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0(1 / 2)
买下来也修不起。
不过这对查盐商来说,却是再合适也没有了。花钱买下来,大肆整修,园中饶具楼台林木之胜,建有两座洋楼,就称为东楼、西楼,西楼北窗之下,修竹万竿,绕以一弯流水,水边建一座亭子,叫做修禊亭。
沿着这一弯流水,曲折而东,是一带假山。山上有问源亭,山下有风月双清楼。绕过假山,一方极大的平地,多植长松,有一座茅檐的厅,题名抚松草堂。西面隔着一道小溪,渡过板桥,是一片梅林,中间隐着五楹精舍,名为寒香馆。
寒香馆后面有一条曲径,粉墙掩映,红楼一角,想来是内眷的住处。到得尽头,向东一转,有一道垂花门,推门进去,别有天地,是仿照西湖三潭印月构筑的一座水榭,四面可通。进门之处悬一块横额,大书退庵二字。
再往西走,有一座罨画轩,轩西便是园子尽处,花绮石癯,别有幽趣,茅亭有一块匾,就题作幽趣处。此外还有题名绚春、沁秋、梯云、揽霞的楼台之胜。建成之后,号称津府第一胜地。
这一次皇上移驾天津,查盐商和胡林翼交好,主动找上门去,请求以自己家的园子,作为皇上临时驻节之地。胡林翼和纳尔经额商议了一番,觉得此地甚是风景优美,作为行宫也未尝不可,便答应了下来。
君臣几个一路走,一路看,不觉红日高悬,赛尚阿等人腰肢虽健,到底也是花甲老翁了,只能匆匆而过,或者遥遥一望而已。
从九曲阑干的退庵走回到罨画轩,皇帝止住了脚步,安闲的在轩中备有的安乐椅上坐下,笑眯眯的摆摆手,“都坐,都坐。把大规矩免了吧。”
轩中地方有限,不能容得所有人驻足其间,恭亲王、军机处几个留了下来,其他人退到轩外,好在气候适宜,倒也不觉得辛苦。
奕从怀中拿出一份奏折,向前一递,“皇上,臣弟昨日接到京中总署衙门派人送来的公文。英国公使文翰爵士已经于昨天早上到总署衙门前来投递公文,公文中说,英国外相克兰顿勋爵派遣的特使已经从伦敦出发,准备就修约一事,与我天朝做正式的会商,其中具体的条件是”
皇帝摆了摆手,“英国人可曾说明以何种理由为会商、修约的前提条件吗”
“是。公文中提及,英国人以为,根据当年中英两国签署的虎门条约中所定最惠国利益均沾条款之权利,英国可以借此援照此例向中国要求修约申请。而且,英国人在公文中提出条件。一、准英人随意往来中国内地及沿海各城。二、确定鸦片为合法贸易。三、进出口货物不得征收内地通过税。四、英使如欲与内地督抚会晤,须立即接见”
念到这里,皇帝就笑了出来,是有意笑得声音极大,表示他的愤懑和鄙视奕的话被他打断,和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说不下去了,“哦,你继续说,把英国人在公文中提出的条件说完。”
“是。”奕含含糊糊的应了一声,把后面的条款念完,分别是:五、肃清中国沿海海盗。六、订定华工出洋办法。七、新订条约应依英文本解释。
皇帝摘下帽子放在一边的矮几上,挠挠略长出一点头发茬的月亮门,喘息了几声,说道,“总署于英人提出这等修约条件,可有什么成议吗”
第107节戒烟之法
第107节戒烟之法
奕是昨天晚上才接到京中发来的公文,也没有和李鸿章等人会商过,闻言想了想,陪着笑说道,“臣弟以为,我天朝与英人早在先皇之日就有过协约,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日所签订之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中有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于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以示平允之语,所以”
说到一半,奕突然想起来昨天在杨村驻防兵营之中,皇帝所说的话,要把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从谈判桌上拿回来圣谕煌煌在耳,自己却说应该准许英人所请这不是求南反北,于皇上的圣意背道而驰了吗
皇帝把奕变颜变色的脸色看得清清楚楚,心念一转,就通晓其中缘故,忍不住笑了几声,“老六啊,这等于夷人所交往之事,你还不是很懂啊”
奕向前一滑,跪倒在轩中,“是,臣弟糊涂,请皇上教诲。”
“有些话啊,朕要是不为尔等详加解说的话,可能会有人认为朕是在故作大言。“皇帝笑呵呵的翘起了二郎腿,“就拿昨天朕说的话来说吧,可能你们都会觉得奇怪,先皇如此天纵之君,尚且为江宁条约一事痛彻心扉,朕又何德何能,敢于与英人做这样一番口舌之争呢这里面有个缘故。英国人的算盘打得很精明,在我天朝与之展开大肆贸易的同时,仍旧得陇望蜀,贪心不足这一次文翰公使递交的公文,说起来不值一提,不过是看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的章程有可供利用之处,便想从中渔利,再分上一杯羹。不过嘛,英国人犯了两个很大的错误。”
皇帝清朗的语音缓缓道来,竟是抽丝剥茧,处处将英夷之心证到了实处奕、贾祯等人暗自思忖,都觉得皇上所言,在在成理,不由得心中赞叹。只是不知道这话中所说的两处错误是何指呢
只听他继续说道,“第一,英国人援引美例,要求做修约之事,却不想想,即使要援引成例,也要在有成例可以援引的情况下才是。美夷修约之举还要等到咸丰六年方可进行,此时英人提出援例,从道理上就站不住脚”
奕眼前一亮,大声说道:“臣弟明白了天下至大至强,总不过一个理字,英人此番在理法上站不住脚,其他所言,也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
贾祯也兴奋起来,碰了个头说道:“皇上所言,一针见血,想来日后便是有英夷进京,只要我等用这番言语答对,彼邦自当在含羞带愧之下,婉然南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