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 / 2)
晚明史上,大小官僚们演出了一幕幕魏忠贤个人崇拜的丑剧,标志性事件就是全国各地官僚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的政治运动。
“生祠”运动的始作俑者,是浙江巡抚潘汝桢。天启六年1626年,这个善于拍马溜须的官僚在奏疏中说,魏忠贤心思勤奋,体谅国家,由于他的德政,浙江延续百年的陋习积弊完全消除,人民“莫不途歌巷舞”,一致请求为他建立生祠,向他祝福。这当然是魏忠贤求之不得的大礼,于是体现魏忠贤意志的“圣旨”这样写道:接受民众的请求,批准地方政府为他营造生祠。
这个先例一开,善于钻营的官僚们纷纷在各地为魏忠贤建造生祠。应天巡抚毛一鹭把生祠建在苏州虎丘,蓟辽总督阎鸣泰在蓟州、密云、昌平、通州、涿州、河间、保定一口气建造7处生祠,宣大总督张朴在宣府、大同建造生祠,山西巡抚曹尔桢在五台山建造生祠。魏忠贤的生祠还蔓延到京城。工部郎中曾国桢把生祠造到了卢沟桥边上,京城巡视御史黄宪卿把生祠造到了宣武门外,有些无耻官僚还把生祠造到了皇帝祖坟边。短短一年,魏忠贤生祠一共建了40处。
那些阿谀奉承之徒,把魏忠贤吹捧成比天还高的神人,顶礼膜拜,称在魏忠贤面前连干儿义子都挨不上,居然以干孙子自居,对他行五拜三叩头礼,口中高呼“九千九百岁爷爷”。摘编自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魏忠贤被处决了,但是崇祯仅仅是挖掉了表面能看到的毒瘤露头,其实这个毒瘤已经遍布大明王朝全部身体,王余佑深深知道,很多人进锦衣卫时重礼相贿,还不是为了进入锦衣卫能升官发财,即使不能升官发财,也要把本钱捞回来吧从谁身上捞,只有从无辜百姓身上捞,贪污百万的官吏大有人在,而这些大官吏手下的小官吏要贪多少才能给上级送够本钱,他们本身又要贪多少层层盘剥,厂卫收百两的好处,那百姓就要付出万两的血汗。
大明王朝这颗大树倒了,这些蛀虫还没死,如冯铨之流他们继续在进入清朝官场,在继续上演鲸吞蚕食民脂民膏的丑剧,百姓还在继续受苦,继续被盘剥,最可恨可气的是,满清是乐于让手下的汉官有明显的缺陷,比如后来的施琅的儿子施不全,十处身体残疾,简直就是个怪胎,可是大清朝好像就是拿他当幌子广告,重用这种残疾人如前朝重用太监直到后来的曾蟒蛇,刘罗锅,纪大烟袋,张猴子,李仙鹤,,拼命打击压制中华民族的勇武精神,麻醉奴化百姓,用这种变态的精神阉割手段来维护统治早晚要自食其果,三百年后,满清没能保住自己子孙延续勇武精神,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宣扬阉割赞美奴才的环境里,最后把自己子孙也堕入酱缸泥潭,在外来侵略面前,如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这些百姓已经麻木得令人发指,只要官吏让他活着,什么屈辱都能受,什么事都能做,你想和他说让他反抗,他甚至可能勇于将你擒拿下送官,以换取一点赏银,悲哀呀,悲哀。
清军入关后,特别是占领北京、南京后,自顺治元年至三年间大批故明官员纷纷降清,以各种形式效力新朝,众所周知如宋权、骆养性、冯铨、柳寅东、曹溶、谢升、王鳌永、金之俊、李若琳、孙之獬、钱谦益、陈名夏、陈之遴、龚鼎孳等等。这些故明降官或沿袭旧怨,或攀援满人,或因争宠新朝等诸多因素,在降清后仍继续因循明末党争旧径。清初朝中也常常发生汉官党争现象。顺治二年,多尔衮在总结明亡的教训时颇有感触地说:“明季诸臣,窃名誉,贪货利,树党羽,肆排挤,以欺罔为固然,以奸佞为得计,任意交章,烦渎主听,使其主眩惑,用人行政,颠倒混淆,以致寇起民离,祸乱莫救,颠辙在前,后人炯鉴。”说明清初统治者对明末党争的危害是清楚的,并有所警觉。
冯铨在明朝天启年间追随魏忠贤,为阉党骨干,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初年,因涉阉党,论杖徒,赎为民。清军占领北京不久,多尔衮即书征冯铨至京,冯铨闻命即至。顺治二年二月,清廷定部院官制,授冯铨弘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同年八月,御史吴达、李森先、王守履、桑云和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租、杜立德等群起参劾大学士冯铨并词连李若琳、孙之獬。御史吴达上疏言道:“冯铨为逆党魏忠贤干儿,故习不移平日揽权纳贿。”且“纵子往来贵要,招摇纳贿又可知。请罢黜,以肃政本”。给事中许作梅、庄宪租、杜立德,御史王守履、罗国士、邓孚槐等,亦交章参劾冯铨揽权纳贿。御史李森先又上疏大呼“奸相冯铨误国招摇纳贿”,并援引明末阉党事例,谈及魏忠贤“当日杀戮贤良,通贿谋逆,皆成于铨一人,此通国共知者”,坚决反对清朝再重用冯铨,应“戮之于市”。多尔衮遂召集廷臣及科道各官,令刑部当面质问。刑部认为科道官员所劾不实,应反坐。给事中龚鼎孳现场指责冯铨为“党附魏忠贤作恶之人”。冯铨亦斥责龚鼎孳曾降流贼李自成。多尔衮面对这场风波非常恼火,说道:“明季诸臣党害无辜,以致明亡。今科道各官仍蹈陋习。陷害无辜”
大明孽子第五章人伦大道2
所以,父亲收复三县的举动实在是在误打误撞中的巧合,看着招来的一千多老弱残兵,他也曾豪情万丈,想依仗这些人开始复兴大明的历史征程,可是他很快就发现,这支千把人的队伍,根本没有精神和灵魂,他们可怜到没有一点自尊和自爱,仅仅是为了活着,激励和纪律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他这才明白,没有勇武的人民,怎么会有勇武的军队“生来就是一个在绵羊群里吃羊奶长大的狮子,在狗和狼面前,他也是只会亡命逃跑,绝不敢冲锋战斗。”他由此明白了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原因,造就一支强大的军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父母,领袖,英雄,战友;多种条件的汇集齐备才能造就一支强大的军队。
还让朱慈悲感悟天道,其实自己也不通天道,王余佑想着这里,看着越来越近的双峰山,还是先给朱慈悲成亲吧,自己刚刚在定州救了一个被满清官吏奴才圈地家破人亡的母子三人,王余佑本不想管这件事,但是那位母亲痛骂杀他的丈夫的凶手为鞑子走狗的时候,触动了王余佑的心弦,他在天黑后,杀了那个满清官吏奴才全家,把金银劫掠一空,然后放了一把大火,把那个圈地的奴才家烧了个精光,最后把那一家三口救出来,接到易县双峰山,交给庶母,一问才知道,这位夫人夫家姓阎,本是山西的一个布商,在定州经商三代了,从上代刚在定州买了地定居下来,可是李闯和满清军队都把定州清洗了一遍,商铺没有了,只好种地为生,可是前两天又来了满人跑马占地,他丈夫和奴才们去讲理,被毒打致死,其女儿今年十六岁,长得很有福相,丰满健康古代人可不是以瘦为美,瘦的怕是痨病鬼子也很机灵,看起来很有家教,就给慈悲定了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先叫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