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3(1 / 2)
邓世昌最满意的地方,就在于这个年轻人的认真和细致,“这片海峡中,可有日军舰船巡弋”
“没有。”邓世昌干净利落的回答,“日本人所拥有的军舰数量,根本不足以让其分兵驻守海面各处,与其如此,还不如集中所有炮舰,以逸待劳的等候着在日本近海和我军展开决战呢”
“不错,不错。”恩寿重重点头,“和我所想的一样。”他忽然又好奇的问道,“正卿,如果你是日本海军的指挥官的话,面对我大清如此威势十足的炮舰,也会选择这样的战法吗”
“这,卑职不敢说。”
“怎么不敢说说说嘛”
“如果卑职是日本海军中一员的话,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避免和中国开战”
“现在不必说这样的话,说说你会怎么选择战法”
“这”邓世昌犹豫了一下,“没有什么战法,如果是我的话,只能尽可能延长战争的时间,却没有更好的破敌之法。可以说,战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注定了输赢的。”
“哦”
“我大清如今有汉阳、武昌、金陵、安庆、天津四处兵器制造厂,及分属于各地的钢铁制造厂,每年能够生产纯钢140万吨;我大清人口总数超过三万万。可用兵员何止千万;而日本,无论国力还是人口,与我大清远甚或者日本人能够想到卑职所想的人能够多一些的话,我等今天也就不必为此奔忙了。”
恩寿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先回舱了。”
“是”
目送管带远去,邓世昌转过头来,凝视着碧蓝色的大海:忽必烈当年就是在这里折戟沉沙的吧只盼着给日本人带来好运气的神风不会再降临在自己这一支船队上吧他胡乱的摇摇头,“别瞎想这种事,好的不灵坏的灵的”
正如邓世昌所期望的那样,从下午四点钟左右开始,海面上的风浪逐渐大了起来,数米高的海浪开始在海面上翻滚,山字级铁甲舰27,700吨的船身如同玩具一般,随着海浪上下摇摆,不需要值岗的士兵一律呆在舱中,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在床位上,闭上眼睛,合十祷告。
在舰桥上,看着满天的雨雾和越来越大的风浪,众人都感到了这大自然天威赫赫的恐怖一个浪头拍打下来,数以百吨的海水落在甲板上,把船头砸进大海,再抬起来,溅起冲天的浪花而海浪的威力之大,也令人咂舌连船甲板上的油漆都给拍掉了
“哎呦”有人大叫一声,手指甲板,众人开过去,同声叫苦:船甲板的一侧安装着的新式液压起吊机硕大的几座螺栓被摇晃得断裂开来,长长的机臂轰然倒塌,正砸在前甲板一号炮塔的正面装甲上轰然巨震中,机臂滑落在地,给海浪冲击的到处乱撞,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中这时候也只有由它去了。
对马海峡上空的雷暴来势之猛烈,破坏力之强是罕见的,这三百里的海途让清军吃尽了苦头,即便是恩寿、邓世昌等多年生活在海上的老行伍,也被折腾得一塌糊涂,吐得满舱绿水儿,臭味熏人。
一直过了北纬39176海域,风浪终于平息,士兵、水手纷纷出舱,前后甲板上的这番凄惨景致,简直让人欲哭无泪炮衣是早就不知被风裹挟着飞到哪里去了,粗大的缆绳和锚链被风吹起,在炮塔基座上砸下深深的印记,炮塔内也流满了海水,顺着扬弹机流到下层的甲板,虽然这些金属制品不会被伤害到,但若是就此不管,用不到多久就会生锈,战时运转不利,可就会带来极坏的影响了。除了这些设施上的麻烦之外,还有水手和士兵,有30余人为风浪摇摆,在舱中撞得七荤八素,身上一片清淤,要随军军医诊治的。
在这之后的日子,天空一片晴朗,海面上无风无雨,顺顺利利的通过日本海,到达了距离目的地大岛还有十二海里的海面上,时间是在六月二十日。
放下锚链,在海面碇泊,清军士兵一边等待友军前来,一边享受着大战前最后的宁静日子。所有人都知道,等来自海参崴和库页岛的海军兄弟一到,就是对日本海军作战的时候的到来,虽然当兵扛枪是男儿本色,但面对即将开始的大战,还是有人心中发慌。这也是人情之常,不必多说。
但让北洋海军没有想到的是,首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来自上两地的友军,而是不知道从何处钻出来的日本远征舰队
第16节 第一次津轻海峡之战2
第16节第一次津轻海峡之战2
胜海舟第一时间知道了中国旅大军港的军舰开始整备物资,即将出发的消息,为这一支中国舰队的目的地,他和担任海军总裁、副总裁有栖川宫仁亲王、榎本武扬,中牟田仓之助等人商议之后认为,日本西海岸自南而北一线的岛根、鸟取、兵库、福井、乃至富山、新泻等县都没有什么可以作为清朝海军驻足的理由,中国人要想使海军的作用最大化,只有两条途径,第一是津轻海峡,通过这里,可以控制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水路;然后通过津轻海峡,绕行日本东海岸,对东京等政治中心进行打击。另外一处则是通过福冈县和山口县之间的下关,绕行濑户内海,进攻神户等经济命脉所在地区。
这种意见获得了海军部所有人的支持,有鉴于此,日本人分别调动军舰,开始布防两处要塞。北上的是以刚刚下水,却没有形成100战力的冢原级铁甲舰奈良号为旗舰,搭配上四景舰中的两艘,分别是松岛、桥立号,再有就是高千穗、扶桑、比睿、千代田、筑紫、海门六艘一级炮舰,共同参战。
而南行的海军则是以秋津洲为旗舰,配以严岛号铁甲舰,大和、千珠、鸟海、爱宕、赤城、八重山等共计八艘舰艇,拱卫日本海防南线这已经是日本所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海军力量了,其他剩余的如富士、宫古等舰船的吨位太小,根本不值一提。
胜海舟很清楚,凭这些舰船,是很难抵抗大清海军的山字级炮舰的,更不用提湖字级战列舰了。他所能做的,也只是尽量拖延时间,若是能够容得英国驻香港、澳大利亚两处的战列舰、铁甲舰几时赶到,日本还有回天之力,否则的话,自己就只有杀身报国啦
因此,他对出征的海军将士的唯一要求就是,若是能够的话,尽量将敌舰引致靠近海岸地区,以岸防炮火协助作战只有这样,威力小于敌舰的己方,才有机会消灭更多的敌人这一次出征津轻海峡,他也正是抱着这样的念头,胜海舟亲自担任奈良号的管带,在他想来,只有用自己丰富的航海、作战经验,才能弥补奈良号船体巨大,但整训未曾完结之下,可能暴露出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