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0(1 / 2)
儿却没有率兵由上谷直扑雁门,而是略微拐了个弯儿,先向北进入涿郡,然后调集了一批大小战船和许多军资,这才沿桑干河逆流而上,直借插向雁门北部。
宇文小麻杆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断突厥人的后路。
此番突厥三十余万大军出征,而且还都是骑兵,而草原上民风彪悍,可不像高丽棒子那么好欺负
饶是宇文麻杆儿手中有十万jg兵,这会儿也不愿意和这些草原蛮子硬碰
于是,理所当然地,宇文小麻杆儿就打上了突厥人粮草辎重的主意
三十多万大军,每ri所消耗的牛羊草料,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啊
可只要断了突厥人的补给,别说三十万大军了,就算三百万,宇文小麻杆儿也有信心杀他个落花流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
散出了大量的斥候后,很快隋军便找到了突厥人的两个后勤补给基地。
位于桑干河北岸约十里远的,是突厥人的总后勤基地,由万余突厥兵和十余万的突厥妇孺看守,哪里有近百万头牛和大概三四百万头的羊,以及堆积如山的草料
而桑干河南岸的,则是一个中转补给营地,约有十万头牛和大概五十万只的羊,以及大量的牧草这面突厥兵的防御略强一些,约有两万多的突厥兵和三万左右的突厥妇女
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后,宇文小麻杆儿立即开始调兵遣将。
按照宇文小麻杆儿的安排,傻小子宇文成都和宇文成祥、李靖、张须陀四人总计领兵四万,去烧桑干河北岸的突厥人基地。干完这一票之后,四人也不用回兵,只管一路领军北上,实行三光政策至于一应补给所需粮草,一律就地征集,隋军只需带些盐巴茶叶和炊具棉衣之类的即可。
这一路大军,关键在于一个“快”字,要做到马不停蹄,以雷霆之势迅速横扫草原各部,最大限度的毁掉突厥人的战争潜力。
而宇文小麻杆儿本人,则亲提四万大军,去烧毁桑干河南岸的突厥人基地,另外两万大军则在桑干河边做总后援,随时接应。
做为草原蛮子,突厥人战场上的风格一向是真刀真枪的和敌人正面决一死战,至于说偷袭这种见不得光的勾当,突厥人一向是不屑为之的,甚至连想都没怎么想过
要知道,突厥人的食物牛羊马肉,而且都是现吃现杀,平素里,这些可都是活物丫
在突厥人看来,这些牛羊,就算不派人看着,光明正大地放在那里让那些中原人来打劫,他们也没那本事劫走吧中原人会赶羊么
至于说烧毁,那就更不可能了你当牛羊傻丫着火了不会跑么
正因为从没遇见过,甚至说连想都没想过自家粮草有被劫的可能,所以,突厥人对粮草辎重看管的并不十分严格那两万突厥兵,与其说是在这里看守粮草,还不如说是负责杀牛宰羊的
于是,jg惕xg不高的突厥人遭遇到了靠偷营劫寨起家的宇文小麻杆儿,就注定要杯具了
是夜月黑风高,真正是杀人放火的好时节
依旧是凭着特种战术干净利落地敲掉了突厥人的岗哨,打开了突厥营寨的栅栏门,随后,宇文小麻杆儿亲提大军蜂拥而入,兵分十路,开始了杀人放火。
四万大军,仅仅在突厥营寨里肆虐了不到一个时辰,宇文小麻杆儿就不得不率众撤出了突厥大营。因为,火势太大了
时值深秋,突厥人喂马牛羊的草料可都是干草,这东西一着火,那绝对是瞎子闹眼睛,没的救了
更兼这个时节北风呼啸,基本上一点儿火星,都有可能燃成冲天大火更可况,隋兵还在每堆草料、营帐之上都散了不少的猛火油
在火焰的灼烧炙烤之下,数十万的牛羊马匹一起发疯狂暴,在突厥营寨里冲突肆虐,不但将慌乱中的突厥士兵和突厥妇女撞了个死伤惨重,也带动着火势迅速燃遍了突厥营寨的每一个角落。
而这个时候,宇文小麻杆儿已经率众围着突厥营寨兜了一大圈,再次将突厥营寨的最外围再次补烧了一遍,然后又将随身携带的箭矢尽数shè入突厥营寨之中,这才不疾不徐地缓缓向桑干河边撤退,还顺手烧毁了突厥人搭起来的几座浮桥
滔天的大火很快惊动了几十里外的突厥主力大军
奈何此刻正值深更半夜,当始毕可汗咄吉世得到消息,再纠集起十来万的突厥兵,气喘吁吁地跑了几十里路,赶到桑干河畔时,宇文小麻杆儿早就已经撤了近一个时辰了
“救火救火都他d给我救火去”
望着已经完全被火蛇淹没的辎重大营,听着营寨内那些突厥妇孺军士们呼天抢地的哀嚎声,咄吉世双目喷火,声嘶力竭地咆哮道
咄吉世当然有理由愤怒了,因为,此番负责后勤辎重的可基本都是咄吉世部落的妇女丫而且,这些牛羊马匹啥的,也有一半以上都是咄吉世部落的
就在咄吉世怒火冲天、气炸胸膛的时候,一个中年文士快马而至,缓缓带住坐骑,那中年文士翻身下马,一面轻摇着羽扇,一面踱着方步来到了咄吉世的面前,“可汗,这场火起的突然,依某之见,怕是有人故意而为,所以,可汗要小心埋伏丫”
第二卷在长安第三百四十三章始毕之死
比乌鸦还晦气的是什么,那就是乌鸦嘴
就在那中年文士告诫咄吉世要小心埋伏的时候,桑干河边忽地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不好真的有埋伏”
意识到不妙,咄吉世狠狠地瞪了那中年文士一眼,连忙高呼着就要集结部队,打算整军反击。
这厢,还没等咄吉世集合好军队呢,前方,刚刚跑向河边取水的突厥兵已经被人赶鸭子一般地撵着乱哄哄而回。
突厥人放牧为生、逐草而居,自然也是离不开水源的。
此番这突厥南下,其后勤辎重大营就安在了距离桑干河四五里远处,而离突厥兵围攻雁门郡的前线大营则相距有近百里。
而所谓的突厥兵,也不是大隋那般都是职业军人,平素里,突厥是基本没有军士的,全都是一群牧民,等到有了战事,那些个牧民们这才响应王汗的号召,各自带上马匹兵刃出征。
这种下马为民、上马为兵的生活方式让个部落平时基本不需要维持庞大的军事开支,可相应的,也有那么一点儿麻烦那就是,突厥的军队那是真的没有一点儿的纪律
每次打仗的时候,都是成千上万的突厥兵乱哄哄的一窝蜂而上
这种情况下,若是打顺风仗还好说,可一点遭遇败绩,那也是真的很惨
此番跟随咄吉世赶来救火的,大都是咄吉世本部落的牧民,故而也最是眼见营地失火也最是着急上火。听到咄吉世喊救火的命令后,这些突厥兵们便再也顾不得其它,一个个扔下兵刃,拿起牛皮袋子乱哄哄地就跑向桑干河边。
哪成想,就在这些突厥兵乱哄哄的取水之际,一队隋军幽灵般地自y暗处杀出,先是对着突厥兵一通乱shè,然后便纵马挥刀,虎入羊群般地狠狠地撞进了突厥乱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