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0(1 / 2)
,此事圣地夏雨荷小姐最清楚。”
“当然,微臣以为这不是他们没有保护好公主的理由,不过两位大人周旋于吐蕃之间,奇计百出,将吐蕃搞的分崩离析,并且使其不得与外国合作,这才是他们的功劳。功过相抵,陛下一向宽宏大量,爱惜人才,微臣以为,陛下应该再给两位大人将功折罪,为朝廷效死力的机会。”萧华的求情非常的有技巧,即便肃宗宽限了两个人的罪名,也是因为肃宗仁厚英明。
“陛下英明,我大唐从开国一直以来尊重士大夫及儒生,刑不上大夫以我大唐律职制律规定,失职之罪也无死罪,请陛下明察。”一见有人求情,刑部侍郎,正四品官员,李党中的牛胜出列附和道,此话一出,连打板子的可能都给堵死了。
肃宗闻言面色缓和地道:“既然如此,暂且各降两级在家闲赋,留待叙用,现在先列于两旁以供策问。”经清流派与李党的争取,两人总算暂且保住了性命。
“陛下英明,宽恕臣子,臣等敢不效死命。”吕諲的老对头,一向以反对对方策议出名的清流派领袖,左扑射李揆,不等有人出来反对,立即出列将话题转移开来道:“臣以为吕大人的话所言及是,帝国的精力有限,两线开战,对帝国拖累极重,以李泌大人与郭子仪大元帅的预计,帝国与吐蕃联合,以二十万精兵,最多十日就能攻占格尔木,其后将使吐蕃与柔然陷入彼此大战的消耗中。”
肃宗与大唐帝国的重臣们,都疑惑地望着李揆,不知道他想说些什么,只听李揆接着道:“然而以如今传回的战况来看,格尔木之战,十天半月内也难有结果。而切帝国有限的兵力在此处消耗之重,已经大大超出了预计,实在不符合帝国的利益。”
“由此可见,十日攻陷格尔木,打乱柔然的战略局势,并且适当打击吐蕃,使其彼此陷入相互攻伐的境地,实在是建立在军事冒险主义与幻想主义之上的。臣依然坚持,对于柔然最佳的策略,乃是作壁上观,任由吐蕃与柔然斗争,我大唐趁机全力消除安史叛乱,使帝国动乱的局势尽快平定下来,休养生息,等待吐蕃与柔然斗争的结果,彼此严重消耗,择机出手才是上策。”
李揆一顿,语气激昂地道:“阿拉伯帝国谁也乃西北一大豺狼,由玄奘西游所见所闻,早已经证实阿拉伯帝国,乃是标准的威力强盛,只知掠夺的野蛮国家而已”
“由开元八年起,此帝国对我大唐国土便垂涎三尺,前后经过十数次大战,侵占消灭帝国在西亚数个属国,不是天朝宽厚仁义,早就应该出兵灭了他们。以目前的战略环境来看,微臣以为,朝廷现在不但不能再削弱柔然的实力,而且还要尽量支持柔然,压制吐蕃,使柔然成为抗击外族侵略的主力。”
“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毕竟柔然现在并不是一个国家,还是属于帝国辖下的一个部族政权,名誉上属于帝国的臣属,最难得的是柔然在西北的实力现在与吐蕃相比也不枉多让。以臣所知,最难得的是柔然是我汉族一支,属于华夏的重要一脉,其抵御外来入侵的决心一向很强,只要朝廷愿意与柔然合作,一定能够成功,民族大义前面,臣以为应该放弃成见,面对阿拉伯帝国五十万大军,朝廷即便千辛万苦,恢复西北统治,一时也调集不够足以御敌的大军。”李揆语出惊人地道,他在任中书令时,曾经有理有节地一阻张后加尊号,二阻李辅国立羽林巡检。因其为人正直,办事能力又很强,加上这两次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行为,深得肃宗的信赖。
第四章 危机与反击 第二百七十八节大唐朝议下
更新时间:20081014 9:22:27 本章字数:3154
大唐在最初,对于怎么对待柔然就分为三派,以郭子仪为首,基本上了解柔然的底细,代表着肃宗意见,依帝国当前大好局面,足以勉强支撑短期的两面战争,而主张将柔然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主战派。以李揆为首的清流派,以及出自西域,对西北局势了解清楚的文武官员,从扶弱抑强的战略出发,主张支持柔然消灭灭吐蕃,朝廷趁次良机全力平叛。以李辅国为首的浊流派,对与西北的战事没有多大主见,最早观点乃是大唐对于吐蕃与柔然之间的战争两不相帮,在郭子仪述说西北之战有胜无败后,见战事事有利可图,便一直游走于可战、可和的消极派。
这三派在出兵柔然之前,便在朝堂之上做了数次交锋,本来依据外交策略来将,清流派的主讲,应该最符合帝国的利益。毕竟帝国在西北最大的威胁仍然是吐蕃,而非柔然,柔然看似势大,无奈基础薄弱,最后即便战胜吐蕃,也会势力大损,短时间内根本不会威胁到大唐的安全。然而受明夏世族影响,对柔然有着深深的惧的肃宗,面对东线放松,又有吐蕃人全力支持的情况,最后还是选择了与柔然开战,将柔然消灭在萌芽状态。
“陛下,臣有话要说”退在朝臣文官最后一侧的陆据,躬身走出行列恭敬地轨道在殿下道。
此时牵涉到如此大的议程,诸位大臣都谨慎了下来,不愿轻易发言,因此从李揆话毕,整个朝堂之上,就陷入了短暂的失神状态中。听到陆据说话,几位主要人物已经初步决定了自己的立场,都轻松地望向陆据,想看看这个刚受处分的年轻大臣,还想说些什么
“准奏”肃宗此时不知在想些什么,眉头紧缩,听到陆据的话,鼻翼一强道。
“臣可以证实李大人的推测,柔然对阿拉伯帝国的确有非常深的戒备,视阿拉伯帝国的对师国与拔汗那的行动,为对整个中土的入侵。如臣所知,柔然族长赵飞龙亲自率领柔然高手前往吐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想破坏两国与吐蕃的合作。柔然在逻些城外,曾经对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廷帝国使节团发动过袭击,松赞云在与松赞名王位之争最激烈的时候,还出动大军围剿过他们。”
“臣在归途之中,不时能听到三国对他们一行的追杀。阿拉伯帝国联合吐蕃东侵我大唐,首当其冲的就是柔然,以柔然以往来看,在绝对劣势之中都不曾投降给吐蕃、高礼或者突厥,现在已经有了一拼之力,更加不会向异族人妥协。”陆据的观点不言而喻,乃是支持李揆支持柔然以抗吐蕃与阿拉伯帝国的策议,肃宗闻言眉头粥的更加地深了。
以目前传回来的消息,柔然在吐蕃与帝国的夹击之下,随时都有可能倾亡,郭子仪虽然是敌人,但是他统军作战的能力,在帝国无人可及。何况陛下将最信任的李泌也派到了凉州太子的身边,显然是对柔然事在必得,并且借机,提高太子的政治威信,现在出言反对与柔然开战,不是显然在反对陛下,反对太子么李光弼在东线又连连大捷,一旦完成叛乱,重整山河后,帝国未来的重心就在西域,不及时作出布置,将来就要失去最大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