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7(1 / 2)
着我下楼,电梯里问了句:“郑局长真的没事吗”
“呵呵,小吴,我不是市纪委的,有没有事老郑最清楚了。”
“你们领导,肯定比我们清楚嘛。”
“叫老郑该干嘛干嘛,送礼这么屁大的事组织上哪里顾得过来”
这是很明显的暗示了,吴莉是个聪明的女人,出宾馆大门,计生局的小车已等在门口送我。
效果果然不错,陵水县的干部风一样悄悄传递着一个消息:组织上不追究送礼干部的责任了。
人心迅速稳定下来,各乡镇、部门的一把手们又开始活跃了。
星期六,县委常委会如期召开,头一天我就得到古震来的消息,市委已经讨论过我的问题了,副书记任命很快就会下来,所以,这两天心情特别舒畅。
张泽民主持常委会,议题就是研究部署陵水县下一步经济发展问题。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就一个议题,陵水县下一步如何发展我和中兴同志用了半个月时间,跑了百分之八十的乡镇、和一些经济发展部门,了解的情况很不乐观啊,总体一个印象是,陵水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以前在市委办公厅工作,也对陵水县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但和真实的情况有很大的出入,近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没一点工业基础,而且农业生产条件也极其落后,道路建设、水利设施跟不上全市发展的形势,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要比我们统计数据差很多怎么办啊,今天这个会就是叫大家来集思广益,咱们陵水县未来的发展重点在哪里思路是什么”
张书记说完,刘中兴接着说,根据张泽民的思路进一步谈了他对陵水县的判断,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和目前一些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因素,他们刚刚才到陵水县一个月,一些情况掌握还不全面,也不敢贸然提出什么具体的措施,着重在一些大的思路、原则性问题上谈了些看法,目的还是想通过引导大家说,然后形成县委的具体意见。
张泽民从市委办公厅出来,工作方法还是比较民主,也比较求稳,不像曹大鹏,开口就是大话、套话,这样的领导一两次还行,第三次大家都不感兴趣了,以为人人都发现了领导也不过是一个白痴而已。
张泽民越是民主,大家反而有种摸不到底的感觉,心里惴惴然,陵水县一贯搞一言堂,这样的常委会大家没有经历过,都怀疑是不是引蛇出洞、观察常委们政治立场的一次试探会。
二位一把手说完,会场出现了尴尬的沉默局面。
428一鸣惊人
虽然张泽民提前给我提了要求,其他人没发言,我是不能率先出风头的,起码也得等马洪逵说了,才能出来表现,这是官场中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大家得按次序来,每个常委都是排号的,大会主席台坐位置一样一点也乱不得,不然,你什么时候把人得罪了还不知道。
马洪逵这时候想当乌龟,也得把头先伸出来晒晒再说,他清了一下嗓子,说道:“张书记和刘县长对陵水县的基本情况判断是准确的,把住了陵水县经济发展历史问题的脉搏,我完全赞同。”他故作轻松的向张泽民微笑了一下,说道,“我在陵水县工作三十一年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可以说闭着眼睛就知道什么地方是坑、什么地方有水,熟悉啊,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了,做梦都想把它发展起来,让全县的老百姓富裕起来”他说了许多感慨,看得出是有感而发,对这片生养他的土地是很有感情的,“我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八个县委书记,这样那样的发展战略、宏伟决策也听了不少,有些也是我自己参与了讨论制定的,但几十年来陵水县还是这个陵水县,吴德地区变成吴德市,陵水县依然是落后、贫穷、闭塞。为什么刚才张书记、刘县长也说到了,一是交通问题,交通造成闭塞,闭塞造成落后,造成老百姓不与外界联系、沟通,这是很要命的问题;二是基础薄弱”他慢条斯理说了八点,客观的讲,他说得是有道理的,陵水县的问题就是这些方面,但这些问题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存在几十年了,百分之八十的干部都明白,问题是解决的办法呢,没提出一点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是老干部发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发言长篇大论,头头是道,初听很有道理,细细一想,没一点实际意义,相当于医生把病诊断了,知道是风寒感冒,可该吃什么药却一点不说,应该以驱寒为主呢还是以退烧为主,大家一片茫然。
他足足说了一个钟头,虽然发言啰嗦了一点,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至少活跃了会场气氛,大家一个个接着发言了。
上午没结束,下午接着开,最后才轮着我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