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1 / 2)
一开始还有些湘军将领叫嚷着要武力对抗zhongyng。
蒋作宾说你们要不愿意那我就不管了,反正林总统已经布置了四个师在边界,zhongyng要是真想要各位的军权你们也保不住。
谭浩明得到消息早就带桂粤联军退到了衡阳,湘军自己仅有不到一万五千人,并且有一半将领倾向zhongyng,林铄大军压境,各位不得不屈服。都知道林安华虽然对胆敢拥兵作对的军阀下手狠辣,但对于归顺的大小军阀们却很优柔,即便保不住军权,脱离军界,也能得到丰厚的馈赠。
如果要起兵作对,绝大多数人的下场都很惨,即使能保住命,家产也会被抄没充军。
用林铄的话说即然你非逼着我动武,军费自然得由你家承担。
在“谭婆婆”的劝说下,湘军最终被zhongyng整编为三个师,曾继梧、赵恒惕和李云龙分别出任师长,到现在大家才明白李云龙这个从民国初年就不倒翁似的湘西镇守使早已是林铄夹带里的人物,难怪多年来能稳坐湘西。
湖南初定,四川又闹起事来。
在袁世凯时代,北洋zhèngfu就没有真正控制过四川。
在袁死后,云南军阀唐继尧打着护法名义,派滇军出兵四川,将袁派出的督军陈宦驱逐,以实现他的“大西南”之梦。
黎元洪作总统时,在四川有三股势力,滇军罗佩金是四川督军,黔军戴戡是四川省长,刘存厚是川军第一军长。四川的问题颇复杂,因为四川有四川的军队,又有喧宾夺主的滇军和独树一帜的黔军。罗佩金既然是四川督军,滇军在护法战争中是主力,罗自然以领导自居,可是戴戡有战功、有兵权,又居省长职,自然也不相让。至于川军有四川人做后盾,对于客军在川反感极大,于是四川局面就像一座火山,滇、黔、川三军鼎足而立。
这时候四川的各军计有七个师三个混成旅,川军占五个师,两个混成旅,为:第一军军长刘存厚兼第二师师长,第一师师长周道刚,第三师师长钟体道,第四师师长陈泽霈,第五师师长熊克武,第一混成旅旅长刘成勋,川边混成旅旅长陈遐龄。黔军只有一个混成旅旅长熊其勋及一个团的兵力。滇军有两个师又一混成旅,第六师师长顾品珍,第七师师长赵又新。
四川本是富庶省份,清末承平时,为储年余700万两银子,只养经制兵一协,现在负担庞大的兵力,财政当然困难万分。
黎上台后,想借唐继尧来牵制段祺瑞,故罗佩金做到了督军位置。而戴戡和蔡锷同为梁启超的学生,蔡锷任云南讲武堂总办多年,川、滇各军军官多出自其门下,戴戡在梁、蔡等人的支持下成了四川省长。
段祺瑞执政时拟定了一个全国裁军计划,对于四川自不例外,一再责成罗佩金裁军。6月1ri,罗和段祺瑞所派的四川检查使王芝祥会商,决定把留在四川的滇、黔军一律改编为zhongyng军,归zhongyng陆军部直接统率,军费由zhongyng直接负担。接着段核准把在川的滇军改编为一个师一个旅,把黔军改编为一个混成旅一个dui团,内定滇军首领顾品珍为zhongyng第十四师师长。由于这个整编计划使刘存厚和川军大为不满,因为滇、黔军变成zhongyng军后,留在四川便不是“客军驻境”而是“鸠占鹊巢”了。于是川军发出了控诉电,略云:“滇军去年入川只十七营、战事平定后所存者十二营,而罗电告诈称二师,随即在滇招来徒手七千余人。滇军增而川军四五两师各缩编为一旅,其余三师每连减为九十人。兵工厂出品全给滇军。”刘存厚另有电报控诉说:“罗一方减川军饷项,每师八十万元,一方增滇军饷项,每师一百二十万元。”
罗佩金第一步想调开刘存厚,曾一度密请段内阁调刘到běijg给以虚位闲职,并且保荐滇军梯团长刘云峰调任川军第二师长。段表面上予以核准,却暗中挑拨川、滇军的内哄,一方面竭力赞成罗的裁减军队,缩编川军,一方面却又指使川军反抗罗的裁兵计划。段希望因川、滇军的公开冲突,可以造成北洋军开入四川的“渔翁之利”。段虽然同意罗的要求要调刘存厚入京,可是调职命令却不发,同时更以参陆办公处的名义,把罗的秘密计划通知了刘,又用“用中为该师长桑梓之地”的说法煽动刘存厚对罗的反抗,更凶的是参陆办公处曾密电川军将领说:罗要求更换的川军将领不止刘一人,其目的是在煽动全体川军将领对罗进行反抗。
这一期间,罗佩金和刘存厚都以为自己的后台是段祺瑞。
段既然同意罗佩金的请求,由刘云峰接替刘存厚为川军第二师长,刘云峰便前往接事,刘存厚命令第二师军官拒绝刘云峰,自己也不加以理睬。移交的事便闹僵了。正如滇籍国会议员王祯等所指责的:“罗督电请更换师长刘存厚,无论或准或不准,均无与刘商量之余地。乃院电径将罗电直达刘,使之闻之,不啻使刘与罗横生意见。”这可证明段的私心是挑拨罗和刘敌对。
罗佩金逐刘存厚不成,便想下令裁撤第一军所属的第一混成旅。旅长刘成勋表示服从,但要求先清发欠饷,罗拿不出欠饷,只好作罢。
罗佩金裁兵计划两次碰壁,就只能选择另一弱者进攻,他下令将川军第四师缩编为一旅,该师师长陈泽霈原属于滇军系统,后来调任川军师长后,便倒向川军一方,他对缩编命令也是讨价还价,要求缩编为一个混成旅和一个团,比罗决定的缩编方案超过一个团,同时也要求清发欠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