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5(1 / 2)
、爆炸声,火光四起,烟尘漫卷,剧烈的爆炸声掩盖住大食骑兵的马嘶长鸣和歇斯底里的惨叫声。
“继续发射”南霁云再次下令。
训练有素的火器营接连发射了三轮撼天雷,然后也不管战况如何,就立即撤离。
作为冲锋主力的陌刀军和神策军两万人早就跃跃欲试了。
田可馨回头扫了南霁云一眼,令旗高举。
南霁云手里的长枪遥指前方,怒吼道,“神策军都有,随本将冲锋”
李嗣业也大喊一声,“儿郎们,随本将冲啊,灭掉大食军马,陛下当有重赏”
一万神策军和一万陌刀军分别从两侧冲了上去,与乱成一团的大食骑兵展开了激烈的鏖战。
而就在这个时候,郭子仪率六万军马也追击了过来,伊斯里的这支大食军马落入前后夹击之中,又被中华军马的火器吓破了胆,兼之寡不敌众,稍一碰撞,就开始溃不成军。
有一部分与李嗣业的陌刀军展开了惨烈的对战,而一部分则被神策军神出鬼没的火箭发射搞得心惊胆战,四散而逃,正好落入郭子仪的包围圈。
从正午时分到黄昏日落,两个时辰的功夫里,伊斯里几乎全军覆灭。而逃走的数百大食骑兵,乃是郭子仪按照皇帝的命令故意放跑的。
葱岭之上,首战告捷。
只是以十万军对战两万大食骑兵,胜则胜了,却并不能说明什么。真正的生死决战,还在后面。
第二卷步步惊心 第465章昭武归化
第465章昭武归化
第465章昭武归化
中华大军首战告捷,伊斯里的两万黑衣大食骑兵全军覆没。康国王城西面的旷野上,血气弥漫尸横遍野,几乎震动了整个昭武九姓之地。
而就在此之前,驻扎在康国王城的昭武九国联军已经起了内讧,联军统帅康国国王史来贺被大王子可查软禁在王宫之中,当日晚间,可查等三个王子就率康国本部两万兵马撤离王城,向中华大军大营飞速行进,举白旗以示归顺之意。
可查在率军投诚的路上,得到了黑衣大食军马覆灭的急报,由此,他归顺中华王朝的信念更加坚定。而康国军中,一些意志不坚定犹自有些摇摆的权贵,也瞬间没了动静。
虽然目前中华皇帝还没有向昭武九国用兵,但从他一举歼灭黑衣大食两万骑兵的一刻起,就爱已经意味着昭武九国全部被收复了,再次置于中原王朝的铁腕统治之下。
而中华皇帝的铁腕,远远比大唐皇帝更厉害,昭武九国人早就听闻西域诸胡被去除国号化为州县的消息。换言之,从现在开始,等待着昭武九国王族的命运将是家国倾覆。
说起来,这也是史来贺等国王不肯投诚、组成联军准备顽抗到底的关键性因素。
国家再小,也是自成一国。而国王就是至高无上,权力一手遮天。但若是成了中华王朝的虚置王爵,他们的富贵或可保全,但权力却彻底被颠覆。
为了配合郭子仪剿灭黑衣大食骑兵的战役,张瑄举大军主力缓缓向前推进了数十里。
大营。帅帐。
张瑄先是接到了伊斯里两万骑兵全军覆没的捷报,然后又接到了康国王子可查率两万康国军马投诚的奏报。
“报,陛下,康国王子可查率军归降,已到帐外,求见陛下。”
张瑄淡然一笑,摆了摆手道,“宣他进来。”
可查独自一人毕恭毕敬地诚惶诚恐地走进皇帝的大帐,跪拜在地朗声高呼,“臣康国王子可查,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可查伏地不起。
张瑄笑了笑,“可查王子,平身,赐坐。”
“可查,朕听说昭武九国组成联军,号称军马十万,驻扎康国王城,意欲与朕决一死战,而联军统帅就是康国国王史来贺。你为史来贺之子,何以率军来投朕史来贺何在”
张瑄的声音虽然温和,但却充斥着一股无形的威势,给可查以极大的压力。
可查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中华王朝开国皇帝,还是执掌数十万大军兵权的铁腕统帅,弹指一挥间樯橹灰飞烟灭。
可查恭谨地抱拳低低道,“回陛下的话,可查虽是史来贺之子,但却心系朝廷。可查曾再三劝谏,要求父王率军归降,不要与天军为敌,只是父王一意孤行。可查无奈之下,只得行此下策,将父王软禁于王城,然后举兵出城归顺陛下。”
“可查率康国军马纳土归降,一为保全家族,二为康国上下二十万国民免遭战火涂炭。请陛下明鉴。”可查的话很直白,也很实在。
张瑄倒是也没有料到可查如此“直白”,忍不住嘴角浮起一抹玩味的笑容来。这是一个有头脑的聪明人,但远远还谈不上什么忠诚度。
张瑄深知可查这种人,极善于见风使舵,如今中华大军得势,他便毫不犹豫地倒向中华王朝,可他日若是大食人再次卷土重来,他肯定也还是会第一个改弦易辙,投向大食人的怀抱。
不过,对于张瑄来说,可查却是可以利用之人。这种人相对而言,还是可以使用的。只要大局安定,他便不会有异心。
张瑄一念及此,也不再给可查说那些没有营养的废话,他直截了当地淡然道,“好,可查王子深明大义,弃暗投明,朕心甚慰。”
“宣旨。”
“可查王子率康国军马来投,为朕平定昭武九国立下大功。特此册封可查为昌康郡王、大将军,入我军中为将,统帅本部兵马。”
张瑄圣旨一宣,可查狂喜,感激涕零地叩首在地连连谢恩不止。
皇帝这么册封,就相当于将本来属于康国国王史来贺的王爵给了可查,而且还册封他为大将军,统帅本部兵马入军中效力。由此一来,可查几乎是一步登天,就算是康国灭了,他也算是一个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