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1 / 2)
的去干他想干的,其他的他再也不用操心了。
李易当然是知道王新成果意义的人,所以他打算抓住唐朝科技的第一次生物商机,只可惜这回所研制的东西中间没有利用到吞噬菌体,不过不着急,很快就可以出产的,现在所有的东西不过是为了将来铺路罢了。
凡是国内有唐朝科技销售点的地方,都开始陆续出现唐朝生物药铺的销售点。里面除了低价销售各类医院里面的常见药品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唐朝制药专柜,里面现在只有一个产品营养保健品。
这类药品销售点的出现对于另外一些销售商来说简直是一种灾难,这回唐朝来势凶猛,根本难以阻挡。普通药店和医院卖十元的国产药品在这里只卖三四元,还有一些进口药品,那简直“掉价”掉的另人心痛,一般进口针剂在一二百元的,在唐朝的销售点只卖四五十元,这如何不让这些人心疼。
药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到使用者的头上,所经过的环节越少越好。可是现实不是这样,从生产到销售,中间有不少的商贩,并不能说他们心黑,其实他们从中间提价只是一小部分,但是当药品从他们手上转到医院,或者药店开始直接销售的时候,那时的价格就被大家默认的再翻一翻。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种消炎药的整合装生产出来的成本大概是8角,还不到壹圆钱。中间商来买的时候价格就变成壹圆,然后从这个省市转到另一个省市的中间商手上,此人再抽三成。所以对外再销售的时候就变成一块三,中间的销售商越少,提价的可能越低,相反则越高。如果到了医院手上的时候,一般都会变成三块到四块。然后大家默许式的全部整体翻倍,变成六块到七块。当然,这是少的,厉害的价钱可能到十块左右。想想看,一个成本不到一块的普通药品,最终的价格变成这个样子,里面的利润空间大不大。
有好有坏,当然也有些善良者,有直接的销售渠道,所以他们以较低的价格可以获得药品,然后稍微提一下价格,以四五块钱的方式销售。和别人比起来,他们是“好人”。国内原来不是没有这样人,而且他们也是从生产商那里发货,用极低的价格销售药品,称为“绿色销售”。可是行业内的整体打压,让这些人得不到货源,只得赔本关门,无法经营。
“你要是再卖给他我就不买你的药了。”
一个商人说这话不要紧,但是打多数商人说这话,生产商就不得不妥协了,药价这么高不是他们的意图,除了那些昧良心生产假药的家伙。李易现在打批量的购买合格的,质量上乘的药品。而且是以直接销售的方式冲向市场,不得不说是对那些人的挑衅。
这些人中间有混口饭吃的,以这个东西为生的,李易这么做可能伤害到他们的利益。还有的人是以这种方式赚取小钱花花的,他们和医院保持一种暧昧的关系,医院不得不使用他们提供的药材,这些人就是传说中的“太子党”系列。
朝中有人好做官,即使这些人不做官,有能力的父母亲也可以为这些人铺好路。实在不行就像这样,给下面打声招呼,弄条销售渠道,直接把这批药材强塞给医院或者药店,他们敢吭声么不敢。为什么权利大,斗不过,如此而已。
李易的这种作法虽然危害到有些人的利益,但是真正做这行的应该不会受到什么毁灭性的打击,只不过是少赚了一点罢了。李易的销售只是直接把原来购买来的药品价格翻倍。自己也可以的到利益,也给别人留条活路。同样的,价格一下子少了许多,百姓也能接受的了。而生产商的利润则是一点也没有减少。可以说的上全部获利,除了那些游手好闲,整天借助别的不正当势力吃饭的家伙。
李易也有本事直接把药价压到最低,可那太伤人了,连带自己一起伤。所以如此作法是唐朝科技的办公室“客卿”一起商量的结果,还算满意。
此次的药品大“甩卖”行动可以说得上非常成功,这么低的价格实在难得一见。当大家购买的时候发现一个惊喜的问题,所有唐朝药店选中的国内药品都是同行业中比较出色的,信誉非常好的,而不是那些低等,以次冲好的药品。可以说是非常得人心,连带着营养保健品得销售也非常火爆。首次的生产居然全部销售一空,和唐朝汽车的销售情景一摸一样,不得不令人有些感叹。
“行了,事情算是大概有了个结果,王新已经开始正式全部研制有关吞噬菌体的药品,我们还需要等候一段时间。”
李易是春风得意,狠狠的打击了那些“太子党”的小势力一把,看那些家伙怎么个生活,不过这样看来,只好重新找一个谋求生路的方法了。
“你这招确实够狠,我们赚的不少,而且还获得了名声,高,实在是高。”
余成对于李易明打明的把购进价格在网上打出来,并且表示在多少的空间内是合乎情理的,只要是在这个范围内大家都应该接受。着可是揭大家的老底,没有人不对李易这招头疼,就连办公室里的那几个“客卿”也是大吃一惊,李易的胆子实在是大,但是他成功了,没有人责怪他把价格翻倍销售。
“唐朝科技开药店不需要成本么”
“唐朝科技购买药品不需要路费么”
“增加的那些员工不需要开工资么唐朝的福利那么好,我女儿也在里面上班,增加一点点怎么能养活这些人。”
靠,连最后一个都算上了理由,真是厉害。
成功,如此简单。
李易明打明的露出底价,虽然有些破坏了“行规”的嫌疑,但是同样有个度,并且标出了这个范围,而且大家都非常信服,可以说是另立了一套规矩,而且没有人敢找他麻烦,不得不说厉害。
李易在这一阵风波还没有停止的时候,已经开始暗暗带着雨荷跟小静,还有那位国安特处的同事刘叶,走访各处的扶贫资金走向,而其中的重点则是各高校里面的助学金问题。因为在小静的初步调查中,这里的资金流失严重,绝对不比其他的扶贫资金流失情况轻。再说这样的地方叶比较好查,先查这里没有错。
xx农业大学。
这里可不是z国农学院,作为唐朝科技合作伙伴的z国农学院,可没有这个胆子敢对这笔助学金有所图谋信誉可是一个人的行走标准,这东西每了,那这合作伙伴的身份就没了。天下的农学院多的是,国内找不来,国外还找不来么但是唐朝科技天下可是只有一个,现在抓住他可是农学院腾飞的最佳途径,绝对没有任何“对不起”唐朝科技的事情。
小静所谈论的那个“冤屈”学生就是这里的,所以李易第一站就来到这儿。
四个人走在学校还算宽广的道路上,虽然都有些老成气息,可是那年轻的面孔还是瞒不过大多数人的眼睛。要么是块毕业的学生,要么是研究生,实在不行就是助教,或者讲师。可是学校还没有见过这么亮丽的“组合”呀,难道是新来的。
众人对李易一行四人的身份猜测道,可是李易他们没有什么反应。稍微改变了一下众人的装束,众人所散发出来的气质和电视上出现的迥然不同,并没有引来怀疑。毕竟天下的俊男美女多的去了,一下子多出来几个也没有关系。
“好怀念哟都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回到校园了。”
雨荷感叹道,他们提前一年毕业,本就比旁人少了一些校园生活经历,但是时间虽然短暂,里面的内容还是慢丰富的。
“得了吧你不过才三四年的功夫,我都已经有七八年没回去过了。”
刘叶非常“不满”的说道,她进国安特处是个意外,资历很浅,又不像李易那样,情况特殊,而且超忽想象,即使人不在岗位上,也挂各名头,特别是这些年,人越是不来,这个位置越是牢固。特别行动小组的组长名头都安上了,不少的人都想见识一下这位商场上的后起之秀有何本事,居然连这插针不进的国安特处都能打通,够扭。整因为如此,刘叶所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好多,还哪里有时间去怀念过去的时光,整天累的要死。不过也好,没有事情的时候可以美美的休息一番,做做保养。二十七八的人看起来跟二十三四的人一样,纯粹是雨荷她们的姐妹么
“刘姐,既然这么长时间了,哪怎么不见你找个男朋友呀整天苦个要死,找上以后就把这份工作辞了,当个家庭主妇多舒服,你说是不是”
雨荷不怀好意的说道,和刘叶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是有共同语言的人就是好沟通,刘姐前,刘姐后的叫个不停,很得对方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