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重生之科技巅峰 > 分节阅读 260

分节阅读 2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各班继续保持镇定。我这个方向不开枪。所有人都不准开枪惊动敌人”

“是”传令兵压低声音坚决地答应,然后匍匐着退到安全位置,才从地上爬起来,猫腰去各班传达他的命令。

十几分钟过去了,坡下方,森林里一连的方向始终没有动静。

哒哒哒哒,枪声忽然炒豆子一样响了起来。

随后,在原一连的阵地区域,响起了成片的枪声。萧建军侧耳倾听着枪声。判断着战斗地情况,脸上露出了笑容。

其中一股很密集的枪声。收缩成一团,并在渐渐向坡地移动。这很可能就是二连偷袭地那个排。

其他的枪声,呈半包围状,包在二连那个排周围,也在缓缓紧逼上去。

好小子,一连长知道了二连准备夜袭,早就做好了准备,布置下一个埋伏圈,等待二连自投罗网。到目前为止,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就是不知道,下面,一连长能否明白自己的真实意图,配合好自己。

二连的阵地上,在听到突然爆发的枪声,就发生了大规模的骚动。

所有二连的战士,都明白,他们的偷袭计划失败了。

枪声由远及近,二连夜袭的那个排,且战且退。他们退到了森林外,一连的射击忽然变得非常密集。森林外面无遮无拦,瓢泼地弹雨一下子就让几名士兵“中弹牺牲”

继续顺着坡地向上,退回阵地显然是不太可能,长长的缓坡,他们全部暴露在对方的枪口。追兵紧紧坠在他们屁股后面,等他们回到阵地,可能人员也报销得差不多了。

二连夜袭那个排当机立断,退进了坡地左侧那片乱石地。虽然这里地形崎岖,难以快速通过。但到处都是磨盘大的石块,藏身也很方便,躲进乱石地,就等于躲进了一个天然形成的阵地。

一连不依不饶,追了上来。

坡地上,二连阵地摸下去几十名士兵,突然开火,吸引了一连的注意力,掩护战友后撤。二连地夜袭排迅速向他们靠拢。

就在这时,坡地上方,猛然响起了喊杀声,萧建军带领的一连四排,发起了最终攻击。

夜战,又是决定胜负的最终一战,萧建军顾不得节约电池,系统全开。

电子压制还在运作,屏幕始终不稳。接收外界信号的红外装置图像也是时有时无。面对强大的电子压制,系统为了维持正常,自动提升了电压,以加强信号输出。

电池的容量比例,飞快地下降。

为了最快速度打垮二连阵地上的留守人员,萧建军他们采用了最猛烈地攻击方式。一个班一个班,从后方,向阵地快速攻击前进。

武器系统和红外装置还是发挥了作用,电台维持班为单位的攻击小组。也做到了小范围的信息共享。

攻击非常顺利,二连地留守人员没想到萧建军他们插翅,飞过了他们阵地,从后方发动进攻。一时之间,调整阵型已经来不及,他们只能各自为战。没有大批的夜视器材,他们零散的反击显得漫无目的,在萧建军他们以班为单位的攻击小组面前,抵抗很快就被摧毁。

这时。下方一连的攻击,也更加猛烈,所有隐藏地火力,全部启动。

一连长他们死死拖住二连的小半人员,让他们无法回援坡顶阵地。有效的火力分配,让他们封锁了二连地回援通道。除非他们冒着巨大的伤亡,不顾一切直奔坡顶阵地,要不然,他们就无法快速回援。

二连也意识到了他们地危险处境。

下方夜袭出击,以及前去救援的士兵已经合兵一处。他们都进入了阵地左侧的崎岖地形。一部分人留下来,依托山石,阻击一连长他们,其他的人,则从这个地方,艰难地向上攀登。企图回援坡顶阵地。

眼看形势对萧建军他们有利,而且胜利地天平,正在迅速向他们这个方向倾斜。

电池,没电了。

先是一个士兵,看到屏幕闪了几下,就变成了一片漆黑。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士兵,失去了电力

特种兵。

只有少数几名开机时间较少的士兵,还在保持高火力精准射击,但已是无济于事。

二连很快就意识到,对方的火力还是很猛烈,但准确度,却大大降低。子弹的散布范围正在急剧扩大,对目标的威胁,也在成比例下降。

他们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一跃而起。在付出十余人“阵亡”的代价后,一口气冲上了坡顶。

一上到坡顶。他们就留下少数人阻击下方的追兵,而大队人马,则冲上去帮助肃清萧建军带领的渗透排。

战斗,变回到他们双方都很熟悉的经典夜战战术。

半个小时以后,萧建军带领地渗透排,全员“阵亡”。二连收拾残军,也只剩下了一半左右的战斗人员。

偷袭反中伏,阵地又被萧建军从后突袭,二连损失惨重。

但要不是一连的绝大多数士兵,都电力告罄,失去了系统的支持,二连绝不仅仅是付出惨重代价而已。

演习指挥部在夜战结束之后,终止了演习。

指挥部内部,众多熬更守夜的将领们,争得面红脖子粗。

不过,和最开始阴沉的氛围来说,此刻地他们,虽然是在争吵,但每个人都显得很轻松。因为,他们找到了数字化士兵的软肋。

数字化士兵确实很强,可他们所依赖的条件也较为苛刻。

电子干扰、电子压制效果很明显

卫星定位系统全部失去了作用,卫星信号是如此微弱,在电子干扰器的作用下,效用全无。

战术网络的通讯几乎陷于瘫痪,一连的完整个体,被电子干扰彻底瓦解。他们只能形成班为单位的战斗小组,其集团作战能力,降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

在最后,他们又发现了数字化士兵的又一个极大弱点:持久战能力低下

他们所依赖的电子设备,需要电力支持。而现有地科技条件,大容量电池必然体积庞大,无法单兵携带。单兵携带的电池,哪怕是高能电池,也无法支持在高强度条件下的长时间作战。系统全开的代价,就是降低自身的作战时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