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往生记 > 分节阅读 65

分节阅读 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养活着处理器部门。

有人统计过,世界上每卖出一个cu,就能卖出至少8块存储器,至于其它的电路芯片更是数不胜数。

只是动态存储器价高利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再过几年日本人大规模进入这个市场,那更是无利可图。

70年代末,为打破美国在集成电路的一统天下,日本在半导体领域,在基础性、共性的技术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各企业,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关集成电路制造工业。

通产省出面组织四家公司富士通,nec等,每家出30名研究人员,都是2030岁有才华的年轻人,共120人。然后通产省出一个所长,每个公司出一名室主任,共4个研究室。分解了30多个课题,包括设备、工艺的各个方面,计划3年拿下来,结果3年不到,这些课题全部解决。

共享的基础技术开发成功,四家公司立即拿回去各自开发自己的产品。几乎一夜之间,国际市场上大量的出现了日本动态存储器,在政府的支持下,以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到世界各地,就连美国人也招架不住,一时间动态存储器生产厂纷纷倒闭或转产。

就连英特尔也受到了很大冲击,抵抗了一阵子之后不得不放弃了动态存储器产品,专心的搞cu。

长久自认还没英特尔那么大的本事,因此对投资动态存储器产品那是敬谢不敏,等你工厂建成了,存储器产品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还是坚持处理器产品吧,貌似那个西门子的老外总裁都说了,欧洲现在卖的比较好的微机也就是0521了,ib的c机还没在欧洲发布。

ib公司是在83年才在法国展示了一下自己的c机,真正在欧洲流行的也是英特尔,它的单板机控制器系列先占了市场。

021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快,在实时控制领域的地位无与伦比,因此高端的控制系统用021处理器的多。

长久的021处理器是八位的设计,脱胎于risc架构。以当时的生产技术能做到晶体管数量和性能的最佳配比,这还是很不容易的。

只是现在已现颓势,这个世界已经进入16位处理器大应用的时代,那些准32位的处理器也出现了。没有人会在微机上继续使用8位cu,如那个西门子的老外所说,8位系统实在和玩具差不多,玩不了高级的大型程序,即便是0521也只是个高级的玩具而已。

因此长久就在计划着如何开发021处理器的下一代产品,兼容肯定是必须的,否则没人会鸟你,哪怕你的号召力再大都不行。

ziog公司不是很鸟吗号称后无来者,主力产品z80当年都快卖疯了,最后头脑发热居然发布了一个不兼容的16位产品,仆的一塌糊涂。

这个错误长久肯定不会犯,哪怕降低处理器的性能也要保证兼容,现在的问题只是到底是按部就班搞16位,还是暴起直接上32位的。

以系统复杂度而论,risc的扩展并不需要多少晶体管,16位、32位的区别并不大,设计难度不是主要问题。

以32位的处理器而论,以长久的设计只需要3到4万个晶体管即可实现,而且risc的处理器架构规整合理,没有微指令控制部分,特别适合计算机布线,设计所需要的人工时间大大降低。

而且据虞博士讲,他的生产线设计可以保证2微米的精度,而且生产线还有潜力可挖,只要有时间,可以升级到一微米。

但这只是技术上的先进,关键是要市场配合。目前的市场上还存在着大量的8位外部设备,就连16位的也不是很多,遑论32位的外设了,这也是c与苹果二代赖以生存的根本。

32位绝对是趋势,而且长久的架构设计制造起来也没有啥难度,但是时间还不到,市场还没准备好,高居于云端上的作品只能是一朵鲜花,叫好不叫座。

当年的ah也是一个例子,号称世界上第一个64位处理器,长期霸占性能第一的宝座,但是市场根本不认,最后还是惨淡收场。

如何做好协调,能够做出32位性能,又能接入16位的外设,这可是个大问题。长久目前想到的做法还是借鉴摩托罗拉的68000,虽然是个cisc的处理器,庞大无比整整70000个晶体管,但是它的设计理念还是好的。

那就是内核以32位运行,外部接口则以16位的速度传输,兼顾性能与市场,连成本都降了好多。

这也是借鉴8086和8088的关系,长久终究决定直接跳过16位系统,直接上32位cu。

新处理器是32位内核,16位的外部总线,生产的时候完全一样,必要时候只要将外部封装一改,那就是一个崭新的32位处理器。

今天和人吵架,还被断电,d,没心情码字

一百一十五

新处理器是32位内核,16位的外部总线,生产的时候完全一样,必要时候只要将外部封装一改,那就是一个崭新的32位处理器。

计算机的架构很难发展,如同武学一般,能够另辟蹊径开宗立派那都是令人仰视的存在,只图灵、冯诺伊曼、大卫帕特森risc、约翰˙轩尼诗is等寥寥数人而已。

长久的架构是他记忆中的大路货,纯正血统的risc,精简的不能再精简了,千锤百炼之下的设计,这也是为什么晶体管那么少却性能超群的原因。

相对cisc处理器来讲,risc型处理器的内核和设计比较容易找到,因为都是开源的,甚至如同ar公司那样的变态,只要你使用他的内核设计,啥都给你。

长久在梦中颇是研究了几个经典的架构设计,8位的是练手,因为这个记得最清楚,至于32位的也做过,只是大了许多,公认的最简单结构也得塞上3万来个晶体管。

后世市场做的最好的处理器是risc型是ar,铺天盖地,只不过这家公司并不生产,只是提供内核设计搞授权,而且系统精简,价格便宜,因此是系统集成商们的最爱,绝大多数的单片系统用的都是ar的内核,比如手机。

只是这家公司主攻系统继承,名声不显,桌面领域则是ib的ower系列长盛不衰,sun的sarc也是很有名。

处理器从设计到制造,投资巨大,长久可没有多余的银子交学费,不得不仔细考虑自己的产品日后得向哪方面发展,桌面还是单片系统。

单片系统要得就是一个量,类似于电子元件了,零售价格都在五美圆以下。长久打死也不想自己的工厂生产这种货色,这些都是定制项目,没有百万销量妄谈利润,只是日后有可能倒可以授权制造,因此ass。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