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1(1 / 2)
就搬出去。”
“明天吗”房东犹豫着。
罗靖尧看着他,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这就收拾东西搬走。”
“这是找您的房租。”房东把钱放在桌子上,就站在旁边看着罗靖尧收拾东西。
这种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但罗靖尧最终也没有说什么。
搬过来也不过一个月,东西大多都还在行李箱里。
他的东西基本上都变卖了,所剩的也就只装满了一个行李箱和一个旅行袋而已。
将钱胡乱地塞进兜里,罗靖尧拖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大步走了出去。
即使到了这种地步,他也不愿在任何人面前低头让别人瞧不起。
94、第九十四章
罗靖尧拖着行李箱走在夜色下。
身后有人在跟着,他知道。不想回头,跟在后面的与其说是监视他的黑社会,不如说更像是如今自己坠落的证明。
不记得走了多久,一天奔波的疲惫令他早已没了力气,此时双腿如同灌了铅一样的沉重。
在沿江大桥的路边停了下来,他随便将行李箱的拉杆推了进去,转身坐在了上面。
昏黄的路灯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入秋的夜风很冷,他立起衣领,双手在兜里摸了摸,掏出了烟盒和打火机。
风很大,他打了几次火才终于将香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转瞬间就被风吹得干干净净。
他仰起头看着头顶城市的夜晚非常常见的有些发红的天空,拇指按了按右眼的内眼角,又狠狠吸了口烟,这一口烟雾吐出的同时,他压低声音咒骂了句什么。
一辆车从他身旁开了过去,车速略微有些缓慢。他垂着头坐在那里,并没有发觉。
崔志勋是这阵子以来第一次见到罗靖尧。
自从上次的跟踪之后,除了脑袋受了点痛苦,罗靖尧并没有要他的命,甚至在事情解决之后也从未曾找过他。
以为对方会让他死的恐惧一旦消失了,就莫名地有种奇怪的感觉涌了上来。那时候除了恐惧,其实还有点什么他一直试图忽略的东西夹杂在其中。
其实从很早就存在了,以前他可以不想,然而那时候一个人呆着的漫长的时间里,那种想法却渐渐地浮了上来。
或许是一直以来他都在他身后注意着看着唐译的他的时候吧。
或许是从他第一次用讽刺的话激发他斗志的时候吧。
也或许是他把机会拿到他面前的时候吧。
更或许是他帮他对台词的时候吧。
总之,在他不知道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当知道罗靖尧是幕后黑手的时候,从怀疑到确信,他心里像是空了一块似的。他并不认为他是个好人,却没想过他竟然坏到那种程度。
虽然失望,但事实上罗靖尧从未给过他任何希望,他也从未在他面前装过好人,这种想当然的失望说起来倒是有点可笑了。
半个小时前他刚刚赶完了一个谈话类节目的通告,节目上某一个环节里提起了这些年渐渐消失的明星。
有人提到了罗靖尧,虽然马上被主持人带过了,但那之后崔志勋在节目上就有些心不在焉起来。
好在这个节目并没有什么太复杂的环节,无非是找几个艺人聊聊天而已,即使他在走神还有其他艺人在。
等到节目结束的时候,崔志勋才发现自己整整发了一个小时的呆。
但以他现在的位置,并没有人埋怨他什么。
然而他自己却有些烦这样的自己,这种被左右的感觉非常糟糕。
然后回家的路上,他就看到了那个让他心烦意乱的男人。
沿江大桥的路边很少会有行人经过,因而突兀地站在那里的男人多少会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虽然夜色很暗,对方的衣领拉得很高,但或许就是一种直觉吧,他马上就认了出来。
是罗靖尧。
而就在距离他不远处,四个人不远不近地站在那里盯着他,看那样子倒不像是什么好人。这让他想起了罗靖尧被黑社会盯上了的传言。
下意识地减缓了车速,他在车里打量着他。
背后背着旅行袋,屁股下还坐着一个行李箱。
他记得不久前听人说过,罗靖尧已经从原本的别墅搬了出去,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拍卖了。
虽然只是传言,然而崔志勋多少已经猜到了其中的真实性。
以他现在的状况,需要变卖房子车子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他知道,罗靖尧已经有些走投无路了。
说不上心里是个什么滋味,短短的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他的视线焦灼在那个垂着头抽烟的男人身上,直到车子已经开得很远。
他将视线从早已完全看不到那人身影的后视镜上移开,面无表情地加快了车速。
隔天是他新戏的试镜会。
国内的三大名导,郭磊、徐林辉、刘凯,前两者他都有过合作,而这部戏,是刘凯导演的。
这是一部抗战片,是他第一次以男一号的身份参演的电影。
从男配到男一的转变,崔志勋有点说不上自己的感受。
他拿到这个角色的时候自然是非常欣喜的。
战歌的拍摄结束了很久了,他也在等下一个机会。这部剧本他早先就看过,原本就想试着跟刘凯联络,却没想到对方先一步找上了他,而且还是男一号的角色。
当时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跟唐译和eo分享这个好消息,而是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罗靖尧。
他记得他曾经对那男人说过,总有一天会让他刮目相看,总有一天要把他踩在脚底。
然而如今他一步步地走向顶端,那个人却已经坠入了谷底。
这个时候,再跟他炫耀什么,已经没什么意思了,这不是他想象中的那种胜利。
试镜会是在刘凯的工作室进行的,作为第一男主角,崔志勋自然需要出席。
他到的并不早,距离约定的时间仅仅剩下了十分钟,因而当他来到现场的时候准备试镜的人已经挤满了外面的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