,过程是和谐的,效果是轰动的,名声是大大的,大李他们是破费的,领导是满意的。

“小伙子,好好干,中国的未来就靠你们了,有什么困难向组织反映,组织帮你解决”

“感谢领导的支持”

大李他们占了大便宜,游戏机变身学习机却是一招妙棋,规避了大多数风险,忽悠了很多人,至少领导一句“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就值回票价了。

其实这东西的学习功能极其有限,不过就是集成了输入法,接上键盘可以练习打字,插上卡可以写点那啥的小程序,真正实用的功能接近于零。不过人们的热情是无限的,为了孩子这点投资还是值得的。

至少在家长们认为,与其让孩子在外面玩,还不如买部机器绑在家里。

中国的孩子们就这么幸运的成长起来了消费性电子市场就这么样的在中国打响了第一炮,貌似看起来还比电视市场还热闹,不过在专业计算机领域,却有着更轰动的事情发生。

1984年夏末,ib终于耐不住cjr的失败和兼容机厂商的侵扰,在博卡发布了其历史上最重要的微机新产品cat。

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是在同一天,长久和汉斯合作成立的公司远东微电子公司也在布鲁塞尔的博览会上展示了其第一款微机ec32。

只是二者待遇明显不一样,ib的at机发布得到的掌声和鲜花简直数不胜数,居然还有人评价道:“这是计算机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埃斯里奇不愧为c之父,基于286设计的at无疑是当时c技术的巅峰,并不是因为其处理器是英特尔最先进的286,也不是因为其硬盘有40兆之巨,而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设计总线。

这是埃斯里奇设计的一个系统特性,它能够让那些在在老式c上运行的插卡可以不用任何修改就用在at机上,还能够为新设计的部件提供更高的性能,可算是个无敌的存在,有了这个东西,at机的热销也就顺理成章,ib登顶在即。

只是长久却早就等在这一刻,就为了at总线。

正文

一百六十二

fc在中国销路有限,更多的则是走私机,黑金刚一出来,无论是价格还是性能都足以对这些原装机构成威胁,因此fc在中国的价格却是一落千丈,几乎刨去了上千的水分,达到了比较合理的价位1600元左右84年。

西南电子只能被动的应战,同样下调了价格,保持着和其近百元的价差,可是利润已然大大下降。还好,卡带的销售异常火爆,非但霸占了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这倒让大李喜出望外。

连台湾人都知道大陆有个西南电子,所生产的黑金刚游戏机可以完美的兼容fc,所生产的游戏卡价格低廉,品质嘛还凑合,纷纷来订货。于是出口,就成了大李他们的另一大利润来源,在国内市场饱近乎饱和的情况下,其公司飞速的发展。

不谈大李他们在国内打生打死,一切都是有惊无险,而长久则是面临着ib的最直接的威胁。

不可否认日本人在八十年代对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只要核心技术掌握在日系厂商手里,那商品的价格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绝不降价。

或许是鬼子臭名昭著,让我们记住了他,其实这条定律适合任何资本,ib也不例外。

ib大智若愚,开放了其c所有架构,只保留了bios系统,打的就是以标准控制市场的主意,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埃斯里奇没想到bios是可以被绕过的,这才慌了手脚。

有了cxt的教训,埃斯里奇慎重了许多,新机器迟了很长时间才发布,就为了能够找到一条控制市场的标准。

很幸运,这东西并不算什么难事,那就是总线。总线是处理器与各种各样的部件交换数据与命令的通道,遵循固定的协议与时序,在cxt时代,ib设计了8位数据、20位地址的xt总线,配上62脚的扩展槽,用以配接各式各样的插卡。

只是到了at机,这些东西都改变了。埃斯里奇十分痛恨兼容机的存在,认为开放的架构是原罪,因此特地将总线重新设计,增加至16位数据、24位地址,而扩展槽自然也水涨船高,成了98脚。

埃斯里奇吃了开放的大亏,这次绝不重蹈覆辙,邪恶的将at总线标准雪藏,没有公布,准备挟天子以令诸侯。

“你们怎么看”长久把主板往桌子上一丢,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