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3(1 / 2)
,可是再看第二张,竟然是更加凌乱的断点。
又绝望了,衣红说得不错,每张都有不同的方法,这又是什么方法呢这张风不惧看得最久,他说:“我一直在想,如果不一样,会有怎样的不一样。现在我才发现,如果一样,是没有一点不一样;如果不一样,什么都可能不一样”
左非右笑说:“小风我看你要疯了什么一样不一样的”
文祥说:“当然,所以说求同难,取异容易。”
衣红说:“杏娃重来一次,把重叠的去掉”
杏娃说:“遵命”
这次果然不一样了,虽然还有很多乱点,但是有几个字形出来了,那是donate捐献的意思。
把三段连接起来,由后到前,便成为:“盒子,捐献,圣芳济教堂。”
原来艾洛伊莎把这份文件放在一个盒子里,捐给圣方济教堂了。巴西人大都是天主教徒,经常捐献金钱财物。一旦捐给教堂,当然所有权就属于教会,任由他们处置了。
左非右说:“她怎么这样傻放在家里多好进了教堂,又事隔多年,谁知道现在到哪里去了”
衣红说:“傻的是你她花了这么大功夫,一定有她的考虑。放在家里绝不保险,你没看卜娜雅的先生走了,谁知道是不是连细软一起卷走万一他把这份资料当宝贝,现在岂不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左非右说:“如果教会也当作宝,把它卖掉了呢”
衣红说:“如果教会卖掉了,一定有记录可查。再说,以艾洛伊莎的聪明,我猜她那个盒子一定是很牢固但看去没有什么价值”
姜森感慨地说:“我们西方人太自我英雄主义了看看你们集体工作的方式,这么复杂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过去我们老嘲笑东方人没有创造能力,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在群体意识下,你们的老祖先早认定,那些我们引以为荣的工业是大祸害,对大众没有价值,故意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左非右说:“结辩完毕,我们到圣芳济教堂忏悔吧”
萨市的圣芳济教堂建于十八世纪,石材全部来自葡萄牙。内部从地板到天顶,都是圣徒天使的雕像,嵌金镂花,橄榄叶镶边。而让人耀眼难睁的,却是四壁日照般的煜煜金光。原来当地有个习俗,信徒来此求助许愿,事成之后,就捐献金箔以还愿。这些金箔都被贴在墙上,累积了二百多年,据说已重达数吨。
经过电脑时代的重整,教会也有一些变革,执事人员换了,一问三不知。由于有杏娃的知会,主教特别通融,一任来客方便行事,并且派了一位年轻神父陪伴。他们东问西寻,好不容易才找到在祈祷室祷告的一位老神父。
文祥说:“他们说,只有你知道那些捐品的去向。”
老神父连连点头:“是是”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文祥又说:“能不能麻烦你带我们去看看”
老神父又连连点头:“能能”
衣红见老神父一动也不动,又说了一遍:“我们想看看那些捐献品。”
老神父点头说:“好可以看。”
衣红大声问:“在哪里”
老神父说:“什么在哪里”
衣红耐心地说:“我们要看信徒捐献品”
老神父说:“看嘛很好看的。”
衣红说:“在哪里”
老神父说:“在墙上。”
搞了半天,大家才弄清楚老神父指的是贴在墙上的金箔。
左非右大声问:“这里有没有仓库”
老神父眼睛一亮,似乎由天堂回来了:“仓库”
左非右高兴地说:“是的,存放东西的仓库”
老神父笑了:“教堂里没有仓库”
左非右问:“那东西往哪里放”
老神父说:“卖了,不能卖的赈济用了”
大家踟蹰无计,杏娃忽然说:“问他有没有地下室”
左非右便问:“教堂有没有地下室”
老神父说:“有已经封了”
左非右问:“为什么封了”
老神父说:“没有用了”
陪同前来的年轻神父插口说:“各位要去地下室吗我知道在哪里。”
说罢,他领着众人到后面一个小祈祷室,室内有一个靠墙的衣柜,大家把衣柜一挪开,赫然出现一道已经封堵的砖门。
神父说:“大概是这里面,听说已经封了几十年了。”
文祥说:“我们可以穿墙过去,请你在这里等一下。”
杏娃先清理一番,然后大灯一亮,光明如昼,众人方进入地下室。果然不错,这里面堆了各种什物。很显然新时代一到,许多物品价值顿失,但对教会而言,信徒的诚心厚意却不能轻易丢弃。
五个人又发愁了,看看这里不下万件的物品,岂不是大海捞针
衣红开始发号司令,她指着一个较空旷的地方,说:“杏娃,你把盒子一类的东西,都搬出来放在这里。”
杏娃说:“遵命。”