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9(1 / 2)
,他只是想证明他有的内部消息,证明他的论调正确,却不料说话不慎,引来很无数人的鄙视,就连眼前这个裴家子弟语气中的嘲讽,也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来。
王济中有些恼羞成怒,恶狠狠道:“不是王氏拿第一,难道还是你裴家拿第一不成”
裴清松冷笑一声,“我只是觉得王兄有点太幼稚了,我可以告诉你,王家拿不到第一,裴家也拿不到第一,杨元庆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取河北,所以河北名门世家才是这次科举的重点。”
十几名国子学生徒就坐在裴清松身后,他们面面相觑,那名来自上党郡的士子忍不住问道:“裴兄,照你这种说法,这次科举不可能公平,大部分人都只是做陪衬吗”
裴清松摇摇头,“盛世都没有什么公平,何况乱世,这个天下还是门阀世家的天下,杨元庆想争夺天下,他就必须靠门阀世家的支持,像裴家和王家他已经恩宠过了,他不可能再让两家子弟大出风头,裴家和王家加起来能考中十人就不错了,所以我说河北名门世家才是这次科举的重点。”
“可是丰州科举就很公平,录取人中一大半都是寒门子弟,这又怎么说”国子学生徒中有人还是不服气道。
裴清松不屑地一笑,“那是因为丰州科举压根就没有名门世家去参加考试,你们不想一想,第一名不就是京兆韦氏吗真的公平么再说,丰州科举的背景是丰州急需人才,而这次太原科举的背景是杨元庆发动河北攻势的前夕,他急需得到河北士族支持,此一时,彼一时也”
有的事情不能说破,说破就会惹出事端,裴清松也想不到,他在进士酒肆的泄露天机竟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向各位求月票支持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四十章轩然大波
更新时间:2012113017:33:14本章字数:4897
次日一早,杨元庆带着丹阳公主杨芳馨前往晋阳宫去觐见少帝杨侑,或许是因为和江佩华在一起的缘故,杨芳馨来太原路上那种凄凄惨惨的神情此时已经看不见了,变得神采飞扬,受到江佩华的影响,她对杨元庆的态度也没有从前那样冷淡了。
杨元庆骑马而行,跟随在马车旁边,四周又有数百名亲兵护卫。
“公主殿下,昨晚休息可好”
杨元庆在马车旁笑问道,他本人则恢复得很好,和家人在一起,只经历一夜,他一路跋涉的劳顿都消失了,格外地精神抖擞。
杨芳馨却没有出声,半晌,她才小声问:“杨总管,你会不会让我住进晋阳宫”
杨元庆感觉到了她心中的不安,便笑问她道:“你自己愿意住到晋阳宫吗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安排。”
杨芳馨却不肯说自己想留在杨元庆府中,她转个弯说:“如果阿姊也住进晋阳宫,那我就愿意搬去晋阳宫,反正,我想和她在一起。”
杨元庆呵呵一笑,“我明白了”
“杨总管”
马车里,杨芳馨又忍不住问道:“冰儿说你是世间最宽容仁厚的男人,你认为自己是吗”
“我是她爹爹,对她来说,当然是世间最宽容仁厚的男人,你不是同样认为你父亲是天下最好的人吗”
“是的”
马车里杨芳馨低低声道:“我的爹爹是天下最慈爱、最宽容、最善良之人,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他。”
沉默了一会儿,杨芳馨又小声道:“杨总管,谢谢你”
“谢我什么”杨元庆不解地问。
“谢谢你尊他庙号为武帝,没有用炀、衰、哀、末、纣这样的字眼贬低他,我听说唐朝贬他为炀帝,杨总管,我希望你能战胜唐朝。”
杨元庆点了点头,“公主殿下,你要记住这一点。唐朝是我们的敌人,不光是我杨元庆的敌人,也是你的敌人,是大隋的敌人,你就算对我杨元庆不满,也不能赞美敌人。”
“我不会,我绝不会去赞美一个贬我父亲为炀帝的敌人。”
晋阳宫位于北城外,需要从北城出去。杨元庆的队伍转到了晋阳大街上。晋阳大街是太原城的中轴主干道,笔直地连接南城门和北城门,一直延伸出去。最后的终点便是晋阳宫的正门,晋阳门。
他们刚到晋阳大街,却听见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喊声传来。只见黑压压的人群从南面向北而来,令杨元庆吃了一惊,他一摆手止住了队伍,这时他看清了,绝大部分都是穿着儒袍的士子,而不是顶盔冠甲的士兵,这使他稍稍松了口气,刚开始他还以为是军队入城了。
杨元庆的眉头随即皱了起来,这些士子打着横幅。挥舞手臂,很明显是在示威游行,发生了什么事他立刻对一名亲兵道:“去打听一下,出了什么事”
亲兵催马飞奔而去,杨元庆则命手下加快速度,先去了晋阳宫。
一只小小蝴蝶煽动翅膀可以引起千里外的暴风雨,裴氏子弟裴青松不经意的一番话泄露了天机。引发了这次轩然大波,几十名国子监士子经过一夜的串联,发动了三千名国子监士子的游行请愿。
他们打着巨大的横幅,不要门阀,要公平。抬着孔子的塑像,浩浩荡荡在晋阳大街上的游行。不断吸引从各地赶来参加科举的士子一并加入到游行队伍中,一个时辰后,游行队伍已经达到两万余人,盛况空前,引来了数十万太原民众夹道围观。
京兆府出动了数百名衙役维持秩序,九门军也奉命出动了五千骑兵在游行队伍的前后左右巡哨,唯恐引发其他严重事情。
“科举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