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3(1 / 2)
蓝图。故先于一九九九年四月发表前五集,第六集则连载于文化传信之“天天日报”。而作者所有着作,全部公布于私人网站cbfbs,任人下载。
至二○○○年六月左右,因网站上之读者频催,不得不放下工作,先写了第七集,载于网页之上。继而于同年十月,完成九亿农民网、中文2000及、中文cu及电子课本计划后,作者全力以赴,至二○○一年元月底,将全书一次完工。
唯因全书共十二集,为了前后一贯,必须从头止尾整理一遍。于二月份员工旅行之际,将本书载于电书之中,既可校阅内容,又得测试电书。三月初赋归,再略事整理,全书始于三月底大功告成,公布在网上,简体本则交大陆出版。
作者因采用自行开发之“人文系统”,写书极易,每日可书一万余字。文成之后,由沈红莲暂充“电脑”,考证、修辞,故无后顾之忧。人生苦短,时间有限,唯有化经验为技术,始能令“人文系统”臻于完善。同时,作者于写书之际,脑中即转换为多媒体图像,正宜为下一步多媒体自动化暖身也。
于今科技昌明,美梦成真,正是古方士之所孜孜不倦者也。作者先以易经预占五十年之趋势,再综合“智慧学”理论,假设科技之进展日程如斯。其轨迹未必为真,但虚实交错,自成一格。以之管窥人生,兼顾处世之道,虽不中亦未远也。
本书虽属幻想,但作者认为若能将幻想实现,幻想亦为现实。为此,作者三十年来六亲皆背,足不入户,有眠无休。人谓己痴,己嘲人愚,三十年后,痴者愚者又在何方真是幻来幻亦真,实有虚处虚本实,时机既止,不可或止矣
文传张总,将此书赠送公司干部,列为必读,以知公司之未来。员工苦之,咸云,此书天马行空,理论艰涩,不可能成为事实,读之无益。
某经理素有才名,鸭与雁语,一席之谈,载之于此,足可永垂青史。
“你为什么不画漫画呢”该经理问。
“漫画画得出思想吗”老雁反问。
“思想有什么用”
“梁山泊也要军师”
“什么”
“无用吴用”
“那为何不做一点有用的事呢”
“什么有用”
“当然是赚钱哪”
“书可卖钱呀”
“那这本书又为什么不卖呢”
“没有漫画,人家不买呀”
“不过,里面的故事很好看,少谈些理论就好了。”
“不谈理论,写书做什么”
“让大家高兴高兴呀”
“有吃有玩,大家不是很高兴了吗”
“再读读故事,看看笑话,更好。”
“就这些吗”
“就这些什么”
“人活着就为吃喝玩乐看人笑话”
“不然还有什么”
“做做梦呀”
“做梦那是假的呀”
“什么是真的呢”
“当官,发财,结婚,生子”
“下台,破产,离婚,忤逆又是什么”
“你怎么只看坏的一面呢”
“有什么只有好的一面吗”
“当然有爱情”
“爱情只有好的一面”
“当然失恋是失恋爱情是爱情”
“那就不要看这本书了那里面没有爱情”
“没有爱情那还叫书吗”
“不”
“所以不能强迫我看。”
“当然。”
“只是张总说我非看不可。”
“为什么”
“张总说这本书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
“是吗”
“至少你是老板,我也非看不可。”
“不必,最好不看。”
“我自愿要看。”
“为什么”
“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