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清山变 > 分节阅读 550

分节阅读 5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更是万千至重之地,臣前往烟台,该处滨临大海,有山无险,有市无城,虽建有通申岗炮台一座,但形势太过孤单,而且只有炮台,并无巨炮,也全然等若空置。”他说,“臣弟和沈葆桢沈大人及许庚身等属员商议之下以为,山东威海,东北旅顺,并两者之中的营口、山海关、昌黎、乐亭等处,同为京畿锁钥之地,而且面对大海,背靠山岭,若是能够得一二忠悃之士,固守一方,则可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矣。”

皇帝很满意,微笑着说道,“所以朕说嘛,你老五只要肯用心, 就没有做不到的。这一次的事情就是明证。”他说,“不过,朕前几天看过你从路上发回来的奏折,其中提到营口、威海、烟台等地的布防情势,说起来固然也算得上是方家之言,但很多时候,在着眼上,你和沈葆桢等人一样,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是。臣弟不学无术,所上奏折,本也是抛砖引玉之言,还请皇上教诲。”

“你们是问题都是一样的,都是将这种国防之事单独的列出来,以为国防是国防、民政是民政,两者如风马牛不相及,殊不知,国家安定,最关乎百姓福祉。你们想想,若是换一个位置,让你们作为普通百姓的一员,每日为生计奔劳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辛苦固然辛苦,但总还算 是有一份可供温饱的活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心中所想的,除了每日能够多赚一点银子之外,大约就是希望尚无天灾、下无人祸的承平年景了。”

他一边说,一边从御案上拿起一本奏折,“这样说来,你们可能不大懂,朕给你们举个例子吧。”打开奏折,他朗声念道,“至于奉天之营口炮台工程,为前关道续昌督修,力求坚致,今始粗完,口外有拦港沙一道,内为辽河,水浅不能通轮舟,经奉天将军及臣弟先后派委记名提督左宝贵等带勇七营防守,该处海滩平衍,无形势可据,无城池可守,只一通商码头,且食水须取之四十里外,唯陆路距沈阳仅三百六十里,应由该将军派队接应后路,以固边圉。”

“山东之烟台,抚臣椿寿委前任济东道李宗岱带八营与登州府蔡国祥分守府城内外,以上二口距直稍远,而距京更远,该省兵、饷两绌,布置不过如此,亦限于力量之无如何。”复述了一遍,他把折本放在一边,含笑问道,“听明白了吗这就是尔等布防海疆战略之中出现的很大的问题。东北一线的旅顺、营口、大连湾等处及山东的威海、烟台等地,除了构筑炮台以为日后固守海疆之用之外,兵士所居住的营房左近,却也不能完全以孤岛一片,悬垂海外之资,单独立世,你们明白吗总要和当地所属百姓自发的连成一团,以点成线,以线为面,用十年的时间,将各地所筑炮台、兵士驻防之地,与所属省份的百姓生活之地,连成一体,这样在有警的时候,即可收前后辉映,彼此兼顾,而临御外侮之势。”

“皇上圣明有此一端,可使我大清兵士面对外敌之际,再无后顾之忧,不但再不必担心为兵、饷各项稍有不谐而致使军心不稳;更有一层,军士心知有百姓在后,则前敌之兵,亦当奋勇矣。”

“还有啊,就是你们在所上的折子中提及的,要在奉天、直隶、山东各省请拨协饷四百万之事,凡军需、军粮、军火、转运、赈抚、津贴、招募等一切款项,以以上各省藩库截留款项,可能够支应吗”

“可以的。臣弟此番办差,会同各省认真计算过,以上之数,在各省而言,都不算巨数,略加检点,即可应付军前所需,且可省却银两往来解运,路上疲扰之苦,故而”

“那也不行。”皇帝立刻摇头,“饷银在本省自筹,隐患多多,所谓善财难舍,朕很知道各省的这些督抚大员,伸手找朝廷要银子,说得难处大有,要他们拿银子出来,更是缘木求鱼。此事不准还是从府库直接拨给,即便会麻烦一点,也好省却种种弊情这样的口子一旦留下,于日后不利。”

奕誴不敢多说,恭敬的答应一声,“是。”

说过这件事,皇帝的心情转为明朗,“这一次老五的差事做得很好。先在热河呆几天,等日后京中海军衙门兴建完成了,你就回京上任吧,至于沈葆桢,以帮办海军大臣,驻节威海,总理海防建设之事。”

“是。”

皇帝想了想,忽然心中一动,“沈葆桢,你府中家眷,现在何处”

沈葆桢楞了一下,“回皇上话,臣山荆现在北京,主持府中中馈之外,为臣在老母膝前尽孝。”

“那,你身边可有伺候之人”

“臣有一本家侄儿,随侍左右,料理臣起居之事。”

“男子天性大而化之,用于伺候人,总是不行的。这样吧,”皇帝嘿嘿一笑,“朕赏你一二女眷,以为从旁伺候差事,让你能够安下心来,办理公事。”

沈葆桢大吃一惊,他是妻子林氏,是林文忠公之女,也是他的表妹,他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夫妻结缡多年,感情非常好,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子嗣传承,妻子倒是说过要为自己纳宠,不过为他一再拒绝,妻子也就不在多提了,今儿个皇帝是怎么想起来这件事的

但君父所赐,非臣下所能固辞,沈葆桢张口结舌了半天,正要说话,只听皇帝说道,“本月初九日的时候,存诚带团从朝鲜国归来,除所献的一万张高丽笺纸,纯白厚直,可做宣麻之用之外,另外还有高丽国所进的女子五人,从中选出一名,赏了给你吧。”

“这,这”沈葆桢羞得面红耳赤,高丽国进献笺纸和美女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事在今年二月间,皇帝移驾热河不久,朝鲜国国主哲宗薨逝,死后无子,改从宗室之内选择了一个12岁的年轻人叫李熙的,承继王位,李熙之父名叫李昰应,年少而聪颖,为其子封为大院君,摄政一切国事,等到朝鲜国上表大清,请求宗主国降旨俞允。

这种事在嘉道朝不过是一些官面文章,有理藩院出面接待来使,由礼部具文,皇帝点头,然后再由礼部出具策文,就是完事,但不料这一次,皇帝竟然动了要将李昰应解回中原,安置居住,而朝鲜国内,则派遣大清官员,帮同李熙及朝鲜百官参详国事的想法,甚至连一旦事有不谐,就准备派兵征讨朝鲜国的人选都安排了下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