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1 / 2)
阳,是为了震慑盘踞在薛郡的英布大军。
还有传言说,英布已经跟刘邦翻脸,不但抢占了名义上划归齐国的薛郡,还发兵攻占了东海、泗水两郡,甚至还收编了两个郡的数万汉军,也不知道传言是真是假,如果属实,则对于大楚国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尉缭皱眉道:“不到四百里,急行军四天就能赶到。”
百里贤说道:“也就是说,要想抢在韩信大军到来之前渡河,是绝对不可能了。”
“可恨”项庄恨声道:“这个韩信,还真是刘邦的忠实走狗啊,刘邦老儿都已经灰溜溜地滚回关中了,韩信居然还这么上赶着替他卖命”说此一顿,项庄又道:“军师,要不我先带一万精骑借瓮渡河,也给韩信来个半道伏击”
“不,这绝对不行。”尉缭赶紧制止道:“上将军,韩信乃当世有名的大兵家,此人在临阵指挥上,可谓亘古无人能及,先不说能不能伏击成功,既便侥幸伏击成功,一万骑兵在兵力上也还是太单薄了,要想击溃韩信大军,只怕远远不够。”
项庄默然,骑兵最大的优点就是超强的机动力,如果打阵地战,轻骑兵还真奈何不了韩信的步兵集团,除非楚军拥有足够的重骑兵如果楚军拥有足够的重骑兵,则不管韩信在指挥上有多厉害,楚军也能像碾碎蚂蚁一样把齐军给碾碎。
然而,楚军只有区区两百余骑重甲铁骑,数量实在太少
百里贤也道:“上将军,我军兵少而马多,委实不宜分兵。”
百里贤的担心也是不无道理,楚军原本就只有两万余骑,却要看顾将近十万驮马,外加四千多降卒,这四千多降卒虽然降了大楚,可军心并不稳固,一旦有个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只怕立刻就会溃逃,甚至是哗变
所以,一旦项庄带着上万精骑过了河,剩下的一万骑兵就未必照应得过来了,搞不好贯高、赵午也会生出别样心思,不管怎么说,赵国现今也有十万大军,如果楚军主力都驻在北岸,赵军未必就敢轻举妄动,可如果分了兵,那就难说了。
项庄闷声道:“那怎么办等韩信大军一到,再想过河就难了。”
百里贤剑眉轻蹙,摇着羽扇只是沉吟不语,显然,一时之间他也没什么好办法。
尉缭捋了捋颔下漆黑如墨的长髯,忽然说道:“上将军,韩信之所以发兵,未必就是为了替刘邦卖命,如果老朽没有猜错的话,韩信此来应该是为了一样东西”
“一样东西”项庄顿时瞳孔微缩,沉声道:“军师是说,秦王玉玺”
第197章 献玺
尉缭点了点头,又道:“上将军,其实有句话老朽很早就想跟您说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不过今天,老朽却是非说不可了。”
项庄默然,他隐隐已经猜到尉缭想说什么了。
果不其然,尉缭径直说道:“上将军,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吧。”
百里贤闻言顿时脸色微变,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百里贤本能地想要反对,不过话到嘴边又被他硬生生地咽回了肚子里。
仔细想想,尉缭的话似乎不无道理。
项庄还是沉默,心里却难免有些不舍。
尉缭叹息一声,耐心地劝道:“上将军,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呀”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尉缭已经把话说得很直白了,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前,占有秦王玉玺只会给项庄带来灾祸。
项庄默默点头,尉缭的话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历史上,三国名将孙坚不就是因为私藏玉玺,结果遭到刘表伏击、兵败身死袁术不就是因为得到了玉玺,才萌生了称帝的念头,最终惨遭群雄围攻
那么,真的把秦王玉玺献给韩信项庄还真有些舍不得,这可是至宝啊
不过,把秦王玉玺送给韩信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无疑是一招妙棋
韩信得到了秦王玉玺,则他跟刘邦之间的关系立刻就会变得非常微妙,刘邦虽然是名义上的诸王之首,可汉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兵力,都无法跟齐国相提并论,一旦韩信拥有了秦王玉玺,他就再不可能奉汉王诏令了。
没错,韩信是个讲信义的人,对刘邦也的确是感恩戴德。
可是,人性是非常之复杂的,韩信的内心世界究竟如何,谁也猜不准、摸不透,但仔细分析,还是有迹可寻的。
在没有发迹之前,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在击灭齐国后,又果断上表给刘表请封假齐王,这说明韩信不但是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同时又有点小骄傲,可能还有一点点缺心眼,不太懂得权谋机变之术。
后来,楚汉争雄、相持不下时,武涉游说韩信叛汉自立,却遭到了韩信拒绝,范阳辩士蒯彻也劝韩信自立,韩信同样不为所动,还说出了当年刘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这一番感人肺腑的话,由此可见,韩信又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像韩信这样一个复杂的人,他又是齐国的国王,军队比刘邦多,人口比刘邦多,国力比刘邦强,打仗更是天下无敌,一旦他得到秦王玉玺,再献给刘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可以从当初他灭齐之后上表请封假齐王反推得出结论。
当初灭齐之后,韩信首先想的不是把齐国交给汉王刘邦,而是上表请封假齐王,那么现在,韩信在得到秦王玉玺之后,首先想到的也绝对不是把玉玺献给刘邦,而是将玉玺据为己有,因为秦王玉玺能给韩信带来更高的荣耀帝位
因为前面分析过,韩信骨子里也是个有野心的人。
当然,韩信也很重情义,因此只要刘邦不做出太过分的事,韩信绝对不会主动跟刘邦交恶,在刘邦有生之年,韩信也不太可能登基称帝,但在刘邦死后,在韩信心理、道德上的这道枷锁卸下之后,他多半就要称帝
正因为韩信重情义,在项庄献上秦王玉玺后,他就再不会为难楚军。
因为古人极重名分,像秦王玉玺这样的宝物,其分量绝然不比一个国家来得轻,韩信从项庄手里得了这样的天大好处,如果还要继续为难楚军,别说他自己过不了心理关,就是整个天下的世族豪强也要唾骂他了。
更重要的是,项庄献出玉玺之后,齐楚之间的关系将极大缓和,三五年后,既便刘邦再起大军讨伐大楚,韩信也多半不会再来凑这个热闹了。
咬了咬牙,项庄回头吩咐晋襄道:“去把武涉先生找来。”
当天晚上,武涉就乘坐一条小船趁着夜色的掩护悄然渡过了河水,武涉随身还带着个小包袱,里面装的就是天下各路英雄梦寐以求的秦王玉玺当然,武涉并不是一个人,还有呼延正德随行:“保护”,秦王玉玺天下至宝,项庄不能不慎重。
至于为何只派呼延正德,而不派别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呼延正德是匈奴人,对秦王玉玺的价值还缺乏足够的认知,不容易受诱惑,如果派别人去,既便是桓楚、季布这样的楚军宿将,面对至宝,也难保不起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