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4(1 / 2)
地说道:“韩公说哪里话,咱们数十年同殿为臣,自然是要互相扶持,互相协助的。毕竟,谁都有遭遇今日这等事情的时候。你有难的时候,我若是旁观自保,下次我遭遇这等事情,你不就也有理由袖手旁观了吗若是那样,又何谈同殿之谊呢”
韩忠彦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言,拱了拱手,便自去了。
来到政事堂,却见章惇依然坐在那里,脸色平静,正在查阅一些卷宗资料。这便是章惇的标准姿势。他有着一般的老人家难以比拟的注意力和干劲。只要他坐在这政事堂内,就罕有闲着的时候。有时候,你不能不承认,只有这样的宰相才是最好的宰相,因为他几乎已经无懈可击。很有政敌都在一心一意地抓他的把柄,但却始终难以如愿。
见到韩忠彦沮丧的样子,章惇有些奇怪,便随口问道:“韩公,方才前去面圣,定是为殿试之事吧,怎么样”
韩忠彦摇了摇头,正待一屁股坐下,忽然想起和自己说话的是章惇,而不是别人,岂能毫不理会当下,他连忙又提起那已然落下一半的屁股,摇了摇头,道:“相公快休提了,今科恐怕要出大笑”
说到一半,他忽然又觉得用词似有不当,便又闭住了嘴。
章惇本来只是顺口问问,不想却听见韩忠彦口出惊人之语,便放下手上的卷宗,问道:“怎么说”
韩忠彦只好苦笑:“歙州有个考生叫李唐,相公想必也听说过他的大名了。本来,因着他的名声,我等已经将他的卷子判为不第,不想此人诗才却颇为了得,陛下对他十分赞赏,非但钦点了他的卷子进入头等,看如今这情形,似乎还有意举为第一哩”
第一那不就是状元吗章惇更是来了兴趣,三年一届的科考可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一般来说,状元罕有当不到宰执、侍从官这个级别的。而且,状元一般都能在青史之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章惇忙说道:“韩公,你莫急,先把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老夫说说”
韩忠彦一想也好。官家可以不听别人的,却不会不听章惇的,若是能说动他去劝谏,恐怕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当下,他便把事情的始末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章惇听得眉头大皱,摇摇头,道:“这么说来,这个李唐的策论也只能算是中等”
韩忠彦见章惇似乎意动,忙说道:“可不是吗策论一般也就罢了,人品还那样低劣,坑蒙拐骗无所不为,这种人岂能”
章惇不耐烦地摆摆手,道:“韩公,外面的传言未必可信。三人就可成虎,人的德行不是凭着他的名声来确定的。咱们没有见过此人,更不知道他的真正言行,岂能凭着流言便骤下结论我看此事你也颇有不是之处。”
就在韩忠彦尴尬得有些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章惇说话就是这样,尽管是面对着朝廷的副相,他还是一样不会把话说得婉转一点。忽听章惇话锋又是一转:“不过,有一件事,你说得很是。国家科考选拔的乃是干才,而不是骚人墨客。如柳永、周邦彦之辈,文采不凡,若是入朝为官,我也很难想像他们能作出什么政绩来所以,若是策论太过一般的话嗯,此事我还是进宫去找陛下问问吧”
赵煦此时也是焦头烂额,韩忠彦和许将前脚刚走,赵婧便从那帷幕后面走了出来,脸上有些冷。
赵煦苦笑,只好把把李格非贬官的事情也索性向她“招供”了出来,到了现在这一步,既然捂不住了,不如来个全盘的坦白。他只希望赵婧不至于太过愤恨。
没想到,赵婧只是叹了一口气,道:“六哥,你是太不了解我了”
赵煦一听,这话虽然并没有骂他,却比骂他更令他难受。他一向觉得除了作为“六哥”以外,自己还应该成为赵婧的第一知己。但赵婧却说自己太不了解她,这岂不是太失败了吗
“怎么说”赵煦有些失望,又有些热切地问道。
赵婧苦笑道:“你贬了李院正的官,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都是国事。即使是我的好友因为此事而受到牵连,我也只有遗憾和感怀,又岂会因此怨怼与你呢所以,你因此把我囚住,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我虽然伤感于李姐姐的离去,但也决不会为她求情。因为生在李家就是她的命啊,就像我也不能选择,只能生在皇家一样”
赵煦听得激动不已,有些忘性地抓住赵婧的手,唤道:“十妹”
赵婧略略感觉到了赵煦的异样,便红着脸抽回了手,道:“不过,这一次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阻止我去看看范家妹妹了那个李唐的名字,我也听说过,我不相信刚才那个老头子的评价。我一定要亲自看一眼此人,并且亲自看看范家妹妹是不是被他所害。若真是如此的话,我便活劈了他”
事情说到这个份上,赵煦哪里敢不让赵婧出门,只好叮嘱道:“那你要小心,多带几个侍卫出门吧”
赵婧摇了摇头,道:“六哥你遮没是傻了,多带侍卫才招人怀疑呢”
一语未了,忽见外面跑进来一个小黄门,禀报道:“章惇在宫门外侯召”
赵婧脸色一变,她知道赵煦对章惇是敬里面又带着几分畏的,她也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对章惇也有了三分畏惧。听言连忙说道:“那,我先出去了”
侯召和传召是不一样的,传召是可以直接领到殿门外,等候皇帝一声“宣”,便放进门。而侯召却是一定要在宫门外候着的,因为皇帝并不是你想见就能见的,他很有可能不愿见你。所以,即使是章惇,宦官也不能随意把他放进来。
赵煦连忙点了点头,目送赵婧姗姗地去了,才向那小黄门说道:“宣他进来。”
不一会,章惇便被领了进来,行礼完毕之后,赵煦便问道:“章相,你来见朕,所为何事啊”
章惇躬身奏道:“陛下,殿试之事,乃是陛下亲自负责,臣本来不能置啄的。不过,臣听说陛下有意把一个诗赋极佳,但策论一般的人列为魁首,不得不前来进言。”
第142章大宋时代的“撞车党”
一辆马车匆匆地沿着御街向前行驶。,那赶车之人神情有些紧张,一边赶车,嘴里一边不停地喊着:“闪开让开”
忽然,车厢内传来一个清脆动听的声音:“不要喊了这来往的行人又没有错,你这般喊叫,让人听了还以为我以势欺人呢把车子赶得慢一点吧,不会有什么事的”
那赶车之人苦笑一声,道:“十姑娘你是有所不知,现如今东京不比前些日子,乱着呢。您这样堂而皇之地在街头出现,实在是危险得很哪。”
那车内的女子不屑地说了一声:“我才不相信谁敢把我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