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1 / 2)
受益甚多,犹感远不如军师您,料想孔明就算有进步,又能强到什么地方去。”
说实话,程玉听到这话,对诸葛亮更担心了,庞统平日自负才智,除了自己和徐庶以外,还没有见他服过谁,而且他对自己不过是敬畏,对徐庶不过是感激。但他却可以说出孔明比自己强的话,可见孔明在他的心目中确实是个比较强的对手了。
但现在讨论孔明历不厉害却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还不如好好想想下一步的对策,于是他将话题拉了回来:“却不知各位对如今的情势有什么样的看法。”
徐庶也觉得自己如此夸赞一个敌人似有不妥,于是首先说:“无论孔明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对刘备都不应掉以轻心,淮南之地接近我青徐之根本,文远将军新败,恐难阻挡荆襄人马,主公应对刘备早加防范,多派兵马支援文远将军,以免动摇我军的根基。”
陈宫却是对此不以为然,他虽然一直与徐庶很少冲突,但也有政见不和的时候,这次他就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元直此言是否过于高看刘备刘备军虽然侥幸取得了胜利,但不过是乘我大军都在北方,而又加以偷袭而已。为了他而劳师动众,错失眼前的良机,让人心有不甘,我想文远文武兼备,又有寿春坚城,抵挡刘备之流,也非什么难事,况且又有江东孙将军的帮助。眼下我们最大的敌人还是曹操。毕竟曹操纵横北方多年,虽然经许昌一败,但实力犹存,如今更抢在我们之前进入了并州,如果将主力南进,又用什么来与曹操争夺并州。恐怕让曹操恢复过来的威胁要比刘备更大”
两个人的见解并没有对错高下之分,他们都对各自认为的首要敌人有着很深的了解,因此有什么意见偏差是件正常的事情。大家根据自己对两人的熟悉程度,也各有支持的对象,又一次出现了两种想法都很正确,让人难以决断的状况。
审配突发奇想,问徐庶和庞统两人:“徐军师,庞主簿,既然二位与诸葛亮交厚,能否以书信说以厉害,劝说他弃刘备而归降主公呢”
徐庶苦笑着摇摇头,然后说:“以我和孔明的交往来看,孔明心怀奇志又秉性固执。主公很早就想见见他,我也曾经给他捎过数封书信,希望他能来徐州,但却都如泥牛入海,料想他也不会一封都没有看到,恐怕他是别有志向而不愿来徐州任职。听说他的兄长诸葛瑾深受孙将军重用,他却不肯前往投奔哥哥,却加入了与孙家对立的刘表方,看来这只能是他自己的选择,我们有怎么能说的动。不过审先生此言倒可以一试,等我回去就给他写信,希望这次他可以不再固执,听一回劝告。”
庞统边听边点头,看来他对诸葛亮的看法与徐庶基本上一致。
突然程玉想起在一边冷眼旁观的郭嘉,想他这么半天不会没有什么想法,大概是因为又涉及到曹操所以缄口不言,不过问问如何对付刘备,这不算违背誓言吧
于是程玉对郭嘉问道:“奉孝不知对刘备之事如何看待,又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解除刘备之患呢”
其实郭嘉的心中早就想通了如何对付刘备,他不象徐庶庞统当局者迷,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他自然可以很轻易的看出刘备的弱点,但如果如此做了,岂不是帮助程玉决定去与曹操主公作对最后斗争了半天,郭嘉还是决定遵守诺言,毕竟自己没有说过不帮程玉对付其他人,于是将这条计说了出来。
他的心里却没有感觉到,其实他心中替程玉思考已经开始比为曹操思考的要多很多了。
其实有时候难题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旦捅破,所有人都会觉得太简单。郭嘉的计策就是如此,他对程玉说:“大司马,其实我们也不必在刘备的事情上费太多手脚,荆州的旧将多对刘备心存怀疑,连刘表也受到这种想法的左右,不然就不会两路兵都失败以后才派刘备打前阵,我们只需要派细作在荆州全境散布刘备欲夺取淮南自立门户的消息即可。荆州的众将定会在刘表面前攻击刘备,别说刘表不信任他,就算刘表相信刘备也架不住这么多的人说坏话。”
“我猜刘表到时会命刘备回到守地,而由自己的心腹接管刘备的战果。如果刘备听命的话,不管他手下人有多厉害,都已经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了。如果他拒命,恐怕他们自己就先内斗起来。到时候刘备绝了外援,而淮南之地又久受大司马恩泽,他就变成一株无本之木,任君砍伐了。”
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后,郭嘉心头的压力竟然奇迹般的消失。然后他又对程玉继续说:“如果大司马信的过我的话,我愿请命为大司马消除这一后患。”
其实他心中的真实想法是远离曹操与程玉的战场,让自己眼不见心不烦。
程玉自然也知道他的意思,不过难得郭嘉都已经主动要求领兵出征了,这不是更进一步了吗于是点头赞许说:“奉孝之言有理,如果奉孝愿意为我解难,乃是我的幸运啊。”
众人大多是才识卓绝的人,刚才是被已经混乱的徐庶搞偏了思路,如今仔细一想,确实就如此简单,对郭嘉的冷静不由刮目相看。
最后的方案就按照郭嘉的建议决定下来,程玉多郭嘉自然没有什么怀疑,一般才华越高的人就越守信用,特别是关系到他们自己名声大事的。但在助手方面,程玉还是比较头痛的,赵云与刘备他们的关系太好,到时候容易束手束脚,太史慈是自己的哥哥,而且在位列三公,让他去做郭嘉的副将无法说出口,管亥在史实中是死在刘备军之手,纪灵已经没有逃脱命运了,管亥这样的重要武将就更要小心了。
最后程玉终于找到两个比较安全而且本事比较大的人,他命高览张郃两人随郭嘉南下住张辽一臂之力,并且又从徐州汝南抽调了少量兵马来协助郭嘉的支援行动。
程玉对张辽的安危十分在意,而郭嘉又想早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两人自然一拍即和,没有两天,郭嘉就带领兵马开赴淮南。
不过就在这两天之内,又有一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消息传来。
其实这个消息只和程玉一个人有关,而且要从标准的分类来看,应该是一个绝好的消息。
原来这个消息的来源却是貂禅,那天散帐以后,程玉正在自己的帐中规划下一步的行动,却突然有徐州的使者快马到来,让程玉紧张了好一阵,如果现在徐州再出点问题,可就真是让他焦头烂额了。
但他一看到使者,竟然是自己府中的家人,他们来又能送什么样的消息呢程玉有一点疑惑,程玉一直没有娶正室,他府中的事情现在由貂禅做主,这封信就是貂禅传来的,程玉一看,脸色说不出的难看。
此时无瑕正在帐中,她与程玉之间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又有女孩子通用的好奇心,也悄悄的凑过来看,等她读完上面的内容,真是不知道怎么说程玉好。
貂禅的通篇都是恭贺程玉做了爸爸。虽然程玉一直很想做个好男人,但毕竟在这样一个花花世界里能守身如玉只能是童话,他在某些貂禅不方便的时候,也会打打野食换换口味,不过没有想到一直小心之下,竟然也会“幸运中奖”,而且生了个儿子。
其实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计划生育,如果按照古代的惯例,你生了孩子搞不好政府要奖励你呢,但其实程玉心中一直有一点心病,他希望等自己有了正妻以后再考虑要孩子,让自己的长子就是嫡子。既然都已经决定不回去了,在这个年代要是说按照现在自己的状况不称王称帝的话,恐怕只有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