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 / 2)
十四岁便成为了国青队的一员。
不过在外线球员的培养上,学校却一度陷入了泥潭,虽然校方多次反省更正,却不见成效,固然在培养机制上有一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才难得,内线球员相对而言培养比较容易,只要身体达到了要求,再经过系统的培训,很快就可以见到成果。
而外线球员,尤其在控球后卫这一环节上,不但要有出众的身体素质,其他还有诸多要求,大局观、速度之类,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即使有合适的人员,也需要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见到成果。
其实这不光是徐汇区少年体校,其他的学校,正规俱乐部也多是如此,中国的篮球体系还很不完善,在篮球人才培养储备上面,没有多少经验可借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林旭自接触篮球之后,从没有经过比较系统正规的训练,在他身上有着许多门外汉的表现,而且许多动作很不正规,在正式比赛中都将成为致命的缺点,不过他也拥有别人所难以企及的条件,大局观、速度、传球都是一流,更至为重要的一点,林旭拥有出色的阅读比赛的能力,相比前面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最后一点至为重要。
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后卫,阅读比赛的能力是最关键,而林旭这方面的出色,是许啸生平所仅见的,就冲着这一点,他也不会放过眼前的机会。
在了解到了对方的来意之后,林旭心中十分激动,几年的苦练虽然为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可是他却并没有过分的乐观,自己目前的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存在诸多的缺憾,想要在篮球领域有所成就,他还需要一个机遇,一个贵人把他带进门来。
不过他终究只是一个农家孩子,在无权无势的情况下,想要获得专业人士的指导,那根本是可遇而不可求,在几次努力无果只下,林旭只有加倍的努力。
如此良机近在眼前,可是这是件大事,绝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如果得不到父亲的支持,无论自己是如何的愿意,一切也只是枉然。
许啸在了解到了林旭的基本情况之后,心中更是惊喜万分,天赋对于一个球员固然重要,可是努力却是更加重要,林旭目前小小年级,便有如此坚韧的品行更为难得。
林旭的父亲林俊,只是初中毕业,前些年为了生计,曾经到过不少大城市,也算有点见识了,自然也知道如此良机难得,不过这与他一向心愿相违背,而且当时国家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安排,还有着种种漏洞,许多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国家体育事业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缺乏生活技能,连温饱都很难解决,这多少令人有点心寒。
眼看事情就要无疾而终,关键时刻,还是林旭的母亲出面,天下最了解孩子的就是母亲,对于林旭的性格天赋,吴云是再清楚不过了,既然有此良机,与其将来后悔不及,倒不如现在放手一搏。
第三节 国青教练
上海市徐汇区少年体校,对于少年篮球培训,有着一套自己的体制,其教学特色:1、针对学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实行分队式管理教学制度,双教练执教,使学生能够更准确、更迅速、更扎实的掌握技术要领;2、课程分为理论和技能训练两部分相结合,在感官了解动作要领的同时,在实践中进行动作训练。
许啸也知道林父林母的担忧,毕竟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人生地不熟,加之林旭年级还如此小,自然心中多少有点不放心,为了消除二人的后顾之忧,他主动担负起来照顾林旭的责任,依照他的本意,还想承担林旭上学的所有费用,可是林父林母不答应,虽然自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可是对于孩子学习的费用,他们不想假手他人,他们辛辛苦苦了一辈子,一切还不为为了孩子嘛。
林旭的入学手续并非十分顺利,毕竟学校开学一个多月了,为了林旭的入学手续,许啸可谓出动了各种关系,最后还是搬出了自己的恩师一位中国篮坛的元老,在亲眼见识到了林旭的天赋之后,老人也是惊喜万分,毕竟这么多年来,中国篮球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出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可是时至今日,却还没有出过一位世界级的球员。
一个优秀的后卫,尤其控卫是整支球队的大脑,球后卫ot guard是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掌握比赛、组织进攻的人。他们要把球从后场安全地带到前场,再把球传给其他队友,给队友创造得分的机会。助攻是他们的首要工作,控球后卫在赛场上扮演的角色就象执导一场精彩演出的导演。
一名合格的控球后卫,首先要有出色的运球能力,能将球顺利带过半场;其次,还要有很好的传球能力。控球后卫要让球流动得顺畅,他们要能将球传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
这位元老这辈子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在职业生涯,把看到中国篮球登顶,在他的退役记者见面会上,他深刻反省道:“中国篮球处于现在这个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在后卫这一环节上,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我在这里放下一句话,现在国家在后卫人才的储备培养上有着很大的弊端,不错内线球员成材的确很快,只要有个好身板,再琢磨个三四年,就可以拉出去用了,可是关这样不行,中国篮球想要真正的进步,必须有出几个世界级的后卫。”
在经过半个月的多方交涉之后,林旭终于开始了他的体校生活,在开学的第一天,校方给林旭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 身高162公分,体重40kg,50米跑7秒,百米跑13秒8,跳高1米31,立定跳远2米34。基本上达到了国家规定初中生的优秀水准,如此出色的身体素质,让负责录取的校方领导也松了一口气,碍于老领导的情面,对林旭破格放行,要是他只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自己多少会有点有亏职守的心理。
许啸虽然也是一个篮球教练,可是限于自己的水平,很难给予林旭最大的帮助,于是将他推荐给了一队的教练,自己只是在课后给予他一定的辅导。
林旭的第一节课是从基础训练开始的,虽然此前的几年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可是在基础方面却颇多缺陷,而且林旭以前打的都是野球,对于战术几乎都浮于表面。
训练班的教练是一个有心人,在知道了林旭的一切之后,他并没有立刻指出了林旭的不足之处,而是为他打了一场训练赛。被分到b组的林旭,虽然在场上十分拼命,可结果却让他十分沮丧,52:25的比分,让林旭感到十分疑惑,他心里十分清楚,两队真实实力只在伯仲之间,输球的关键在于自己,身为控卫整场比赛,竟然只送出了两次助攻,完全没有了以前的如鱼得水,随心所欲。
对于林旭的表现,张教练还是比较满意的,林旭在场上几乎是独立的,这并非是他打球太独,相反在控卫这一块上面,他的可塑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