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天下枭雄 > 分节阅读 610

分节阅读 6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围肯定保不住了。

但若把关内道的势力范围拱手让给秦王,李建成又决不愿意,他只得小心翼翼问道:“父皇准备怎样处置皇叔”

李渊明白建成的意思,他肯定是想力保李神通,但李渊却对李神通很失望,这个失望并不是李神通的策略有问题,而是他的动机。

他不肯进攻凉川县矿山,反而率军南下,远远和隋军对峙,这显然是避战,害怕自己的军队被歼。

而隋唐之间在关内道的势力犬牙交错,迟早会为了争夺关内道有一场大战,以这次李神通表现出的怯战,也就注定将来他将来保不住关内道,若不是看在他是自己族弟的份上,连河西道也不给他。

想到这,李渊冷冷道:“你皇叔违背朕的旨意,抛下驸马南逃,以至于我们遭遇极大被动,丘行恭阵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朕已决定让他回河西,不要再管关内道军务。”

李渊的语气很坚决,不给李建成求情的机会,李建成很无奈,父皇既已决定,就很难再挽救皇叔,他只得抛出第二套方案。

“父皇,这次柴绍坚决执行父皇旨意,宁死不退,力保大唐尊严,儿臣认为,让柴绍来守关内道更加明智,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渊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他不可能把关中和关内道全部给次子世民,那样太危险,权力平衡才是王道,柴绍是从龙派,交给他最为合适。

只是这话不能说得太早,说得太早,世民就无心替他去解决会宁郡危机,李渊心中跟明镜一样,他知道该怎么办

“这件事让朕再考虑考虑,从长计议。”

“二弟,你赶去陇西至少要两天,点兵出发到会宁郡还要两三天,时间来不及了,不行我要问父皇要一支兵马,我亲自领兵去救援。”

李秀宁比李世民大两岁,他们是同父同母姐弟,感情深厚,此时她急于去救自己夫君,执意要见父皇。

“三姊,父皇已做出安排,就是让我去援救姊夫,而且朝中军权自有制度,父皇不可能给你军队,要不然这样”

李世民沉吟一下道:“我把我的三千护卫军交给你,你可先去援助姊夫,我随后从陇西郡出兵北上。”

李秀宁大喜,她知道二弟的三千玄甲军是精锐中的精锐,由大将尉迟恭统帅,战斗力极强,有这支骑兵,再加上公主府的五百亲兵,足以救援夫君。

她深深施一礼,“二弟之情,姊姊记住了,他日一定还你这个人情。”

李世民苦笑一声,为了拉拢柴绍,他已经付出大将丘行恭的性命,现在又把最精锐的三千玄甲军给三姐,这个人情真的不小,但愿柴绍能领这个人情,慢慢偏向于自己。

一个时辰后,李秀宁率领三千玄甲骑兵贺若五百亲卫离开了城外军营,风驰电掣般向西北方向奔去,赶去会宁郡救援自己夫君。

第二十八章二次谈判

更新时间:201313122:05:08本章字数:5222

一大早,唐朝正使萧瑀、副使宇文士及便来到晋阳宫前,等待楚王杨元庆的接见,两人都显得有点心事重重。

萧瑀刚刚接到皇帝李渊的秘密手令,同意把会宁郡北部的矿山划给隋朝,但条件是把南阳郡和淅阳郡返还唐朝。

萧瑀的心事就在于杨元庆肯不肯让步,事实上,无论中原两郡还是会宁郡都原本是唐朝的地盘,被隋朝夺去,用来讨价还价,做无本生意。

尽管隋朝很横蛮霸道,但这又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唐朝刚经历中原之败,不得不忍辱负重。

可就算如此,唐朝还得承受隋朝的漫天要价,萧瑀觉得自己就是大唐最屈辱的人,堂堂相国,一国之使,居然还得站在宫门口等待召见。

宇文士及是以御史的身份担任副使前来,这个机会是秦王李世民给他争取得来,但宇文士及并不是为了公事,他是为了妻儿,他希望能利用这次机会,把自己妻儿接回长安。

他知道自己的妻儿就住在晋阳宫内,离他只有咫尺之遥,可对他而言,这咫尺之遥却仿佛相隔天涯,令他黯然伤神。

“宇文御史”

萧瑀瞥了他一眼,有些不满地拉长了声音,“应该以国事为重。”

宇文士及默默点头,“是卑职明白。”

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出宫门,上前拱手问道:“请问,是唐使萧相国吗”

萧瑀负手道:“正是”

侍卫依然不卑不亢道:“楚王殿下有请萧相国,请随我来。”

萧相国心中十分苦涩,按照正常的礼节,像他这样级别的使者,应该有专门的贵客驿馆招待,他们却自己掏钱住客栈。

会见前,应该进宫在迎宾房休息等候,他们却站在宫门外吹干风。等了足足快半个时辰。

迎客时,应该是对等的相国来迎接他们进宫,不料竟然只是一名侍卫来引路,令萧瑀忍无可忍。

他阴沉着脸。刚要发怒不见,宇文士及却淡淡提醒他道:“萧相国,应以国事为重”

萧瑀狠狠瞪了宇文士及一眼,只得忍住这口气,跟着侍卫进宫了

此时,杨元庆正负手站在窗前远远眺望大门,他已经看见侍卫带着两名唐朝使者向晋阳宫内走来。为首之人应该就是萧瑀,杨元庆嘴角露出一丝会心的笑意。

萧瑀居然没有赌气而走,忍住了屈辱,足见唐廷想解决南阳两郡和战俘问题的迫切心情。

很好,可以和他们谈一谈条件了,杨元庆转过身,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书法上,由虞世南手书。上面写着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他杨元庆的座右铭。做人要有野心,要有眼光,要有魄力,要敢作敢为,这就叫君子自强不息。

但仅仅有野心和魄力还不够,还必须有雄厚的实力,没有雄厚的实力,野心和魄力也只是纸上谈兵,徒给人添饭后笑料耳,这就叫厚德以载物。

两者相辅相存。他杨元庆欲取天下,心胸是足够了,但实力还有所欠缺,军队不足,财力不够,整个大隋的实力还略逊一筹。他还需要厚积薄发,积蓄力量。

杨元庆凝视着墙上的字,这时,门外有亲兵禀报:“启禀总管,唐使带来了,在紫微阁外等候。”

杨元庆从沉思中醒来,便命道:“带他们到我的议事堂,顺便叫一下杨相国和韩御史。”

虽然他故意以冷淡的方式让萧瑀倍感屈辱,但到正式谈判之时,杨元庆还是用对等的礼节,他走到楼下议事堂门口,正好遇到了匆匆赶来的相国杨师道。

杨师道出任纳言,主管门下省,这一次杨元庆准备让他出面和萧瑀面谈。

“殿下”杨师道笑着向他拱拱手。

“唐相萧瑀要来谈判,你就代表我和他先谈谈吧”

杨师道一怔,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这件事他从头到尾都不知晓,让他怎么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