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1 / 2)
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人在世上就一个字:贪”
“这是谁也无法克服的顽疾,有了人就有这个字,三字经说,人本初性本善,反过来说,人本初,性本贪也同样成立。做人呢其实就是为了身上的两件东西。”
我感兴趣道:“什么”
“两个面,一个上面一个下面,上面是人的基本享受,下面也是人的基本享受,所谓饱暖思欲古人总结得最精辟。”他说道摇头晃脑,“我最喜欢红楼梦里呆霸王薛蟠的生活观,任性而为,雅俗共赏。”
“哈哈哈”说起薛蟠,老子忍不住好笑,这呆子居然会被他欣赏我摇头表示不信。
“嘿嘿,我知道你不屑薛蟠,中国人又有几个屑他了薛蟠是最忠实生活的,你信不信就连他做的诗也反映了自己的心声,古人说言为心声,可是有几个人能做到中国的假道学居多,包括现在那些牛皮哄哄研究红学的大师,一个个哪里是在研究,简直是意你想想薛蟠在冯紫英府上与宝玉、芸儿蒋玉函喝酒时尽兴作的两首诗。虽然只有六句,但首首精品,尤其是前一首,可谓是字字珠玑尽人皆知。康熙、乾隆老儿诗写了不少,一生几万首,可谁又能记住了一句半句还有,红楼梦里那么多诗词,人们读后记住了几句可薛蟠的诗人人读后都会会心一笑,而且记忆深刻。雅俗共赏,夸张与写实,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得非常好,声情并茂,美不胜收。真的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虾子说得好像还有几分道理,见我听得有趣,继续夸夸其谈,“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里窜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毛毛原文的字打不出来,憾往里戳。嘿嘿,你想想,古今中外,哪一首诗有这样通俗易懂,入情入境
单说第一句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一风华正茂的妙龄女子,在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安排下,嫁个男人是乌龟,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事吗第二句女儿愁,绣房里窜出个大马猴更是写尽了天下女子之愁。有很多事是必须经历的,比如爱情就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对那些怀春少女来讲尤其如此,她们深居秀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设计了若干才子佳人幽会后花园的故事情节,两人谈风赏月,你情我愿,情意缠绵,两厢情愿,甘柴烈火。到头来所嫁非人,从此人生就永远摸上一道黑,混混沌沌,愁眉苦脸,垂头丧气,凄凄惨惨戚戚,严重者可能导致精神分裂,心灵扭曲。梦想中的才子有缘无分,婚姻本来就不幸,而且还被迫嫁个马猴一样的丑男人,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当我们在几百年之后再回头看这首诗的时候,会由衷的对诗人的预见性感到佩服,一个人丑了,不仅仅会影响到后来的就学、就业,就连论坛的押宝都会影响,哪一个女子嫁了这么个老公能不愁呢不知道是同情可怜还是感叹自己感情命运的不幸,每个女子看到这里都是愁眉苦脸的,薛蟠的诗尽得其中三味。”c
271 歪解薛蟠诗
“哈哈哈你老兄这样歪解红楼,让那些正道听了不气死才怪。”古震今天拿这些无聊之语说事,我明白他必有其他意思。
他哈哈一笑,“我古震哪天不想做生意了,就把红楼梦重新注解一遍,也许后世传为精品,成为古评也说不定。”
“有意思,你再说下面的。”
“第三句“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这是我读遍唐诗宋词明曲中,至今看到的、读过的为数不多的绝诗妙句,美仑美奂,多雅啊三李二杜如果在世,他们也会感叹自愧不如。一首好诗,不仅在雅,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将雅和俗很好的结合。你看看诗经里的每一篇,流传千古,依然新鲜,这种高难度薛蟠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将诗写得惟妙惟肖,浑然天成,妙手偶得。特别是后面两字慵起,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当然还有最后一句一根毛毛往里戳,看似粗俗,实则纯现实主义写真技巧。中国人自古就有联想的天赋,写诗讲意境,画画讲意境,看到女人的玉手,就发挥本能,联想到脸、胸、身材、甚至最隐秘的部分,这一句,充分调动了人们关于这方面的天赋。虽然这句只是写了个动作,或者说一个状态,但这就足够了,加上人们的遐想,内心的激情和冲动油然升起,也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和执著这一句又符合中国人的人生观,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一喜,干柴烈火不仅是使身心的愉悦,感情也更加的紧密,而且还为本族传宗接代,续香火埋种子,你说女儿乐或是不乐我这样说吧,薛蟠用了几个最平常的事把封建社会女子的喜怒哀乐表达得是最彻底、最恰当、最生动有趣的。”他身子一欠,谈性正浓,“我给你说,薛蟠这个人是真的,在一本介绍大清才子的传记中介绍薛蟠:字文起,金陵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幼年丧父,与纳兰容若交好,酣歌纵酒,时号薛纳。康熙初,客游京师,与隐士曹霑会,日与其醉于酒肆,继而浪迹江湖,终日沉饮。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初,赵翼见蟠,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平西王吴三桂赏之,遂辟为从事。三桂谋乱,兵败,蟠坐长流肃州。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太原。看看,古人把他和李白相提并论,那是有原因的啊。薛蟠生前有文集二十卷,现今保存只有三首,其余均遗失了。”他说到这里,深深叹了一口气。
不管他说的真的假的,老子还真服了他,都博古通今了,问道:“是哪三首”
一首是咏雪。江上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对雪景描绘得非常真,充分体现了薛蟠作为一名现实主义诗人的特点,也显示出他对生活观察的细致。首先诗歌用笼统来形容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接下来写到了雪片覆盖大地但盖不住井口的静观,用通俗易懂的黑窟窿三字来描述可谓别出心裁,再下来写到黄狗身上有雪变成白狗,白狗身上有雪显得臃肿的样子,狗是活着的动物,黄狗、白狗都被雪改变了颜色和体态,巧妙的暗示了雪之大、之密。一个肿字,更是形象,和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深得现实主义诗歌前辈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之意。
第二首是泰山。远看泰山黑得乎,上头细来下头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这首诗和第一首诗的文风非常接近,全诗虽然聊聊数字,已经把泰山的基本情况介绍的非常清楚。看过诗歌后,读者都会知道泰山是黑色的,而且上面的部分比下面的要细一些,诗人在介绍完景色之后,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盼望着有朝一日泰山能够翻转过来,上面比下面粗的景色该是何等壮观诗人又是何等的气度李白不如也。读到这里,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对泰山由衷的生出虽不能至心向往焉的感慨。说句题外话,自从薛蟠这首泰山在当时的文学刊物大唐歌飞发表之后,泰山的旅游一下子热了起来,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第三首就是刚才说的哼哼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