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1(1 / 2)
”
娇娘就是郑夫人的女儿杨娇娘,现在又改嫁给内史侍郎张庭,生活很好,这件事郑夫人也听说了,女儿还写过一封信给她,有和母亲和解之意,只是郑夫人和女儿赌气,至今没有回信。
其实郑夫人只是嘴上硬,她心中怎么可能不后悔,长子家里不给她住,次子又不争气,隔三差五来勒索她,娘家还给她脸色看,她就像寄人篱下一般,日子过得着实艰难。
想着自己从前瞧不起的一个儿子竟然要成为大隋皇帝了,深深的失落感使她这几年一直生活在悔恨之中,如果当年她不那么刻薄,待元庆好一点,自己今天也不至于这样落魄,尤其她年纪渐渐老了,这种无依无靠的孤独感更加强烈。
只是郑夫人极要面子,天性好强,心中虽然悔恨,她却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娘家人,现在家主让她去求杨元庆,她更是不愿意。
郑夫人面沉似水,道:“如果我不答应的话,郑家就要赶我走,那我明天就走好了,墨竹,收拾东西”
“大姊,别别这样”
郑善果吓得连忙拦住她,他也不指望一次就能说服大姊,总是要慢慢来,怎么能让她走,“大姊,这个你若不愿意,就暂时不提了,你就安心住在这里,郑家绝不会赶你走,那我就不打扰大姊休息了。”
郑善果起身告辞了,郑夫人沉着脸对贴身丫鬟道:“墨竹,替我送家主出去”
丫鬟替了一个灯笼,躬身道:“家主,请吧”
郑善果拱拱手,转身向院子里走去,丫鬟在前面替他引路,走到院门口,有另外两个丫鬟在等着他,“家主,请慢走”丫鬟转身要回去。
郑善果忽然想起一事,又叫住了她,“请留步”
“家主还有什么事吗”
郑善果上前一步,低声问道:“夫人房间里的屏风和字画到哪里去了”
丫鬟叹了口气,“生有逆子,是人生一大不幸,家主,我回去了。”
丫鬟转身走了,郑善果这才明白过来,看来,外面传言非虚,他心中不由有些同情大姊,只得摇摇头,转身走了,他得想办法让大姊帮家族去找杨元庆杨元庆率一万骑兵一路东行,这天傍晚,军队到了延安郡肤施县,在县城外扎下了大营,太守和县令都官员都赶来拜见。
这也是杨元庆一路头大之事,每过一县都会有官员前来拜见,他不想见又不好,这是官场规矩,可接见多了,他又不胜其烦。
无奈,他只得忍着,说些空洞的安抚话,听一听当地的情况,最后送走了官员,杨元庆回到大帐内,脱去外袍,刚准备坐下吃饭,这时,亲兵在帐门口禀报,“殿下,有人营门外求见”
杨元庆的头顿时大了起来,皱眉问道:“又是谁”
亲兵上前,将一份名状放在他的桌上,名状也就是拜帖,某某前来拜访,或许约好拜访时间。
杨元庆接过名状看了一眼,心中一怔,竟然是窦抗来求见他。
窦抗此人他当然知道,仁寿四年,他去幽州拘捕了当时的总管窦抗,后来窦抗在唐朝混得很不错,手握大权,怎么他来找自己,难道是窦家也想找后路了
“请他进来”杨元庆令道
第一百三十二章窦氏抉择
更新时间:2013389:19:43本章字数:4932
不多时,帐外传来了脚步声,帐帘掀开,一名满脸大胡子的中年男子跟随亲兵走进了大帐,尽管十几年未见,杨元庆还是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当年被他抓捕的窦抗。
不等杨元庆起身寒暄,窦抗一个箭步上前,把亲兵们吓一跳,想抓住他已经来不及,不料,窦抗却是单膝给杨元庆跪下,沉声道:“罪臣窦抗参见楚王殿下”
他这句话说得非常有深意,一个罪臣二字,话语双关,既是指当年杨元庆抓他之事,同时也是指他现在效力唐朝,把自己的身段降得很低,给足杨元庆尊严,然后为窦家争取权益。
杨元庆连忙上前扶起他,“窦大将军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两人对望一样,都一起忍不住大笑起来,人生的际遇着实奇妙,当年,年仅十五岁的杨元庆率数百军人,设计抓捕了窦抗,当时窦抗还大吼:小贼,总有一天,我们会再见
窦抗说得一点不错,十几年过去了,他们再一次相见,却成了窦抗向杨元庆投降。
两人这一阵大笑,使大帐的气氛立刻缓和下来,杨元庆当然很重视窦家,这是关陇地区仅次于独孤家族的关陇豪强,和李唐有着极深的渊源。
窦轨、窦抗,窦家的两大顶梁柱,一个是当朝相国,一个是蜀中总管,现在是窦抗亲自来找自己,这足以说明窦家的诚意,绝不是试探那么简单。
也由此可见李唐内部的危机已经深到了什么程度,连仅次于宗室的窦氏和独孤氏都来寻找退路了,李唐真的是到众叛亲离的程度。
“窦总管请坐”
杨元庆极为客气,对一切有利于他统一天下之人,他都会以礼相待,尤其是关陇地区,他必须要得到关陇贵族的支持。
正所谓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他杨元庆当年是关陇贵族的死敌,在他建立新隋后,也同样被关陇贵族所敌视。
可当他的实力足以灭掉李唐时,关陇贵族们的态度就变了。开始争相向他投靠,说到底,就是利益二字使然。
两人坐了下来,杨元庆笑道:“我对窦总管的印象,还是十几年前那一面之缘,可今天见到窦总管,竟然发现窦总管一点没有变。还是原来的模样,窦总管驻颜有术啊”
杨元庆倒是说对了,这一直是窦抗很自得之处,他今年五十岁,可从三十岁就起是这副模样,几乎没有变过,让很多人都为之惊讶。
窦抗捋须微微笑道:“关键是我这蓬大胡子,二十年来。形状一直没有改变过,所以大家都以为我驻颜有术,可把这胡子刮去。估计没几个人能认识我了。”
“呵呵窦总管的真面目是什么样子,说实话,我真的很感兴趣。”
窦抗眼睛里闪过一道亮光,随即又眯起眼睛道:“殿下和十几年前相比,倒是变化很大,完全不一样了,这威仪,让我想到了当年的高祖。”
窦抗极善于溜须拍马,他竟把杨元庆比作文帝杨坚,也就是暗指他有统一天下之相。
两人聊了半晌。其实就是为了缓和气氛,为接下来的谈正事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