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往生记 > 分节阅读 72

分节阅读 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斯的一阵惊呼,汉斯仿佛看见了无限的应用前景。

当听到这个处理器居然功耗极低,可以用在便携式电脑上的时候,汉斯更是两眼放光。

“便携式计算机这个理念很好,我在飞机上认识了个日本人,名字很奇怪我给忘了,不过好像他就是提到过这个东西,似乎很有兴趣。”汉斯讲到,“日本人很奇怪,无论什么东西他们都喜欢小的。”

“当然,鬼子就好这个。”长久笑道,“一个岛国总得节约点才能养活那么多人啊,呵呵。”

汉斯点头同意:“有时候我都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工业设计,无论什么技术只要到了他们手里不出三个月就能面目全非,粗的做细,大的可以做小。我就知道一件事情,以前好像是菲利普公司发明了一个激光唱盘机,那可是个划时代的发明,其音质好的无以复加,只是原始机型实在太大了,体积足有两个立方。”

长久也知道这件事,当年菲利普空有这项激光技术却无法应用,急得上火。

“后来是不是和sony合作了”长久笑道。

“不错,曹你真是博闻强记啊。”汉斯竖起了大拇指,“菲利普的人找到了sony,一同攻关。日本人还真是神奇,愣是把上千个零件的机器缩小到了只用上百个零件,这才共同发布了cd标准。”

众人大笑,汉斯又讲道:“前几天我从欧洲过来,飞机上遇到了一个日本人,自称是日本的一个什么社的,我也不太清楚了。不过他说他是做计算机的,从软件到硬件他全部采购,还问我有没有便携式计算机的信息,我想这方面咱们大可以合作。”

便携式计算机也就是长久随口一说,真正第一部手提电脑还是康柏造的,不知道现在出来没有。不过能和西门子合作,这对微处理器在欧洲推广大有益处。

“嗯,合作的事情我们得好好交流一下。”长久轻咳了一声,瞄了一眼虞博士。

虞博士会意,把汉斯拉到一旁慢慢耳语。

一百二十五

vsoffice软件的销售状况不温不火,确实保持着直线上升的趋势,虽然形势喜人,但是市场上依然有很多同类软件在激烈竞争,为保万无一失张怡亲自坐镇viewsoft美国总部,指挥一切市场运作。

其实在80年代的美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电子办公方面的老大依然是王安公司,电子计算机虽说发展势头迅猛,还没到那种铺天盖地的程度,微电脑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因此张怡特地制定了一个针对性的销售计划,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迫切的需求,人们是不会放弃已成熟的东西的。

张怡的计划则是把销售目标放在了福布斯500强身上,她给销售人员每人一个电话簿,让他们对着电话挨个的找那些500强企业,一个个的演示办公软件的性能,一个个的说服那些公司头头们试用这种新软件系统。

免费培训,两个月的试用期,种种优惠政策到底是打动了那些财务总监的心,人人都在想,试试吧,反正也没损失。

就这样三个月后,福布斯500强居然一个没落的全部购买了vsoffice系统,促成了近五千万美元的交易。

c机是一把火,给扔进了干枯的草原,只是vsoffice就如同一阵狂风,瞬间把火势催到了顶点。

受到了ib开放的体系吸引,数以千计的公司蜂拥而入,为c体系添砖加瓦,各种各样的附加卡、各式各样的软件纷纷出炉。

整个ibc的销售就被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公司们托了一把,ib顿时成了微电脑的代名词。

埃斯里奇得到了荣誉、金钱和地位,创造了一个奇迹,如同那些前辈一样,立即从开发小组长提到了公司的领导行列,再也不能领导开发人员了。

只是ib的官僚们没有发现一个苗头,就是那些各种各样的车库公司。几千美元就能注册一个实体公司,没有地方就在车库里干活,这是那时候的小公司的生存方式,无数名震后世的大企业就是这样诞生的。

ib打开的火热市场就像一陀蛋糕,吸引了很多苍蝇。由于c体系是开放的,零配件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有野心的工程师和商人就开始打主意了。

几十个打着ibc兼容机牌号的小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其完全是克隆c产品,只是限于法律和bios技术,不得不有所区别,因此都正大光明的打着与ibc99兼容。

只是这些都是西贝货,99的意思就是软件不得不修改才能在其上运行,包括最流行的vsoffice系列。

这些兼容机便宜则便宜,但是有其先天局限,因此更多的商家则是做改装工作,比如从ib那里批发c机,然后自己加上一块硬盘或者其他什么附加卡,转手加一千美元就卖了,生意还特别的好。

张怡是最早看到这个市场的人之一,眼看着兼容机蒸蒸日上,以不逊于ibc的速度蚕食市场,而自己公司的软件却不能在其上运行,如何不着急

于是她向香港的曹长久报告了这个发现,期望能尽快解决这个不同平台的问题。

曹长久接到这个报告思考了一阵就放弃了为那些破兼容机专门修改软件的想法,理由很简单,99兼容的机器活不长。

因为长久知道,康柏和西雅图那帮黑客们已经开始克隆ibc的bios系统了,那帮疯子为了能够抢进市场,不惜冒着被ib起诉的风险进行逆向工程,造出了第一部便携式的100c兼容机。

一旦市场认同这种东西且ib无可奈何之后,其他公司定会食髓知味,疯狂的跟进,到时候哪里还需要为那些99兼容的机器专门写软件呢

张怡得到了长久的指示,一切软件平台以ibc为基础优化,不需要跟踪其他机器。张怡很不服气,因为兼容机的市场一天天的增大,viewsoft公司光靠大公司的订单就拥有足够的利润,但是市场需要扩大,这是原则问题。

因此张怡拨了一笔款子,启动了viewsoft公司的软件兼容项目。早在vsoffice在美国打市场的时候,长久就将一些比较得力的软件人员送到了美国,并让张怡他们在美国本土招收天才的程序员。

毕竟美国才是世界的计算机行业发展中心,无论从国家支持还是人员素质来讲都是一流的,而且软件这个东西还是放在美国比较好,否则一旦垄断经营就有被那啥的风险。

因此长久忍痛割爱,还是把软件开发的中心移到了加利福尼亚。张怡则在硅谷招兵买马,以viewsoft公司的大名颇是招揽了不少神级人物。

张怡的决定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完全没有想到还有不怕死的康柏公司。

82年ibc大热的时候就有人打主意了,一帮子耐不住寂寞满心思发财的年轻人开始了对c的解剖,而德州仪器三剑客罗德卡利恩、杰姆哈里斯、比尔墨托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个家伙都是杰出的电子工程师,更难得的是三人都有创业的梦想,而c则给了他们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