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0(1 / 2)
么说,你答应了”带着点戏谑的笑容,张易之问道。
卫遂中自然知道张易之为何会有这样的表情。再怎么说,来俊臣也是他前任主人,虽说现在和他关系不好,当初可是一直罩着他的。若是被外人随便拉拢一下,就此倒戈,未免显得太不忠诚了。作为他的新一任主人,张易之难免要生出一些别样的心思。
当下,卫遂中有些尴尬的说道:“小人只是答应他们考虑一下。此事全由五郎为小人做主,五郎若说可行,小人必将不遗余力,奋勇向前;若是五郎觉得此事不可行,小人立即便去回绝了他们”
张易之不置可否地微微颔首,又说道:“据我所知,崔湜和徐有功可不是一路人哪,他们怎么会走到一起的呢他们这一群人里面,都有哪些人,又是怎么打算的,你给我详细说说”
关于这些,卫遂中还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原来,他方才并没有对徐有功等人说什么考虑一下,而是很干脆的答应加入徐有功他们的阵营,共同对付来俊臣。只是方才为了让张易之不至于心生厌恶,他才说什么只是考虑一下。
现在,新主人出口垂询,卫遂中立即又把刚刚结成的盟友当作进阶宝器,毫不惭愧地献了出来。
“五郎有所不知,这次他们的弹劾方案中,有两批人参与。其中一批是以徐有功为代表、包括凤阁舍人宋璟在内的李党之人,还有一批就是崔湜这样的武党之人。这一次,他们是结成联盟,决心要将来俊臣拉下马了”带着八卦的神色,卫遂中嘴里不停说着,还不时手舞足蹈来增强这八卦的震撼效果。
“嗯”不得不说,卫遂中这番话的确是大大的出乎张易之的意料。因为当初魏王武承嗣将对付来俊臣的任务交给他的时候,曾经明确表示过,自己不会参与其中。而且,从武承嗣的角度上而言,把这件事情交给有宫廷背景的张易之,应该没什么不放心的,实在没有理由自己再横插一杠。而且,即使他要联络其他人,也应该让他们来和张易之结盟才是,这样才可集中力量,让来俊臣没有任何的翻盘之机。
像是看穿了张易之的心中疑惑一般,卫遂中又小心翼翼的说道:“也不知是为什么,这次武党中出马的官员,全部来自梁王那边。”
“原来如此,看来是另外一帮对来俊臣有想法的人和我撞车了”张易之恍然大悟,随即说道:“据我所知,李党和武党之间素来水火难容,这两党之间,似乎从来都把对方当作比来俊臣更加凶猛的敌人,相互之间不死不休的吧怎么这一次,他们又会走到一起去呢”
“嘿嘿”看见终于有了表演的机会,卫遂中谄媚的笑了笑,道:“五郎心性淡泊,对于朝廷里的事情所知不多,也就难怪了。其实,武党中真正和李党不共戴天的,是魏王的亲信,因为魏王是最有可能取代李氏诸位皇子,正位元良的。梁王、建昌王等诸王的亲信和和李党之间,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势同水火。毕竟,即使圣皇决定把皇位传给武家之人,也几乎必然会落到魏王的身上,和他们干系不大。当然,正常情况下,李武两家还是不大可能联盟的,这次之所以会结成同盟,还是因为有人从中斡旋之故。”
“说”张易之对于卫遂中在关键时刻,又犯起了卖关子的老毛病,很直接的表示出了不满。
卫遂中只好讪讪一笑,道:“这人想来五郎是不论如何都无法猜到的。他便是临淄王”
“临淄王”张易之听见这个名字,倒真是大大的吃了一惊。
说起临淄王武隆基,张易之和他还曾有过两面之缘,而当时武隆基也很刻意的向张易之表达过自己的不友好。张易之虽然对这个人颇为厌恶,可实在也没有把他当回事。虽然明知道成年之后的他实力恐怖,杀伐果断、手段狠辣,但他眼前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而且手中又没有什么势力,很难让张易之相信他会做出什么大事来。
看着张易之诧异的样子,卫遂中越发得意的卖弄了起来,故作神秘的说道:“五郎有所不知,这位临淄王自小以曹阿瞒自居,的确是皇嗣家中的神童。不过,这样的事情,只凭着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协调过来的。所以,小人以为,他的背后,说不定有朝中真正握有权柄的人在操纵。”
“哦”张易之的心中闪过一个名字,脸上却不动声色,道:“你倒是给我说说,到底是谁”
卫遂中笑道:“听说这位临淄王经常出没于太平公主府中,五郎应该明白小人的意思了吧”
张易之的眉头不由皱了皱。太平公主的厉害,没有人能比他这个穿越者知道得更清楚。
在这个时候,张易之仿佛看见了摆在自己面前的两条路:一条是不管太平公主,甩开她自己单干,第二条是想办法联系上她,和她一起干。当然,若是从理智的角度上来考虑,第二条是明智的,因为有了太平公主的助力之后,来俊臣几乎就是必死。没有人能抵得住李家、武家还有张易之手头这些势力的联合进攻,没有人可是,在张易之的内心里,却总有一个强烈的声音在推动着他选择第一条路。
“你是说,这件事由武隆基牵头吗”张易之又轻声的问了一句。
“是”卫遂中莫名其妙的点点头。
“那么,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发动弹劾”
第一百三十二章:排忧之法
走出卫遂中的宅子,张易之感觉全身轻松。又一件最近以来一直悬在他心头的事情终于得到解决。不管这事情最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张易之已经是尽了全部的力量,他到底是白丁之身,身份上的限制让他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这是无法强求的,他也没有打算强求。
刚刚回到张府,忽见一个老家人追了上来。张易之一看,颇为讶异,他一眼认出,这是随着他母亲臧氏一起前往定州老家祭祖的老家人之一。
看见他,张易之不由想起了那位自己还未曾见过面的母亲。一个面容还算清秀,却总带着点淡淡的忧虑的影子蓦然浮现上了他的心头。没来由的,一种莫名的情绪也在这一瞬间涌上心头。
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儒慕之情吗张易之有些不确定。但他终于还是确定了另外一件事情:原来,他不仅继承了张易之的记忆,也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张易之的情绪。已经化为虚无的张易之还是利用了另外一种形式,在他的心底里获得了一种特殊的新生。
“五郎,你在家就太好了”老家人显然是赶路赶得有点累了,神色间有一股掩不住的疲惫。
“哦,是大人要回来了吗”张易之问道。
“嗯”老家人点点头,道:“小人奉老太君之命前来报讯。昨日一早,老太君的车驾已经到了济源,小人离开的时候,车驾已经从济源启动,向神都这边来了。想来,大概后天就能到达神都城。所以,老太君让五郎后天一大早,到孟津道上去接她回来”
由于张家两兄弟以前都是白丁之身,按照律法是不能养马的,而臧氏从定州那边过来没有问题,那边有马车专门护送。只是那护送的人员也十分的奇怪,从来都只送到神都城外,从来不踏进神都城一步。所以,每次臧氏要回来的时候,张易之就要准备好牛车或者肩舆前去接应自己的母亲。
“后天吗”张易之微微一怔,还真是巧,又是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