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9(1 / 2)
电铁骑若是再反抗就是兵变造反。
叶秋山对大唐以及吐蕃都了解的非常的深刻,无论大唐与吐蕃这次为何能够组成联军,大唐与吐蕃间百多年的恩怨,会使大唐与吐蕃的这次联合绝对不会毫无罅隙。大唐与吐蕃不是单方面,而既然是联合攻击格尔木,就肯定对格尔木的局势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格尔木绝对不会只有三万兵力这么简单。
以大唐与吐蕃当前的局势,双方的主将几乎呼之欲出,大唐必是以郭子仪为主将,而吐蕃则只有积石山的风魔军。大唐远征,加上朝内的严峻形势,兵力必不如吐蕃。
郭子仪与戎贡都不是简单的人,都会明白先占领格尔木对后面行动的重要性,他猜测对流天十六城一直耿耿与怀的戎贡,肯定会依仗兵力优势,脱离战场,对格尔木先下手为强。
事实上,事态的发展完全与叶秋山的推测基本一致,吐蕃与大唐在战后利益的划分,双方心中都有着自己的打算,彼此之间征战多年,都与对方有足够的了解。
谁先占领格尔木无疑就掌握了主动,对格尔木不明真相的风魔铁骑攻到城下,平静的格尔木无数的火把突起,无数的抛石车与床弩劈头盖脸地砸了过来,城墙之上万箭齐发。
只是不到三刻的时间后,风魔铁骑就遭受到了刚才柔然大军同样的待遇,人仰马翻下,戎贡望着城墙上面密密麻麻的守军,以及大量的重型打击兵器,急忙下令向后撤退。格尔木在愤怒,大地在颤动,格尔木的城门突然打开,如一张巨龙张开的大嘴,吊桥放了下来,满腔怒火的三万闪电铁骑从中暴杀而出。
戎贡再也没有一丝幻想,大声命令道:“立即撤退,全军后撤二十里”号角声响起,呼啦一声,风魔铁骑,充分发挥了它的速度优势,在格尔木城外留下数百近千的尸体后,全速后退。
在有远程打击兵器支援下与闪电铁骑作战,那是在自寻死路,深知闪电铁骑的威力,只有五万人马的戎贡,现在根本就没有胆气与闪电铁骑一战,除非他想自杀。
天龙军就要完成对闪电铁骑的包围,闪电铁骑与羽林盾军的疲态已经尽现,少嘉时间必然能将柔然大军完全消灭。然而就是再有那么一会,柔然城外大军将全部成为尸体,兴奋的唐、蕃双方将领突然看到戎贡率领大军如风一般地后退。
郭子仪立即感觉到了不对,立即让四万本阵人马做好了迎敌的准备,果然闪电铁骑的旗帜与特有的标记,已经从远处朦胧的雾气之中现露出来,格尔木主力大军终于出击了。
“大军开始收缩,藤盾长刀营上前,骑兵为两翼,弓箭手为后裔,准备战斗。”郭子仪盯住战场沉声下令道,旗手立即打出了立即收缩,加强防御的旗号。
戎贡率领的风魔军现在已经气势全失,若任有闪电铁骑对其这样追下去,最后难免将他们消灭,这对联军长远极其不利,想到这里郭子仪就不再有丝毫的犹豫。
三万多闪电铁骑的共同出击,那种力拔山河,无坚不摧,足以地动山摇的威势,能让一切大军为之震颤。闪电一般的速度让所有人不用猜想,便知道来者是谁。
郭子仪心中动容,闪电铁骑的主力竟然在格尔木,一波三折,这场大战注定了不平静,当前情景来看,消灭柔然近一万多精锐,已经是最大的战果,想要一举拿下格尔木已经不可能。己方大军现在心志被夺,当紧之机乃是后退再寻战机,想到这些郭子仪,立即作出了全面龟缩的命令,同时也做出了让天龙骑军撤退的旗号。
第四章 危机与反击 第二百二十九节 闪电利刃上
更新时间:2006921 15:45:00 本章字数:3244
郭子仪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像他这样久惊战场在生死间徘徊的绝世名将,的除胸中藏兵万甲外,还有种如生命般灵敏的直觉,吐蕃绝对不是柔然的对手。
从开始柬策朝廷出重兵以抗柔然,郭子仪就知道格尔木之战在整个战局中的重要性,但以现在的局势来看,朝廷与吐蕃还是小看了柔然在格尔木的兵力部署。
大唐失去了西域以后,柔然在西北布置了大量的密探,阻拦各国的间谍刺探消息,致使大唐朝廷在西北情报闭塞,失去了对西北具体情况的了解。
为了弄清楚柔然战略的动向,郭子仪甚至牺牲了河西新军,只是经过几场战争,郭子仪便根据支离破碎的情报,弄清了柔然压大唐吞吐蕃的战略意图,却也更加佩服柔然族长紧密入微的布置。
同时这些信息也更加坚定了郭子仪的想法,仓促应敌的吐蕃,绝对不是柔然长期谋算后的对手。郭子仪作为大唐帝国的兵马大元帅,对柔然内幕有所了解,深知若让柔然消化了吐蕃的力量,大唐将再也不是柔然的对手,整个世界都将匍匐在柔然的脚下。
在弄清柔然的真实意图后,郭子仪便一招借刀杀人,借回鹘贪的无厌以及对西域的野心,使其为主力攻击凉州麻痹柔然的神经,并使陇右决战提前进行,分散柔然的注意,以掩护大军的长途奔袭,最终与吐蕃大军一起兵临格尔木城下。
此计不但可以消减过分增长的回鹘势力,进一步打击柔然,还可以为自己做掩护,可以说是一举三得。郭子仪一直没有出手,就是在等待一个可以给柔然带来重创的机会,只要格木之战能取得胜利,前面一系列的失败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望到眼前足有三万闪电铁骑的影子,郭子仪才终于明白格尔木在柔然战略格局中究竟是多么的重要也突然明白过来,格尔木之战将成为决定柔然、大唐、吐蕃三方的未来之战。此战若胜,柔然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被消灭吞噬。但此战若负,唐、蕃就失去了摧毁柔然的最好机会,就再也无法阻挡柔然崛起成为东方霸主之路。
同时却又有另外一丝疑惑爬上了郭子仪的心头,柔然在格尔木布下如此雄厚的兵力,显然是以格尔木为进攻吐蕃的主战场,要以打残积石山吐蕃主力为目标。姑且不论柔然击败吐蕃施行由强到弱的战略是否得当,柔然在格尔木的兵力部署,的确足以趁吐蕃叛乱时间,摧毁吐蕃东北的防御的能力。
那么柔然在进攻大唐帝国,夺得朝廷如此多的土地后,为什么宁可放弃族内重要位置不设防守,而在哀牢关同时驻守重兵,难道柔然的意图仅仅只是从西北方向夹击吐蕃,或者这是决策者狂妄的军事冒险注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