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时空走私专家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的家庭教育”

“呵呵。我们一家人不是过地挺好的嘛”邵东阳苦笑了一阵,心里嘀咕道:“哎,我做人真的有点失败。如果以后我们地孩子乱情的话,我都不知道如何教导他们了。不过,我的儿子多找几个老婆,我还是支持地,不过,我地女儿嘛,一定要找优秀钟情的好男人。”

当然,邵东阳这样地想法。可不敢告诉朱晨黎,朱晨黎可想着自己的儿子能够专情一些,虽然邵东阳不能对她一个人专情,她把“希望”转嫁到了自己地儿子身上。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扶桑和华夏交恶之后,扶桑的失业率大幅提升,这让扶桑的首相日子不好受,失去华夏这篇庞大的市场,扶桑每天有大量的企业因开工不足而破产,当然,扶桑的首相来自国内其他政党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只要寄托和平谈判。

在联合国主席的主持下,9月16日,华夏政府和扶桑政府在台湾省台北市就两国之间的和平停战之事进行了磋商。

华夏一方代表团团长外交部部长唐凯歌,首先提出了华夏政府地要求:“首先,扶桑政府要答应以下两个条款,如果扶桑政府不答应,和平停战之事无需再谈。”

扶桑代表装了一会孙子,请唐凯歌先说那两项条款。

“第一,扶桑政府要公开表述台湾、钓鱼岛列岛是华夏的领土,信奉一个华夏的原则;第二。扶桑政府要公开承认二战期间,扶桑侵略军向华夏百姓犯下不人道的伤害,并向华夏政府赔偿十三亿元人民币。”

对于唐凯歌提出的要求,扶桑代表团无条件接受了。

两项条款接受之后。后面的谈判就很容易谈了,华夏政府并没有要求扶桑政府为这次战争赔款,知道就算扶桑政府答应了,扶桑的民众也不会接受,这样扶桑的政府必将倒台。当然,华夏政府无条件接管了扶桑政府设立在钓鱼岛海域的各项设置,包括石油开采设施。至于扶桑俘虏问题,华夏政府表现很大度。没有要求扶桑政府拿出赎款。

在华夏政府的要求下。和平停战地协议推延到9月18日。

天京时间下午六点整,华夏政府和扶桑政府的代表签下了和平停战协议。国内外上十余家派出代表来到签署和平停战协议的现场,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

据有关机构统计,这一个时刻,共有十亿多华夏百姓对着电视收看现场直播。

这一天,华夏的民众腰杆子一下子挺着了,很多人少了崇洋媚外地坏毛病。据说,这天很多华夏男子在床上超常发挥,表现出了一个男人具有的魅力。显然,邵东阳在这一天,还是和往常一样,发挥出了惊人的能力,独龙戏二凤,最后,在柳如烟和朱晨黎的连连讨饶声中到了巫山。此时,章若水和鲍秀丽身怀六甲,邵东阳可不敢招惹她们,不然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后悔都来不及了。

九月十八日,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华夏人深刻记住的日子,八十四年前,也就是1931年9月18日,那天傍晚,扶桑关东军在华夏东北炸毁沈阳柳条湖的一段铁路,反诬华夏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华夏东北军北大营。这是由扶桑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华夏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华夏东北军和扶桑关东军。

根据冲突爆发地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华夏东北地区称为满洲,扶桑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和平停战协议签下后,在华夏政府地引导下,国内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其实,就算没有政府引导,新闻媒体也会广泛报道。

很多电影院开始播放抗战题材地电影,还有电视台也播放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因为反响热烈,有多有见识得制片商开始投资拍摄抗战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不是电影和电视剧是重拍。

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抗战歌曲松花江上重新风靡华夏大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地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地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很多年轻人喜欢哼唱几句,不过,他们根本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历史,根本无法深刻体会松花江上歌声中地悲壮,但是。华夏越来越多的民众以生活在现今的华夏而自豪,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献身国防建设,同时,拥兵人士也越来越多,当兵的人退伍之后,找工作更容易了,很多企业招收员工时,直接标明招收退伍军人。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好合适的工作,而见到退伍军人容易找工作。很多工作岗位,他们争取去做,可是别人不要他们,有不少大学生这样感叹:“知道当初。我就去当兵了,大学四年毕业后,居然找工作比过一个当了两年义务兵的高中毕业生除了“九一八”事变被广泛报道外,国父孙中山的一些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至于和老毛做敌人的老蒋被媒体和谐了,极少有媒体踢到这人物,当然很多时候,也被一笔带过的提到几次。“五四”青年运动也被媒体抬了出来。引起了很多华夏青年地豪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扶桑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取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华夏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扶桑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扶桑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华夏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扶桑。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华夏人民的强烈反对。

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华夏要求的消息。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天齐集天安门示威地计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