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8(1 / 2)
能称呼李世民为二郎的,只有裴寂、刘文静、武士彟、高士廉等寥寥数人,其中裴寂和李世民关系最好,上次李世民射杀兄弟李智云引发的危机,正是得力于裴寂的大力周旋。才终于使李渊原谅了儿子,李世民也因此对裴寂深为感激。
李世民还礼笑道:“刚刚赶到,父亲想让我赴河东救援太原。”
提到河东,裴寂神情有些黯然,尽管他知道李叔良会败,却没想到竟然全军覆没,这令他难辞其咎,他叹了口气。“河东之战。我们轻敌了,认为杨元庆不可能这么快南下,却没想到他的骑兵几天便杀到了。叔良之败,我也有责任。”
李世民很了解裴寂,裴寂很有才能。不过他的才能不是策划谋略,而是后勤安民,父亲这次把裴寂用作叔父的谋士,而没有用刘文静,这是父亲用人失策,他见裴寂一脸沮丧,便安慰他道:“长史不用太过于自责,杨元庆是天下之枭雄,以一己之力抗击三十万突厥军。他不是你们能应对之人,这是父亲在用人上的失策,和裴长史无关。”
李世民的安慰使裴寂心中顺畅了很多,他向两边看看,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道:“虽说是这样,但二郎切不可说是主公用人失策。主公入关中不久,威信还未完全建立,不可让此事影响他的威信,这对大局不利。”
李世民默默点头,“我明白了。多谢长史提醒。”
这时,一名侍卫走上前施礼。“裴长史,丞相请你进去。”
李世民和裴寂一起向内殿走去。
李渊正在房中安排东征兵力,这次他准备用五万人去救河东,世民本身带了两万人回来,他还须出兵三万,还有粮草安排,他也承认第一次出兵有点仓促了,这一次他不敢再大意。
“丞相,秦公和裴长史来了。”
李渊精神一振,他就在等世民回来,连忙道:“请他们进来。”
很快,李世民和裴寂走进官房,两人一齐施礼,李渊摆摆手道:“坐下吧”
裴寂今天来见李渊,是想汇报闻喜裴家之事,不料正好遇到了李世民前来商议二次出兵,相比之下,河东裴家便显得微不足道了,他也不再多言,静静坐在一旁旁听。
李世民坐下便问:“父亲,现在河东局势如何了”
李渊取出一卷情报,递给李世民,“这是今天上午刚刚收到太原快步,你自己看看吧”
李世民打开情报,看了一遍,眉头微微一皱,太原城战事激烈,四弟元吉紧急求援。
“父亲,杨元庆似乎是想在我们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太原城。”
李渊忧心忡忡,叹息一声道:“我现在很担心元吉守不住太原,令我前功尽弃,太原若失,河东难保,我将痛折一翼。”
李世民眼睛盯着地板,嘴唇动了动,“父亲”
他还是忍不住道:“父亲为何一定要争河东”
“你说什么”李渊目光阴鹜地盯着李世民,怒火开始在他眼睛里慢慢升起。
李世民鼓足勇气道:“孩儿认为现在应该集中兵力争夺关陇河西,如果争夺河东失败而实力大损,再回头争关陇,恐怕就不会那么容易了,先放弃河东,将河东兵力钱粮撤回关中,全力争夺关陇,等我们巩固了关陇,然后再调头争河东,这样其实也是一样,但关陇我们已经拿到了。”
裴寂非常了解李渊,他眼看李渊要发作,连忙打圆场道:“二郎的意思是说,我们夺取关中才两个月,立足未稳,不宜四面出击,二郎是担心我们实力不足,难以支撑两线作战。”
李渊刚刚要发作的怒火被裴寂的圆场略略压下去了,他忍住心中的恼怒,尽管用一种平缓语气道:“今天上午我和独孤震以及窦威详谈过,他答应会说服其他关陇贵族,全力支持我们争夺河东,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想不想两线作战,而是太原城已经展开激战,想退也退不回来了,要么去救援太原,要么就眼睁睁地看着你的兄弟被杨元庆杀死。”
说到这里,李渊又瞥一眼李世民,冷冷问:“你还想再死一个兄弟吗”
李世民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他知道父亲不可能放弃河东,连忙跪下道:“孩儿绝无此意,孩儿愿竭尽所能,救援太原。”
“不是竭尽所能,而是一定要保住太原”李渊拉长了声音。
李世民嘴唇动了动,最终没有开口,裴寂却明白他的心思,对李渊道:“就怕还没有赶到,太原就失守了。”
李渊哼了一声,“如果是这样,我可以不怪你,但你不能以此为借口,故意拖延行军时间,如果是那样,我不会饶你。”
“孩儿不敢”
李渊脸色又缓和了一点,他飞快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对他改变态度表示满意,语气也轻柔下来,“这次你率军东征,除了你从陇西带回的两万军外,我会再给你三万人,还有从薛举那里缴获的三万匹战马也全部给你,至于军粮物资你不用担心,我会把河东城作为你的后勤基地,河东各郡还有三万军队,也由你全权指挥,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今天晚上就连夜出兵”
李世民心情沉重地回到城外的军营,走进大帐,正在整理文书的谋士房玄龄笑问道:“丞相命几时出兵”
李世民叹了口气,坐下来道:“父亲命我今晚就连夜出兵,可另外三万军在哪里都不知道,让我怎么出兵还有三万匹战马配给士兵,仅训练配合作战就需要一个月时间,真的太仓促了,千头万绪乱成一团,我都不知该从何入手。”
“马匹可以交给长孙无忌去安排,军队责令兵部在天黑之前调来,粮草后勤你不用考虑,你只管下令士兵休息,晚上出发,然后你也倒头睡觉,等黄昏时,我叫你起来收拾东西,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