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官轨 > 分节阅读 282

分节阅读 28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要做什么”

胡所长嘴快:“检查自己的东西还有没有”

“对,突然释放,不说任何理由,最好叫干警给他点食物,穿上衣服,态度好一点,让他摸不着头脑,疑神疑鬼”

我笑道:“呵呵这样他必定怀疑我们已经找到了他的玉佩,出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东西还在不在。”

胡所长呵呵大笑,竖起拇指赞道:“徐书记这主意太高明了,佩服我马上安排干警到他房子周围布控。”说着就出去了。

我和徐闻谈了一会工作,胡所长回来时不过二十分钟,“安排好了”

他点点头,“好了,等会儿就放李奎出去。”

五分钟后,一名干警进来对胡所长说道:“已经走了。”

“你们在后面跟踪,别丢了。”

那警察答应着出去了。

胡所长是科班出身,三十出头,中等个子,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我们三人一边闲吹着一边等消息,过半个小时现场负责的警察就要和他联系一次,根据干警报告的情况看,李奎还真不简单,有一点反侦察的能力,他出去后绕了一个大圈子才磨磨蹭蹭回到自己的家里我一看时间,四点半了,已经过了两个钟头,如果再没消息,一个小时后天就开始暗下来,那时候再想有所收获就难了。

正在我们渐渐要失望的时候,胡所长的对讲机响了,听到里面干警惊喜的报告,东西找到了,“把东西送回来,李奎也押回来。”

我心里一高兴,说道:“人可以不管了。”

胡所长解释道:“陆书记,这种刁民必须要把工作做得认真一些,不然今后还要找政府的麻烦。”

我一想,他说的不错,如果只取宝贝不作处罚,李奎肯定怀疑是派出所要私吞他的物品,如果把事情闹大,事情很麻烦,不如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去处理,以绝后患。

二十分钟后,干警就赶了回来,一名年轻的警察手里拿了一团乱糟糟的报纸进来,递给胡所长。

胡所长狐疑道:“在这里面”

那干警点点头,说道:“我们本来有些失望了,还是小李提醒我,说李奎除了躺在床上睡觉,就去了一趟厨房,怀疑东西藏在厨房里,我一听有理,指挥干警扑了过去,大家搜遍了屋子还是没发现,小李蹭到灶边,用手在灶膛里一摸,摸出了这东西,我看了,是一块玉佩,没错。”

“哈哈这狗日的真狡猾。”胡所长得意的打开报纸,里面果然有枚玉佩。

我一看有点眼熟,拿起来仔细一看,怀疑道:这不是古震送我的那块吗我以为自己眼花,认真又看了一遍,没错,一模一样。

我记起易文忠说的玉佩是一对,“难道真有这么巧”

“陆书记,是这个东西吗”

我惊醒过来,见胡所长和徐闻还在等我说话,连忙道:“估计就是它了。”

二人同时松了一口气,我吩咐胡所长道:“不要做过头,适可而止就行了。”

胡所长答应道:“陆书记放心,我会把握好尺度的。”

“还有,这件事只能我们知道,不能外传。”

二人同时保证,绝不外传,我道了声“辛苦”,欢天喜地赶回了县城。

“古兄,东西到手了。”

“好,我等你。”

我急于想知道这两块玉佩是不是一对,电话里给张泽民把情况汇报了,第二天一早就赶回先锋县。

我直接去了新房,屋子很久没人住了,进去后发出一股霉味。我急忙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进来,然后进卧室,找出装玉佩的锦盒。

打开时,里面有两块玉,一块是古震送给欢欢的礼物,一块是张清芳送给我和郎燕结婚时的玉观音,玉观音上还穿着被扯断的金丝线。

我呆呆的看了一会,想起此行的任务,将皮包里的玉佩拿出来,果然一模一样,真的是一对。

“如果真是易文忠所说,这对玉佩是李闯王失败后联系败兵的信物和兵符,玉佩就太珍贵了,国宝啊,是历史学家揭开李自成死亡之谜的钥匙。”我心里突然犹豫起来,“就这样拿出去送掉,老子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而且这送礼也太贵重了。”

我把两块玉在手中摩挲了一会,终于发现一丝细小的差别,先前的一块形如血丝的东西要多一些,后面一块要少一些、细一点,急忙拿在窗户边细细观察,真还让我看出了端倪。两块玉的血丝浑然天成,似乎是从玉质里沁出来的,而且像煞了两个汉字:“奉”和“天”。

我原来学习汉字书法时曾经钻研过古汉字,这“奉”和“天”字和出土文物上的铭文极为相似,联想到李自成兵败后出家字号“奉天玉”和尚,越发证实了我的猜想。

先前多一些血丝的玉佩上是一个“奉”字,从李奎手中得到的玉佩是个“天”字,李自成以此玉佩为兵符看来是有依据的,至死不忘自己曾经坐过龙椅,当过天子。

这已发现让我激动不已,两块晶莹散发着幽幽古意的玉佩在我手里既有重如山岳之感。

虽然“奉”和“天”两个字都有缺笔,有些先入为主的臆想,形似而已,真要一笔一笔计较起来,“奉”和“天”就有些勉勉强强。但我深信这就是李自成的玉佩,而且代表的就是“奉天玉和尚”

437 瞒天过海

迅速思考一遍,“绝不能让古震拿去送人了。”这是我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

小心把两块玉佩找一块红绸包了放进锦盒,我迅速作出一个决定:瞒天过海。

我抱着锦盒来到中国银行,开了个保险箱,把东西存了进去,出来后又到县城的“古玩斋”。

进去直接找到老板,老板姓徐,五十岁刚出头的样子,看起来很儒雅。

“老板,有什么好的古玉吗能放身上佩戴的那种。”

“陆书记要买还是”

“买。”我回答道,接着问了一句,“老板认识我”

他呵呵一笑,“以前电视里经常见啊,听说你离开杨柳镇去陵水县去了”

我点点头,“不错,到陵水县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陆书记买玉是送人还是自己收藏”

“送朋友。”

他点点头,从内室小心翼翼捧出一个锦盒,打开一看,是块半月式的古玉,上面有三个孔,型优美简拙,好比一件小型艺术的雕塑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