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8(1 / 2)
忙,悠闲的摇着蒲扇,目光偶尔游历于人群之外。
“小兄弟,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头有点古怪”郑和走到了萧琴身旁道。
“什么古怪我怎么没看出来啊“朱能仍回味的嚼着嘴里的牛肉道。
萧琴没理会朱能,望了一眼郑和,轻声道:”郑大哥,不妨说来看看“
郑和点了点,目光紧紧的盯了武穆老人一眼,开口道:“我总觉这老头不像一个说书的人,倒像”
“倒底像什么啊”朱能疑惑的望了一眼武穆老人道。
郑和目光紧紧的盯着老人,语音低沉的道:“你们看,这老头不时的往人群里张望着,那双眼睛倒不像是个老实说书人应有的眼神,到像”
“像一个老江湖对吧”萧琴低沉的语音道。
“对,不错,是像个老江湖”郑和吃惊的瞟了萧琴一眼道,”小兄弟一早就看出来了吧“萧琴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郑大哥误会了,若非大哥提醒,小弟到不成主意,这会儿听大哥这般说,方才认真瞧了瞧“
朱能嚼着牛肉,听着二人的言语,好奇的望了一眼那老人,嘴里嘟哝的道:“一个糟老头有什么好奇怪的“
萧琴笑了笑,道:“你们仔细看看他的右手”
“右手没什么嘛不就是捏着一把蒲扇嘛很普通吗”朱能瞧了一眼,不以为然的道。
萧琴没理会朱能,继续用低沉的语音说道:“我留意一了一下,他的那把捏纸扇的右手,长矛了老茧,以我看这老头至少练了十几年的掌上功夫。他的那双手又黑又大,除了应有的大和黑外,他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厚度,一般人是没有那么厚的手,除了那些常年在练武的人以外,很少有一个江湖说书的人手有那么大那么厚的。而且这老头目光内敛,神态自若,内功显然已经初窥庙堂了”
“不错,萧兄弟如此一说,还真是看不出来啊,这老头还是一个武林高手呢”朱能乐呵呵的道。
“哼,我看不是武林高手那么简单吧”萧琴冷哼了一声,目光盯着那老头的右手道。
陈展、沈城这时听萧琴这般说,均疑惑的扭过头道:”萧兄弟有何发现“他们自出了北平巡抚之后,一路上瞧萧琴还不错,三人均以兄弟相称,此刻二人听萧琴说得严重,不禁出言相询。
萧琴眯着眼神朝武穆老头望了一眼,道:“你们看他手上的皮肤“
”皮肤“
”啊,我知道了,这老头是假的”朱能惊讶道,“想不到,这老头竟然会有如此白嫩的肌肤,看来这老头很是有问题”
“只怕对是对燕王府不利的人”萧琴目光盯着武穆老人道。
“什么至善大师”陈展、沈城齐声道。陈展紧张的四下瞧了瞧,急道:“那现在怎么办”
萧琴冷笑了一声道:“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行吗“郑和有些紧张的问道。
“是啊, 我们还不知道这老头是不是至善大师,万一弄错了岂不是弄巧成拙,况且天下擒王在即,还是不要惹事吧“
下面还有一章哦,各位可要支持首订哦
第13卷 578章:古怪2
石台下,汇聚的人越来越多,武穆老人笑呵呵的摇着蒲扇继续道:“总算老天垂怜,文丞相躲过了元兵的搜捕。孟夫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从扬州到高邮,文丞相是一路颠沛流离,饥寒交迫。随从的人见文丞相如此狼狈逃的逃、死的死,行将下来,一干人最终只剩下六人。终于疲惫不堪的文丞相再也走不动了,长期的逃命,摧夸的他的身子,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虽是如此,但他还是跌倒了又爬起来,咬着牙前进。如此走了数日,文丞相终于疲惫的再也走不动了,眼看就要力歇而死,就在这时,一群樵夫路过,见他们是遇难的,就热情相助,拿来一个箩筐,让文丞相坐在里面,由六名手下轮流抬着走。如此这般,他们走了数日,终于安全的到达高邮。但高邮乃有李庭芝把守,守将接到这个狗官的文书,严防文丞相入城,文丞相将高迪城守卫森严,不敢以身犯险,又向泰州前进。
赶到泰州,多方打听之下,方知有船可到通州,但沿路不但元军出没,还有强盗抢劫,非常危险。文丞相带着六人,昼伏夜出,虽多次与敌人遭遇,但还是有惊无险地到达通州。在通州文丞相听说益王、广王在永嘉建立了元帅府,号召各地义兵勇士继续抗元,决定投奔二王。德祐二年闰三月,他扬帆入海,回到南宋占据的地方。他计谋重举义旗,团结各方义兵,统一部署,复兴宋室。”
“好,好样的”人群里不时的有人爆出喝彩之声。萧琴看到武穆老人的眼神里总是不经意间流露着某种神秘的笑意,那笑意极具诱惑里,让人有一种心神不宁的感觉,所幸萧琴自修炼了逍遥游内功心法,内功与日俱进,所以不惧怕任何的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